黄志海
佛山市高明区城乡排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市政道路及排水管网的施工建设关乎城市系统的有序运转,因此必须重视其施工作业、质量控制等工作。文章从阐述市政道路及排水管网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入手,进一步分析了主要的施工技术,最后探讨了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的合理策略,以保证市政道路及排水管网的使用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管网;施工问题;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
前言:
在市政道路及排水管网工程建设中,一旦施工作业不慎,就可能出现路面侵蚀、路面沉降、排水管道渗透等问题,因此必须运用科学的地基处理技术、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砖砌检查井施工技术,实现施工规范化,保证工程质量。
1.市政道路及排水管网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1.1路面侵蚀问题
当前,许多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都是利用碎石、水泥等细料搅拌配制成路面材料,进而完成施工作业。从此类细料的性质与特征看,其往往无法抵抗雨水的长期、强力冲刷,因此在路面铺设完成后,可能因为气候变化、大量降水等原因,导致路面受到侵蚀,如图1。尤其是在雨季施工时,这种问题的爆发频率往往更高,这就导致前期铺设好的路面结构渐渐松散,道路稳定性因此降低。
.png)
图1 路面侵蚀
1.2路面沉降问题
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建设中,路面沉降可以说是极为常见的一类施工问题,应该得到相关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但在施工环节,却因为不少单位的不重视,且未研发与利用专业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使得地基结构得不到应有的改善,路基路面压实度得不到合理控制,从而影响了道路工程的质量。
1.3排水管道渗透问题
在市政道路排水管网建设中,如果材料采购部门对排水管道的质量控制不够严格,就可能埋下质量隐患,影响排水管道的输水效率。其次,在对给排水管道进行设计时,如果工作人员在设计图纸中缺乏对管道性能、特征的明确要求,就可能导致管道存在破损、细小裂纹、沙眼等现象。此外,针对后续的试安装工作,如果工作人员忽视了零配件检查的重要性,就可能导致管道存在接口偏松,或者肉眼不易发现的微小渗水点等问题,最终导致排水管道渗水。
2.市政道路及排水管网的主要施工技术
2.1地基处理技术
如前文所述,市政道路可能存在严重的路面沉降问题,这是因为工程所在地的土壤质量较低,此时就可以采取科学的地基处理方法。例如,挤密压实法就是一种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其操作原理是借助专业设施工具,采取振动、挤压等方式合理降低地基土体孔隙比,由此提升地基的整体强度。在采取挤密压实法进行地基处理时,添加生石灰,其在浸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进而膨胀,桩间土由此逐步脱水,其周边的土则在挤压作用下变得更为紧实,以此提升了土层结构的强度,确保了地基结构的稳定性。当前,这种方法在加固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与杂填土以及含水量较高的软土等方面有着广泛的运用。
2.2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
在排水管道施工安装前,施工人员要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对排水管道进行全面检验,若发现排水管道材料质量不达标,则严禁投入施工中。同时,在排水管道安装前,施工人员要彻底清理管道,并确定管道中心线与高程,保证管道吊装方向符合设计要求,提升管道承插口的稳定性。若排水管道施工温度过高,管道承插口则不宜直接插入底部,需要留出一定空隙,且在插入前,还要进行准确标记。此外,排水主干道的检测可利用通球试验的方法,在通球率达标后,再进行后续的管道安装。
2.3砖砌检查井施工技术
为做好检查井施工,要在已安装好的混凝土管检查井位置处,放置检查井,并且按检查井半径摆出井壁砖墙位置。一般来说,检查井用24墙砌筑,采用内缝小外缝大的摆砖方法,以此满足井室弧形要求。在砌筑圆形井室时,应随时检查井径尺寸,当井筒砌筑距地面有一定高度时,井筒量边收口,每层每边大收口3cm,当偏心三面收口每层砖可收口4~5cm。在砖砌检查井施工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砌筑体必须砂浆饱满、灰浆均匀;其二,预制和现浇混凝土构件必须保证表面平整、光滑、无蜂窝麻面;其三,壁面处理前必须清除表面污物、浮灰等。除此之外,砖砌检查井施工回填土过程中,要先将盖板坐浆盖好,在井墙和井筒周围同时回填,且回填土密实度应根据路面要求而定,不低于95%。井的底板必须与管道基础混凝土同时浇注,并在井外第一节管道接Ⅵ处设沉降缝,减小由于井室与管道的不均匀沉降而对管道质量造成的影响。
3.市政道路及排水管网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3.1提高对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
市政道路工程与排水管网的建设,不能单纯着眼于核心的施工作业环节,还要加强现场的综合管理、质量控制。施工单位要构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安排专业人员负责专项工作,形成包括终端站点、施工人员、现场监控中心及专业监理机构等在内的综合质量控制网络,严密监控施工现场各项信息、指标,同时做好运行台账、施工记录等参数的采集,为施工质量风险的控制提供有力保障。对于参与质量控制的人员,要加强监督与管理,形成严格的员工考核机制,明确考核对象、考核原则、考核内容、考核程序和时间、考核等次等,并制定配套的考核评分表,督促工作人员加强质量控制。
3.2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许多先进的施工技术手段得到研发与应用,新型设备与工具在工程施工及其管理中也得到广泛的运用,这些高科技的手段与设备对于提升市政道路及排水管网施工效率与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经研发出了新型市政道路施工管理、排水智慧运维系统,其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我国道路系统、排水管网运维历史,并且与之配套的机器人等产品的运用,开启了排水检测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例如,运用排水管道全水下浑水探测机器人,可以借助光的偏振特性,克服光强差太小所带来的探测困难,通过软件处理进一步提高图像对比度,及时发现并解决排水管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3.3健全市政道路与排水管网长效运维管理机制
为保证市政道路与排水管网在建设完工后,能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就要建立健全相关的长效运维管理机制。相关的政府部门、建筑企业要致力于打造高标准的运维中心,设立运维管理办公室、远程监控室、化验室和设备仓库等等职能部门。运维中心要详细规划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管理方式,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职责和标准开展工作,保证运维中心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有效发挥运维中心的作用。必要情况下,可以委托市场上的专业机构负责市政道路与排水管网的运维管理,确保其覆盖面达到100%,设施正常运行率达到100%。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市政道路及排水管网施工的质量控制策略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工程建设中的常见问题以及主要的施工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重视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保证市政道路及排水管网工程的质量,促进城市建设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巨山.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及质量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9):147+150.
[2]吴旭文.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城市建筑,2020(14):126~127.
[3]杨腾.浅谈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农家参谋,2020(8):167.
[4]钟铃辉.浅谈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的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2009(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