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下   作者:林繁
[导读] 素质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深化改革同时也促进了教学方式以及观念的革新。幼儿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同时还应关注幼儿学习过程,重视幼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在幼儿园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幼儿参与课堂的机会,为有益于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高效课堂的构建。基于此,本文章对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林繁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二幼儿园  341400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深化改革同时也促进了教学方式以及观念的革新。幼儿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同时还应关注幼儿学习过程,重视幼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在幼儿园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幼儿参与课堂的机会,为有益于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高效课堂的构建。基于此,本文章对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幼儿园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3-155-01

        引言
        互动式教学模式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一方面它能够营造出创新创造的契机,让幼儿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积极探索,开发个人的思维,建立良好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他们在互动中增强自信心,形成长久的学习动力。所以幼儿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互动式教学模式,借助互动这一载体,培养幼儿的个性和创作力,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实现教与学的共同进步,符合了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可有效避免传统教学方式带来的弊端,凸显幼儿课堂主体作用,对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幼儿园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创造出积极民主的学习环境,注重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其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开展学习活动,促进幼儿由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向主动学习状态当中,为幼儿掌握基础知识技能,提高综合能力和素养打好基础。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以幼儿成长规律为基础,激发互动兴趣
        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中始终要以幼儿为主体,那么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在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考虑主体对象的成长规律、学习特征以及当前所存在的困难,以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幼儿所形成的认识基本靠行动,他们正处于知觉行动转化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常常依靠个人的行动来传达需求。这要求在互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先做后说”的机会,使他们借助肢体语言来表达个人的思想,这不仅可以创造有利的教学环境,而且可以使幼儿在学习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另外,幼儿记忆特征主要以机械记忆和无意识记忆为主导,且喜爱模仿,所以互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尽量以形象内容为主,比如通过绘声绘色的描述、夸张的动作语言,帮助幼儿进行理解。


此外,幼儿情绪主导作用较大,除了对成人有所依恋,伙伴之间的交往活动也会有明显情绪化的表现,这需要教师特别进行关注,在互动教学中给予幼儿足够的耐心和关爱,抓住他们的好奇点,运用有趣的事物以及和他们心理相贴近的内容来引发兴趣,使得他们以高涨的热情和探索欲求进行互动,与教师和同伴融洽相处。
        (二)以长效的家校互动为基石,培养幼儿行为习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几乎流于形式,并不单是教学淡化的原因,在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幼儿园同家长的互动较少,导致幼儿园同家长之间的教育合力难以形成,导致幼儿行为习惯的教育缺乏长效性。以长效的家校互动为基础,培养幼儿行为习惯势在必行。具体而言:一是要在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中,要注重家校合力,教师要主动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家校合作进一步巩固幼儿在幼儿园行为习惯培养的成果,避免幼儿在家庭教育出现行为习惯培养双标甚至偏差。二是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幼儿,教师要同家长合作,分目标,共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三是家长同教师要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环节加强信息交流,通过家校互动对个别幼儿进行对症下药,开展更为具体的培养方式,从而提升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性。
        (三)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
        在实际的互动中,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互动交流方式。如果互动方式运用不当,将会降低课堂互动教学的效率,甚至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针对该现象,教师需要找寻出最适合进行互动的方式,不能采取枯燥且单一乏味的形式,要让该方式符合幼儿们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只有有效的方式方法才能够实现高效的互动教学。互动的方法在某些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互动的效果和质量,教师要根据每节课不同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和幼儿进行互动,要紧紧围绕教材里的内容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四)创设良好课堂互动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理念下,幼儿园教学往往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填鸭式教学,课堂纪律严明,幼儿虽然能够在这种方式下获取知识,但对课堂以及教师产生了畏惧心理,也就随之产生厌学心理,对幼儿今后的身心发展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都造成了不良的后果。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不断地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同时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真正让幼儿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人。
        结束语
        将互动教学模式应用在幼儿园教学中,除了与幼儿的性格特征、成长规律契合,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懂得更有效地思考和表达个人的想法。同时也能够在互动中激发幼儿的潜在认知兴趣,提升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水平。
参考文献
[1]俞永倩.幼儿园教学中快乐互动教学的开展策略探寻[J].散文百家,2019(12):171.
[2]姜志娟.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提升过程中互动式听课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6-17.
[3]邬尔娜.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05):148-149+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