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何雅琳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何雅琳
[导读] 在幼儿园内,对孩子的音乐感知力展开培育是非常重要的任务,教师要运用适当的手段,锻炼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掌握,音乐节奏是音乐教育中最基本的内容,然而幼儿的天性,导致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教师要运用适当的方法,强化孩子的音乐素养,组织有趣的游戏活动,提升音乐节奏的实际教学效果。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重龙镇第二幼儿园 何雅琳  641203

摘要:在幼儿园内,对孩子的音乐感知力展开培育是非常重要的任务,教师要运用适当的手段,锻炼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掌握,音乐节奏是音乐教育中最基本的内容,然而幼儿的天性,导致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教师要运用适当的方法,强化孩子的音乐素养,组织有趣的游戏活动,提升音乐节奏的实际教学效果。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幼儿园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策略
        引言
 幼儿从生下来,就对音乐表现的极为热衷,而游戏,是幼儿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是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途径。让幼儿在游戏的愉悦中成长,是多少家长和幼儿教师追求的目标。然而在幼儿的音乐培养中,以游戏的方式开展,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德国的奥尔夫是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他提出,以游戏提升幼儿音乐素质的培养,是幼儿审美教育的一部分,游戏化的音乐教育,更能满足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灵需求。近些年,国内的学前音乐教育,也发现借用游戏的方式开展音乐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一、幼儿音乐节奏中使用游戏教学的作用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使用游戏可以大大增强幼儿的观察,想象和创造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进行“抢椅子”的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几个幼儿一起来进行游戏。在游戏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音乐,等到音乐停止的时候,幼儿就要一人坐一个椅子。这样每次音乐停止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幼儿被淘汰。在游戏中幼儿就会发现椅子和人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游戏的技巧,这也可以培养幼儿勤于思考的习惯。另外,教师还可以运用一些思维扩展的游戏,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对幼儿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幼儿园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策略
       (一)从自然声音中,寻找并模仿节奏
        音乐节奏的实际培养中,主要的训练方式,与听觉训练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提升节奏感知需要引发孩子对音乐节奏的兴趣。教师要在音乐节奏的训练中加强观察,对生活中的一些节奏因素进行挖掘,让幼儿对生活中的节奏仔细倾听,对节奏加强感知。比如,在阴雨天气,教师可以在室内,让幼儿倾听雨声落地的节奏感,在不同程度的雨天,雨声的节奏会有一定的变化,如钟表发出的响声,可以提升幼儿对节奏匀速有一定的感知。经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对音乐节奏进行体验。比如,让幼儿对摇篮曲进行感受,通常摇篮曲节奏是非常舒缓的。经过对各类声音的倾听,可以让幼儿对音乐节奏的不同表现有所了解。教师可以让幼儿适当加入到音乐节奏的游戏中,提升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并在记忆力方面,提升幼儿的节奏协调性。



       (二)设置多样化的游戏
        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的时候,部分教师可能会使用游戏的形式来提高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保持积极的状态,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只有游戏在不断地变化,并保持新鲜感,幼儿才可以一直在音乐游戏中产生愉快的感受,从而产生主动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获得终身的发展。教师要把幼儿音乐和游戏进行结合,突出游戏的丰富性,从而让幼儿主动学习,关注和感受音乐,最终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明确游戏的精神及其核心特性
        游戏的目的,除了让幼儿在学习中获得欢乐,以愉悦的心情参与课堂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游戏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这才是运用游戏开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本质上,游戏的基本精神是自足、自我提升、心灵满足,在娱乐中获得滋养自我的能力。而幼儿正是因为需要得到心灵的满足,获得认可和成就感,才需要时时刻刻用游戏来指导生活,陪伴成长。因此,教师在音乐教育中要明确游戏的基本精神,让幼儿在音乐、游戏、快乐中获得成长,而不要过多的限制幼儿,尤其是在游戏情境的创设中,要积极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其自主游戏,享受音乐,创造音乐。
        (三)将语言节奏训练与音乐节奏结合
        语言从来都是与音乐有着密切联系的。汉语中,语言节奏可以借助音乐,表现出不同的情感,语言抑扬顿挫的变化,可以丰富语言情感的表达。幼儿本身对语言有着非常好的模仿能力,在对语言展开学习中,经过对语言节奏的适当模仿,也有助于对音乐节奏的感知以及掌握。对母语展开学习,模仿语言节奏,是幼儿从小开始接受的训练,在不断成长中,幼儿会对语言节奏做到逐渐熟悉。
        (四)音乐教育生活化,培养幼儿的游戏精神
        幼儿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也不是让幼儿学一些唱跳歌曲就可以了,而是要让幼儿受到美的熏陶,丰富他们的心灵,满足幼儿的交往需要和情感需要,让音乐成为幼儿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促进他们的终身发展,激发幼儿的活力,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会接触到刷牙的声音,做饭的声音,电视的声音等,教师就要引导幼儿认真地听一听,适度地去模仿,让幼儿可以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得成功的感受,这也是游戏的精神。
        结束语
        总之,幼儿处于潜能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幼儿园内,加强对音乐节奏的训练,可以让幼儿对音乐有更加深刻的感知,提升对音乐的鉴赏力,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手段,强化音乐节奏训练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让幼儿对音乐节奏有更强的感知和掌握,从而激发孩子的音乐潜力。
参考文献
[1]裴娟娟.谈幼儿园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J].才智,2019(31):6.
[2]高艳霞.幼儿园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J].黄河之声,2018(22):91.
[3]李雪婷.探讨幼儿园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综合版),2018(11):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