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变电站土建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及控制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32期   作者:潘凤莲
[导读] 在变电站的建设中,土建工程属于基础性建设的部分。

        潘凤莲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安徽 亳州 236800
        摘要:在变电站的建设中,土建工程属于基础性建设的部分。受到变电站工作特点的影响,变电站土建工程建设的技术,也具有其特殊性。对于变电站土建工程的技术展开研究,可以确保土建工程的质量,进而使其能够在变电站的运营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此,本文首先对变电站的土建工程建设的特殊性进行分析,结合建设过程说明各类型关键性技术的实施方式,强化对技术的控制。
        关键词:变电站土建工程;关键技术;控制探讨
        引言
在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土地面积以及资金状况,进行土建工程的建设规划。首先,需要对建设区域的具体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包括地质状况以及地形的状况等;其次,根据变电站的规模以及发展预期,确定相应的土建工程规模;然后,根据资金的状况进行土建工程的建设规划。土建工程中的技术选择以及技术控制,都需要根据工程建设规划进行,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保证土建工程质量符合于应用的需求。
        一、变电站土建工程建设中的特殊性
(一)全面地了解建设区域环境特点
变电站的运行需要保持稳定,如果变电站的建筑出现问题,在使用中可能会影响到变电站正常地工作,电力的供应也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从而影响到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全面了解建设区域中的环境特点,首先需要在区域中进行布点,确定选择区域的可应用土地面积;其次,需要进行地形与地质状况的分析,详细的分析方案有助于设计工作的优化,使得土建工程的设计与环境的状况相适应,降低建设工作的难度[1]。
        (二)重视施工管理的统合性
相比于其他的建筑项目类型,在土建建设工作中,施工管理的需要关注的管理对象数量较多。因此管理的统合力度极为重要,既需要有着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也要重视以整体性的目标,展开管理的工作。为此,可以根据施工的方案以及进度规划状况,应用时间线目标管理的方式,实现对于不同施工工作的统合性管理。
(三)资金数量达,施工技术难度高
变电站土建工程完成之后,能够实现综合性的功能。因此,建设的体量通常较大,且功能区域划分明确。这种情况下,建设中需要应用的资金数量相对也较为庞大,同时受到功能区域建设要求的影响,施工技术难度高。
        二、变电站建设中土建工程的关键技术与控制
(一)支架基础施工技术与控制
在支架基础施工属于变电站土建工程的基础施工建设部分,相对而言工程建设量较大,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复杂性。首先,需要支架基础的建设范围,这受到变电站规模的影响。在支架建设范围较广的变电站中,支架建设的质量对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的影响较为明显。其次,支架施工中需要确定轴线的具体位置,并且审核高程,确保设计方案与实际的施工情况能够保持一致。此外,基坑的状况也要给予关注。在雨水较多的季节中,基坑可能会受到雨水的浸泡,因此坑体的内部会受到一定压力,这种压力就有可能导致沉降问题的出现。
在混凝土施工的阶段中,需要对施工的材料质量给予更多关注。在这一阶段,主要的施工材料包括混凝土、模板以及钢筋等,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模板的基本状态,实施对模板的加固并且应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对此,首先要确定模板的状况与施工需求相一致。外观整齐,并且边缘位置光滑的模板,可达成基本的要求。在固定的施工程序中,根据模板的整体状态,核算其需要的强度,并且选择相应的固定材料。固定程序,主要是为了确保模板在施工以及今后的应用中保持稳定,如在土地出现合理沉降的情况下,保证支架的稳定性。

要确保模板和支撑体系的刚度、强度与稳定性满足施工的要求,防止重载作用下发生变形。对预埋件和预埋螺栓的固定要满足稳定性和准确性的要求,支架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不允许对钢筋进行踩踏,浇筑时也要安排专门人员对钢筋位置和间距进行及时地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能够满足既定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程序和工艺要满足国家的相关安全规定,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施工满足要求[2]。
在支架施工完成之后,需要立即的进行施工检查,确保施工程序与技术要求规范相符合。同时,需要对施工中产生的各种垃圾进行清除,应用回填材料,完成对支架的再次加固,采用分层夯实的技术,满足施工效果要求。
        (二)预埋件安装技术与控制
预埋件的安装程序具复杂性比较高,预埋件的安装会影响到后续多个工程的进行,从而对土建工程整体造成影响。为此,在预埋件安装的过程中,需要严格地按照预埋件施工的方案,展开工程实施。首先,按照施工测量的数据,确定预埋件的中心与高程。其次,采用焊接的方式,对预埋件进行短钢筋焊接。在变电站的土建工程中,基础范围、墙面以及配电柜的预埋件为保持其稳定性,都需要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其位置。一些整体体量较大的预埋件,如变压器中所应用的预埋件,需要对其安装的区域进行预先测试,确保预埋安装的位置与预埋件的体量能够相适应。在预埋中,排气孔的数量以及排气孔的面积,需要根据预埋件的型号进行确定。为了确保工程的精准,在部分工程完成之后需要进行个别检查,同时整体的预埋安装完成之后,也需要进行整体性的检查,确保预埋安装能够符合施工规范以及施工的规划[3]。
(三)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与控制
在不同类型的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的结构施工都属于施工重点的部分。现代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是最为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建筑的主体部分一般都使用混凝土与钢筋构成。变电站的工程建设整体体量较大,在工程今后应用的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会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为此,混凝土施工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完成,以保证施工的质量。
首先,需要确定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点区域。防火墙工程、路面工程以及消防水池等,是结构施工的重点部分。根据预习设定的数据,展开施工,确保工程的观感以及质量符合应用需求。其次,工程建设规范的实现,需要应用工程管理的模式进行保证。选择具有系统性工程知识的工程管理人员,从技术的角度对于结构施工的细节进行把控,避免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蜂窝、孔洞以及缝隙等问题,混凝土需要完整的包裹钢结构,避免钢结构的暴露。需要注意的是,在工程量较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控制不精准的状况,出现混凝土麻面的情况。面对这种问题,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应用清水对麻面区域进行冲洗,同时应用与原有材料配比相同的混凝土,进行修复性抹平即可。另外,如果出现较为明显的裂缝与孔洞,可以选择混凝土灌浆的方式,应用纯水泥泥浆实施灌浆。发生蜂窝、露筋情况时,首先要将孔洞周围的疏松混凝土予以清除,然后使用钢丝刷或是高压水清洗,并使用1:2或者1:2.5的混凝土砂浆压实、抹平,蜂窝较大或者露筋面积较大时,要按照孔洞缺陷处理方式处理[4]。
        结语
在变电站的土建工程施工中,需要对变电站土建工程的特点有所认识。相对其他类型的土建工程,变电站工程的规模较大,建筑的类型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为此,需要对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管理进行关注,应用统合性管理的方式,按照施工的时间线对于不同的部分展开管理。在施工技术实施与控制中,支架工程、预埋件的安装以及混凝土结构是技术关注的重点。按照设计要求以及施工的规范,展开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技术应用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邹胜友.变电站土建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及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0):92-93.
[2]董非,陈秋冬.变电站土建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8(01):81-82.
[3]陈程远.变电站土建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及其控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09):111.
[4]薛镜辉.解析变电站土建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及其控制[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36):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