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下   作者:刘玉舟
[导读]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对国民思想教育及国家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全球文化交融、碰撞趋势强烈,要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弘扬,就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和理念,加深学生的传统文化情节。文章就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展开分析,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和弘扬。

刘玉舟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第一中学  241100
【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对国民思想教育及国家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全球文化交融、碰撞趋势强烈,要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弘扬,就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和理念,加深学生的传统文化情节。文章就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展开分析,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和弘扬。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3-156-01

        引言
        语文作为语言类的学科,拥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和传承意义,很多传统文化内容都是依靠语言来进行传播的,所以,语文教学也是十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载体,从语文教学当中能够充分观察古人的生活习惯、文化素养和学习习惯等内容,这对于学生的思想状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来说,都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大部分的内容都在关注如何提高个人修养,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我国古代君子的处世准则和三观导向,所以,教师应该利用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进行更加有效的教学渗透,给学生带来更加充分的帮助,构建一个更加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课堂。
        一、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传统文化内涵,高效地渗透传统文化
        要想推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在语文教学之中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而编者在编写教材时对于阅读内容的选择也不是随意的,必然会挑选出一些能够体现出传统文化内涵的阅读内容,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深入挖掘的就是这部分内容。虽然说高中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认知水平较以前有明显的提升,但是依靠学生自己的思考能力并不能够更加准确地抓住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还是需要教师发挥其引导作用,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就需要将渗透传统文化当作是本次的语文教学目标之一,根据本次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在保证学生准确掌握阅读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让传统文化高效渗透在其中。例如,在进行鲁迅的《祝福》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深挖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祝福》的内容中充分体现出了我国民间传统习俗,而这些习俗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祝福》开头写到“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空中能够弥漫的火药味,让人沉浸在祭祀之后的满足中。”这是鲁镇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在祭祀活动中人们需要扫尘、洗地、杀鸡、宰鹅等,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显示出人们对习俗的重视,也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教师在为学生介绍这些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实际经历在过节时家中又遵守了哪些习俗,为什么要遵循这些习俗?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事先准备的一系列民间习俗以及内涵,让学生充分了解习俗产生的原因。


在这个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对于自身的文化内涵能够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对于高中生而言这些内容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具有趣味,对传统文化也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立足课外,运用多种方法渗透传统文化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显得比较重要。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可以领悟一些语文知识的内在含义,从而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味。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注意在课外阅读当中渗透传统文化,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比较久远的,学生所阅读的课外读物之中,有很多传统文化的元素,老师需要善于发现这些课外读物当中的一些传统文化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加以展示,让学生快速地理解并且掌握相关的知识,这样学生的认识能力会得到加强和提高。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老师要善于引导和发现学生的长处,注意在课外阅读中让学生自主阅读知识,增强学生的修养和内涵,帮助学生快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譬如,在《相见欢》这一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后拓展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中华诗词大会》中有关“飞花令”这一片段,要求学生针对其中涉及“月”的古诗词,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赏析。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赏析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提问,锻炼学生自身的发散性思维。如此,既能让学生掌握更多有关“月”的古诗词,还能让学生在赏析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三、课外积极拓展,感受文化的传承与实际应用
        写作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写作的前提是学生的脑海中存在着相应的素材和逻辑关系,并在正确的表达方式中表现出个人的情感。为了能够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在课上进行相关的课外拓展,在资料的补充中感受传统文化存在于我们身边,并在补充的资料中深入地挖掘其中存在的传统文化和宝贵的精神,引导高中生将这些内容和思想正确地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议论文是高中阶段常常书写的文体,这一种文章的描写需要论点和论据支撑起框架,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在课上专门介绍文学素材在实际文章当中的运用。引导他们用真实的情感描绘出文化的珍贵和自己对待文化的态度和感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能在提升语文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对传统的有效传承和弘扬。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在融合传统文化中仍存在一定问题,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过硬的素质及历史责任感,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在表达实践中思辨,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深化,进而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与弘扬。
参考文献
[1]赵斌.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11):104-105.
[2]冯晓祯.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高考,2020(30):60.
[3]马石保.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高考,2019(19):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