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申思永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月下   作者:申思永
[导读] 科技的进步,促进工程建设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工民建工程当中,混凝土为重要施工材料之一,且混凝土施工和其他分项施工有紧密关联,也可视为混凝土为施工核心点。施工过程,如果工艺运用存在问题,必然会影响建筑总体质量,还会对其他施工造成影响。

身份证号码:5303241988101****5   申思永

摘要:科技的进步,促进工程建设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工民建工程当中,混凝土为重要施工材料之一,且混凝土施工和其他分项施工有紧密关联,也可视为混凝土为施工核心点。施工过程,如果工艺运用存在问题,必然会影响建筑总体质量,还会对其他施工造成影响。需要结合影响混凝土施工各个因素深度分析,找出质量控制要点,做好细节处理,保证混凝土浇筑和模板施工以及钢筋施工等工序有效衔接,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变更问题,影响质量,科学运用混凝土浇铸工艺,提升建筑品质。本文就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工民建筑;施工;混凝土施工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我国工民建工程行业规模和数量得到扩大,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日益提升,工民建工程行业发展面对的挑战也较多,如果不合理地对施工技术进行提升,会导致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工民建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不利于工民建工程行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1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基础概念
        混凝土属于一种混合搅拌材料,其主要由水、水泥、砂石材料以及外加掺和剂组成。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对应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使其能够达到建筑构件的需求,实现良好的处理目标。混凝土属于工程的主要材料之一,其需要进行浇筑才能够达到应用效果。因此,工程团队需要掌握对应的浇筑技术,避免出现不良问题,影响后续的工程质量。与其他材料相比,混凝土成分来源较为广泛、制造成本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能够达到优秀的隔热与耐压效果,因此其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特点
        在当前的工民建工程发展中,混凝土的施工具有关键的作用,对于建筑结构的稳固性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现代工民建工程的发展中混凝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混凝土浇筑工作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复杂性以及繁琐性的特点,工民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般是集中在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来进行的,尤其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程中,对于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时钢筋的数量都是较多的,且这类施工环境中对于混凝土的密度要求也较大,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浇筑任务工作量也较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完成混凝土浇筑的工作,施工单位需要积极地对混凝土浇筑作业进行强化,在施工现场,工人展开混凝土浇筑作业时,严格操作规程及技术规范尤为重要。否则极容易造成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裂缝,不仅影响美观,还会破坏建筑结构整体的稳定性,诱发质量、安全事故。
        3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合理选材
        混凝土结构的浇筑之前,需要对原材料质量做好控制工作,从源头把握混凝土品质,为后续施工顺利完成奠定良好基础。在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方面,主要由施工人员对于混凝土质量展开严格检测,选择和施工要求相符的材料,进行混凝土配制:第一,在水泥材料的选择方面,可使用硅酸盐水泥,保证其水热化相关指标<275kJ/kg,强度>32.5MPa;第二,在粗骨料的选择方面,骨料的大小可能对于混凝土抗渗性能造成影响,因此在此期间需要优先选择颗粒均匀的骨料,控制其中含泥量<1%,骨料最大粒径在31.5mm以内,可选择机碎石骨料。第三,在细骨料的选择方面,可使用含泥量<3%的粗砂。
        3.2合理开展搅拌
        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工程团队需要严格审查基础搭配比例状态,降低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


由于不同搭配比例会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差异化影响,因此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工程结构的性能需求,控制水泥与骨料、添加剂的投入规模与基础顺序,并采取充分搅拌的方式,达到良好的处理目标。在搅拌环节,气象条件也会对成品质量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因此工程团队需要结合气象条件因素,合理控制混凝土搅拌的配比[。例如,在降雨气象条件下,相关人员便需要控制内部含水量,并通过增加检测次数的方式,避免混凝土材料出现含水量过高的问题,达到理想的搅拌目标。此外,在搅拌环节中,相关人员需要控制外加剂的基础添加量,避免其误差数值超过5%,降低对混凝土结构性能的负面影响,实现优秀的搅拌目标。
        3.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是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在正式进行工民建工程的浇筑施工时,首先应该对模板进行清理和洒水湿润,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应该避免有杂物,其次还要对混凝土施工进行分段,为了避免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也需要对混凝土初步凝固的时间进行规定。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先对混凝土的材料状态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混凝土出现二次分离的情况需要进行二次搅拌之后再进行浇筑。浇筑的过程最好让混凝土自行浇入,不能施加外力,施工中还要从低处往高处分层进行浇筑,在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先在底部填入和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一致的水泥砂浆。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不能在降雨天气进行,且浇筑的过程中不能产生离析的情况,当浇筑的高度超过3m时,可以使用串筒和溜管来让混凝土下落。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3.5混凝土捣实
        混凝土捣实类型也包括机械捣实和人工捣实两种,只有在工程量小的情况下才会使用人工,一般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捣实施工基本采用机械捣实。相比人工,机械捣实方式具有强度高、效率快、质量好等特点,机械捣实使用的振动器,根据使用方法不同分为外部、内部和表面振动器等,应根据施工结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振动器。在建筑施工中使用最多的是内部振动器;较薄建筑构件混凝土捣实使用表面振动器;对捣断面较小的,例如梁、柱等建筑构件使用外部振动器。另外,在混凝土捣实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易性和流动性,才能充分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根据不同工民建工程的需求,混凝土捣棒长度也不同,例如,当混凝土浇筑施工深度为9米,使用大约5米长的混凝土捣棒,分三次振捣,三米一次,在模板下方3米开洞插入振捣棒,混凝土捣实后使用模板封口,6米、9米时工序相同。在混凝土捣实过程中,要重视整个阶段,才能在合理时间内将混凝土捣实到合理密度,避免冷缝出现。
        3.6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养护环节中,施工人员应做好混凝土温控工作,定期对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内外温差值进行测量。如若内外温差值较大时,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处理,如覆盖保温保湿的塑料薄膜、蒸汽加热,或是提前在混凝土内部预设冷水管,避免混凝土出现温差裂缝;定期开展洒水养护作业,或是向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液,将混凝土水分蒸发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根据施工现场气候条件,针对性制定养护方案,例如,在出现降雨气候时,可适当降低混凝土单次洒水量与洒水养护频率。
        结语
        总之,社会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工民建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施工期间,作为重点工序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应高度关注,从混凝土结构常见质量问题角度分析,找到问题症结,并对施工工艺有效优化,控制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和钢筋外漏等问题,提高工民建项目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宗辉.探讨工民建施工时运用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38):11-12.
[2]赵长德.浅谈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2):11-12.
[3]黎思艺.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践探究[J].低碳世界,2019(30):198-199.
[4]李建国.论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实践[J].四川水泥,2020(1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