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冰
身份证号码: 2307021986****092X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工程造价预算体系融入了较多新元素。造价预算控制活动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受到了很多元素的综合影响,导致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预算超标的问题。这也给建筑工程项目带来了较大的造价控制压力,不利于建筑工程获得预期的经济收益。结合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控制活动都还没有充分把控要点,导致预算控制活动遭遇了较多困境,有必要对预算控制活动进行深入全面的探索。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分析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要点
1.1??保证工程资料的完整性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预算造价控制活动在开展之前,应该充分保证工程资料的完整性。这主要是因为工程资料是进行预算编制和分析的重要基础,如果这些资料的精准度与全面性能够得到保证,那么整个预算控制体系就会更加合理。因此,预算管理人员应该前往建筑工程现场环境中搜集资料,具体有工程环境、施工设备、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在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深入了解以后,造价预算控制工作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1.2??充分熟悉施工图纸的规定
在进行造价预算控制活动时,预算人员应该充分熟悉施工图纸中的各项规定。在这个过程中,预算人员应该积极跟设计人员进行交流活动,明确施工图纸中的各项内容。在遇到不清晰之处时,预算人员还应该积极提出疑问,保证自身对施工图纸中的各项细节都不存在疑惑。在充分掌握施工图纸内容的基础上,预算人员就可以开展完善全面的造价预算控制工作,充分保证预算体系的合理性,避免后续发生设计变更情况。
1.3??做好工程量的计算与预算分析
在造价预算控制活动中,工程量的计算和预算分析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预算人员应该搜集完善、全面的工程量清单,同时还要充分关注隐蔽工程的工程量,保证清单能够真实、全面地体现建筑工程的工程量。在进行工程量计算和预算分析时,预算人员应该结合工程不同构件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预算分析方法和计算规则。在计算完成以后,还要对工程量信息进行全面校核,充分保证计算环节的精准性。
1.4??灵活确定预算定额
在建筑项目各个工程量都得到计算与确认以后,预算人员还要将这些工程量纳入评估表中,同时要使用定额计价模式进行计算,最终得到比较精准的数据信息。预算人员一定要熟练掌握定额、分项等各个部分的相关规定,同时还要灵活使用定额转换方法,保证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定额环节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在这个过程中,预算人员如果发现定额与工程存在较大差异,那么就应该谨慎进行定额分析,避免预算体系存在问题。
2、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存在的问题
2.1??预算编制与计算的准确度不足
结合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看,有较多工程的造价预算编制的准确度不足,造成整个预算体系合理性不高,也就很难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全面贯彻。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预算控制的信息化技术融入不足,导致整个过程中的人为影响因素较多,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预算误差;另一方面,很多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控制体系对于BIM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新型信息手段的应用不到位,导致预算分析的效率比较低,同时也容易出现一些差错。
2.2??设计变更的处理速度较慢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设计变更情况。一旦出现设计变更,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活动就会受到显著影响。通常来说,设计变更都会带来工程造价的上升。如果预算人员无法及时处理设计变更带来的成本上升,那么就会带来预算超支情况,甚至还会直接影响工程进度,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从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实践现状来看,大部分建筑工程的预算人员对于设计变更的反应灵敏度存在显著不足,很难在设计变更出现以后及时调整预算体系,容易造成预算体系的紊乱,难以取得预计的控制效果。
2.3??预算内容执行不到位
虽然建筑工程项目在设计活动中就结合详细的工程量信息进行了预算体系的规划与编制,同时也充分保证了预算体系的合理性,但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仍然有较多的预算内容无法得到全面贯彻与执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工程预算内容在贯彻过程中,缺乏一套完善全面的预算执行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同时多数工程在预算执行监督方面也缺乏必要的支撑。这些情况都导致预算内容执行不到位,难以实现造价预算控制的战略目标。
3、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有效控制措施
3.1??全面引入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技术
对于我国各个建筑工程来说,相关单位应该逐步引入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减少人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环节,最终能够显著提高预算控制工作的整体效率。这也需要建筑工程可以在后续时间里,加强内部信息化建设。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工程方可以考虑依托财务信息系统,划分出预算管理的专项模块,同时还要将各类预算相关数据信息提交到网络环境中。在此基础上,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还要积极引入大数据技术、BIM技术等模块,辅助进行预算管理活动。例如,大数据技术可以保证原材料价格计算的动态合理性,BIM技术可以保证预算编制跟工程实际情况具有较强契合性等。
3.2??积极处理工程施工中的设计变更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是比较常见的。虽然设计变更会造成工程造价发生变化,但如果能够做好预算调整工作,那么设计变更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这要求预算人员能够及时关注工程设计变更问题,在出现设计变更以后,第一时间针对变更前后的工程量信息变化进行全面分析,最终得到预算体系的调整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预算人员一定要保证预算调整数据计算的精准性,最终展示设计变更前后的造价变化。这样后续立足设计变更的预算调整活动就可以变得更加合理与规范,避免设计变更带来无法控制的造价增长。
3.3??做好全过程预算执行管理活动
对于我国各个建筑工程来说,在后续时间里应该做好全过程预算执行管理活动。一方面,工程方应该贯彻精细化控制的相关理念,结合预算执行活动制定细化、完善的管理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工程方要充分重视预算超标问题,并对超标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必要时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另一方面,工程方还应该结合预算执行活动制定专项的监督机制,保证各项预算内容都可以得到全面的贯彻,减少各类内部阻碍。
3.4??组建一支高素质预算管理队伍
造价预算管理活动的专业性本身就比较强,需要高素质人才作为支撑。因此工程方应该在后续时间里组建一支高素质的预算管理队伍。在这个过程中,工程方可以积极利用外部招聘和内部培训的方式,不断提高预算人员的专业能力。特别是在预算管理信息化技术全面贯彻的背景下,工程方也应该积极进行各类预算管理信息技术的培训教育,切实提高预算管理的整体效率。除此之外,培训活动也要进行日常预算管理问题的专项分析,增强预算人员的实践技能。
4、结束语
综合来看,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控制在实际贯彻过程中还存在较为显著的问题,需要工程项目做好针对性的调整。这也要求工程预算管理部门能够积极引入各类信息化技术,切实提高预算管理的整体效率。与此同时,造价预算管理活动还应该充分重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并基于此做好造价预算实施的动态化调整。在全面执行造价预算内容时,相关人员还应该贯彻精细化理念,做好预算执行的细节管理与监督工作,保证预算编制体系可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得到有效展现,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综合收益。
参考文献:
[1]张宝钦.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5):60.
[2]李频.建筑工程预算造价控制要点与控制措施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4):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