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治斌
身份证:13042719860207****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功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着。将全过程造价的管理工作切实应用在建筑工程中,能够大大节约施工企业的经济成本,帮助施工企业更好地发展与进步。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全过程工程造价的应用意义,对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原则与策略,以期能够帮助施工企业更好地进步,真正落实可持续性的发展原则。
关键词:全过程造价管理;建筑工程;对策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工程造价控制是预算和控制施工成本的主要方式,在实际控制中,比较强调控制整体性。通过对整个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判断和分析,对各环节成本支出情况进行预测,根据各环节产生的成本信息确定最终工程整体造价。在全过程造价控制中,比较强调对工程成本和资源的把控,从工程项目规模和控制方式等方面入手,减少不必要成本消耗,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可控范畴内,控制成本支出,保证工程效益。
1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相关概述
工程造价就是工程施工的总体建造价格,不同的主体对于工程造价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对于投资方而言,工程造价主要指的是对于工程项目的全部资产投入;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工程造价指的是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机械费用、材料费用、人工费用以及管理费用等等,对于不同的结构主体工程造价有着不同的内涵。而全过程管理主要指的是利用科学管理的方法,以及引入新技术,从工程造价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从建设工程的前期策划、工程决策以及初步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等阶段,对工程的造价进行全方位控制。建设单位需要负责工程在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在实践中核心目的在于提升资金的投资效益,确保投资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要对工程造价的全程展开动态化管理,并且在施工的不同阶段展开造价管理,维护施工活动各个主体的利益,合理规范化工程造价,确保工程效益能够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2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对策
2.1建筑工程投资立项阶段
投资立项在建筑工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占据着重大比例。要想将投资立项的管理工作做到位,不仅要对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阶段的造价进行控制,还要根据地质环境、建筑工程施工中造价管理难度等实际因素进行考量对比,进而计算出建筑工程施工所需的资金,让投资者知道大致需要投资多少钱在建筑工程上。因此,相关建筑企业可以在建筑工程进行投资项目审批管理时,从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设计、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选择、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选择、建筑工程的施工实地环境、建筑工程的施工实际难度等方面进行成本管理,做好建筑工程项目在投资立项阶段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同时,相关施工企业还应在选择施工方案设计时,结合施工现场的环境,适当选择施工材料,确保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符合要求的同时,尽可能选择最低预算的设计方案,完成材料成本管理。而且,在建筑工程的投资立项阶段,还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来决定能将施工的实际应用效益最大化的方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经济效益的施工方案设计和施工材料,通过成本管理达到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目的。
2.2工程设计中的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主要从初步设计阶段以及施工图设计两方面着手。
在初步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合理编制设计方案,项目设计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较高,主要根据相关标准制定设计任务书,对于相应的图纸、技术以及数据展开规划。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主要依托先进技术对成本加以控制。设计工作者应当在满足具体功能的情况下,降低工程的预算。造价工作者必须要和设计者密切合作,不断的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对比,将造价控制在相应的范围以内。工程设计这一阶段进行造价管理,主要包含有选择优秀的设计单位,在确保项目的功能前提下,可以利用招标的方式选择设计单位,并成立相应的评审小组,以技术、美观、实用性、经济性等等作为评估的基础,选择相应的设计单位,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对工程预算进行限额设计。限额是确保在功能性的前提下,利用自身储备的理论知识,基于多样化对方案的对比,优化设计方案,确保工程的技术先进,性能实用,同时工程造价预算较为合理。
2.3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对策
首先,加强材料成本控制。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材料作为建设成本的重要支出,在对其成本控制时,主要涉及材料市场信息调查、材料报价管理、材料市场调研等。在实际,通过收集材料市场信息,能够对市场供求关系有深入地了解,安排专业人员到材料产地、市场等进行调查,之后在工程造价控制部门配合下,了解市场信息变化。在实施材料报价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应根据工程项目建设各个环节向建设单位提交材料用量和采购情况。对于材料市场调研,在施工之前,应根据材料计划,对施工供应情况比较分析,了解材料采购渠道,之后择优选择。其次,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在施工建设中,应实施施工现场管理责任机制,将各个环节施工职责分配给具体人员,做好各施工环节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对质量验收工作应将其落实到位,保证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目标顺利完成,控制施工成本。与此同时,注重施工现场各项资源的整合与协调,利用施工设备,配合人力,保证施工建设工作如期完成,缩短施工期限,节约施工成本。对于施工建设中存在的工程变更问题,在施工之前需要提前明确,相关部门在确定工程变更情况以后,建设单位应组织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工程量变更预测分析,经过监理部门、建设单位代表审核通过以后,汇报给建设单位确定,确定无误以后才能将其落实到位。对于工程变更签证,应采取量价分离政策,在变更内容上,由施工企业将变更以后的工程量信息及时反馈给上级部门,在审核通过以后才能实施。最后,加强设计变更控制。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设计变更作为影响施工环节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针对可能发生的设计变更问题,应提前提出,这是由于越早发生,给工程造成的损失越小。如果在设计环节中发生,只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即可,影响有限。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生,除了要增加图纸修改、材料采购成本外,还要造成返工现象,让企业遭受严重经济损失。
2.4竣工阶段的规范结算
一方面,在建设项目的竣工后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项目成本审计师将根据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行业技术规范,以合同为基础进行相关的审计工作,以确保项目成本估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英爱仔细检查项目的数量,项目子条款的内容以及付款的收款账单,以避免计算和合同内容之间的任何差异。此外,可以指派施工经理和施工部门来监督整个过程,以防止出现欺诈等问题。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是一项长期性工程,不仅是工程造价工作,重点是对全过程的管理与监控。造价管理与控制在实施之初,需要具体实施者与企业决策人、施工方甚至是企业股东进行充分有效沟通后方可进行,并且在工程进行过程中确保其在科学有效的监控机制下运行。这便需要工作人员具有项目决策之初、方案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项目施工与竣工验收阶段等全过程综合性的工作能力,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工程造价合理管控,最终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玉娥.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意义探讨[J].居舍,2020(30):120-121.
[2]崔欣欣.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意义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2):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