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汉启
3702241970040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摘要:现如今,高压输电线路在不断增多,高清相机、红外热成像仪等设备在巡检中的应用愈加广泛。然而当前采用的仪器只能对可见光、发热点图像进行巡检、生成,放电点位置难以确认。所以,需要采用输电线路机载紫外巡检和故障诊断技术,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输电线路;机载紫外线巡检;故障诊断
在电力系统中,架空输电线路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该线路是否可以安全问题的运行直接关乎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对社会发展有很大影响。由于电力输电线路、绝缘子具有暴露性的特点,既要承受内部压力,还要受到闪络、腐蚀、雨淋等外部因素的损耗,所以输电线路绝缘子经常会出现磨损缺失、导线断股等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这些故障隐患,不仅会影响运行质量,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进而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
一、输电线路机载紫外巡检的原理和设备构成
紫外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一种电磁辐射,波长在10-400nm之间。因为地球外有臭氧层的保护,所以太阳光照中波长在200-275nm的紫外线会被吸收,到达地面的紫外线不足2%。大气臭氧层氧气分子将波长在200-280nm之间的紫外线吸收,然后分解为活性氧原子,并且与氧分子结合,进而形成臭氧。这是一个可逆反应,臭氧可以被分解为氧原子和氧分子[1]。所以,地球表面波长在300nm以内的紫外线比较少,根据该特性,OFIL日盲型紫外成像仪集中对240-280nm这个波段进行检测,避免太阳光造成的干扰。日盲型紫外成像仪主要利用紫外光束分离器,分离输入的光线,使其成为可见影像和其他部分。其他部分经过紫外线太阳镜的过滤,剩余部分被保留下来,然后利用放大器进行处理,在CDD板上可以看见高清紫外图像,最后采用影响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对影像进行叠加,生成复合影响。该仪器采用双通道图像融合技术,实现两种影像的叠加,可以对电晕放电所进行全天候的检测,了解紫外线的产生情况,并且精准的定位放电区域。
在检测的过程中,还要配合使用无人机,型号为md4-1000,以此获取全方位检测输电线路。不仅如此,要将云台安装在无人机下端,在云台上检测成像设备。机载紫外检测云台包括安装板、减震机构、动作机构等组成部分。安装板主要用于无人机与减震机构之间的相互连接。减震机构和自稳装置可以更加精准的进行视角的控制,确保检查的准确性。该装置具有简单便捷、成本低廉、效果明显等优势,可以在高空、特高压输电线路巡检等难度较大、危险性较高的作业中应用。
二、机载紫外设备检测过程及传输原理
在无人机系统应用的过程中,为了将视频数据成功顺利的传输到地面工作站,输电线路无人机紫外检测系统的组成部分较多,包括四旋翼航空无人机、地面遥控系统、紫外成像仪、云台等等。为了完成巡检工作,在起飞之前,一定要对无人机进行详细的检查,确保无人机有充沛的电量,这样才能保持长时间续航。对巡航线路进行初步检测分析,确保无人机的续航能力符合要求,同时保障通讯系统正常工作。
无人机要带有数据接收、发送模块,通过微波通讯的方式将信息传送到地面工作站[2]。在巡检之前,工作人员要在云台上固定成像设备,并确认检测设备镜头、部件等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拍摄角度准确无误,同时设备之间是否可以进行正常的图像传输。在检查完成后,确认一切正常再启动无人机,利用GPS系统进行跟踪定位,掌握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在无人机到达巡检线路周围时,要与线路保持适当的距离,地面控制系统通过无人机主体将成像仪启动,然后将拍摄到的数据信息传输给无人机主机,通过图像传输系统将图像数据传回地面。下行数据回放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在线模式,另一种是回放模式。这两种模式主要在数据来源上存在差异。
三、机载紫外设备输电线路电晕放电检测
(一)绝缘子电晕放电检测
输电线路绝缘子在线路中可以对带电导体进行固定和支撑,确保导体之间可以保持足够的距离,保障绝缘效果。高压输电线路中的绝缘子需要在强电场和恶劣的环境中进行工作,所以难免会出现绝缘水平下降、绝缘子遭受破坏等情况。为了及时发现此类问题,必须要做好巡检工作,查明隐患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利用机载紫外设备进行巡检,通过在线检测了解绝缘子的实时状态。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将高清视频、图像传输到地面控制存储平台,系统可以分析光子技术的变化,主要通过设定临界值的方式进行控制。在绝缘子因为电晕放电产生光子数超过临界值的情况下,系统会发出警报,根据警报检测人员会了解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
(二)架空导线检测
在电网系统中,要稳定的输送电能就必须要确保导线的质量,确保导线可以充分发挥连接的作用。架空输电线路通常会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进行工作,受到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包括酸雨、狂风、氧化等等,很容易出现腐蚀变形、绝缘间隔棒断裂等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目前,中国输电线路的巡检方式有很多,包括超声波检测技术、红外线检测技术等等,当然也存在人工巡检的方式,但这种工作方式效率十分低下,且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得不到保障,无法确认具体的故障位置,会影响故障的检修和维护[3]。超声波检测则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准确性也难以保障。红外检测则依靠导线发热量进行判断,灵敏性相对较低。所以,最好采用机载紫外巡检技术,通过成像仪对断股铝线进行拍摄,了解具体的电晕放电现象、间隔棒断裂问题等,将清晰的视频或图像传输回地面,直观的了解故障问题。在可见光模式下,紫外成像仪可以拍摄导线断股、间隔棒断裂、腐蚀等问题,同时配合预警监测软件,可以实时掌握电晕区的变化情况,对放电现象的程度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预警。同时也会根据光子技术大小设定预警阈值,确保电晕放电缺陷可以被准确的检测出来,并根据具体的检测结果做出判断,保障维护工作的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输电线路是电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掌握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需要采取有效的巡检措施。机载紫外巡检是一种全新的巡检技术,可以保障巡检效果,并对故障做出准确的诊断分析,进而及时了解输电线路中存在的隐患问题,然后采取针对性的维护措施,避免各类故障或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田洪兵.输电线路机载紫外巡检和故障诊断技术分析[J].数码设计(下),2019,000(009):183-184.
[2]张达.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技术应用现状及相关问题探讨[J].探索科学,2019,000(007):55-56.
[3]叶杨飞,沈宝国,徐露兵,等.无人机机载发电机故障诊断技术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v.38;No.355(01):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