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廊坊供电公司 河北省廊坊市 065000
摘要:电力工程前期需要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的文件编制,而且需经诸多部门的审核批准,处理好路线跨越的公路、铁路、林业、自来水、天然气、通讯等部门和沿线各级地方政府的关系,为开工建设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何做好电力工程前期工作,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开展、控制工程质量和成本,是电力建设管理者面临的一大新课题。
关键词:电力工程;前期工作
1.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工作
1.1电网工程前期管理的范围
目前,我国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工作的主要流程一般分为五大部分,即:①投资机会研究(即编制项目建设意见书)→②初步可行性研究(即宏观项目可行性评价)→③可行性研究(即对国土局、规划局、交通局、水利局、文物局等各部门的选址意见以及资源供应、市场需求、环境影响、工艺技术、投资融资等情况进行可行性审查)→④项目核准(即向发改委、规划局、建设局等相关主管部门提交申请,以获得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权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开工证等)→⑤项目资金申请(即想投资主管部门提交申请以获得专项资金拨款)。
目前项目立项采用核准制,按照核准制的要求在项目申报核准前需要落实的工作包括:取得政府规划部门对于变电站站址、线路路径的同意;完成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并取得主管部门的批复;视工程具体情况,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压覆矿产调查和文物保护调查,取得支持性文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对拟建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是否可行进行的分析论证和评价。经过对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适用、可靠,规模上是否合理,经济上是否能得到预期效益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通过多方案比较,得出佳方案。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工程项目审批手续是工程项目前期管理的重要内容。
电网工程前期管理的目标。全面启动项目前期管理工作,整体推进、逐项落实,规范电网发展前期管理,加快工作进程,从组织和制度等方面建立电网发展前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体系;实现“建设一批、核准一批、储备一批、开展一批”的目标;紧紧依靠各级政府,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建立有效的汇报、协调和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电网建设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将前期规划纳入到城市、乡镇等各级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
电网工程前期管理指标体系。电网前期管理指标体系主要有:前期管理指挥及工作小组的机构设置是否完备;岗位人员设置是否到位;管理考核制度是否完善、能否按时修编;项目立项必要性是否充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科学准确;项目是否符合规划;环境评估等必要的评估报告是否完成;有关政府单位的支持行材料是否齐全;规划证土地使用证等手续是否完备;达到开工条件的其他前期工作是否完成。
电网工程前期管理指标的佳值。指标的佳值包括前期管理指挥及工作小组的机构设置完备;有工作会议记录;岗位人员设置到位;分工明确;管理考核制度完善、能按时修编;有考核记录;项目立项必要性充分;经上级主管部门认可;可行性研究报告科学准确;经审查部门认可通过;项目符合规划;得到规划部门认可;环境评估等必要的评估报告完成;得到相关部门认可;有关政府单位的支持行材料齐全;有书面同意性材料;规划证土地使用证等手续完备;得到相关证件;达到开工条件的其他前期工作完成;得到开工证。
2.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工作中的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的电网工程在前期管理工作当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给电网工程的后期开工建设造成诸多的影响和阻碍。具体体现在:
2.1电网工程前期工作立法规制缺乏灵活性
目前,我国虽然出台了诸多的有关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如《城乡规划法》、《水土保持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物权法》等,完善和补充了当前电网工程前期工作在立法规制方面的漏洞和缺陷,使前期管理工作更加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但与此同时,愈来愈严谨、完善的法规标准也对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方式和操作造成了极大的限制,导致前期管理工作越来越“模板化”,严重缺乏灵活性和人文关怀,在开展前期推广工作时容易导致老百姓的主动性和配合性降低,从而影响到电网工程的发展建设。
2.2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工作的流程复杂
由于电网工程的涉及领域较多,导致前期管理工作中的审批手续复杂、繁多,电力企业必须准备数量庞大的各类审批材料,经过政府部门以及电力系统的层层上报、审批,才能够真正开工建设。
而在这期间,由于有些审批流程(国土使用证、规划红线等)的环节复杂,导致审批文件迟迟无法正式下达,严重耽搁了电网工程的开工时间,拖延了建设工期,从而导致电网工程实际建设施工时其审批后的规划方案往往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3缺乏合理可行的地区发展规划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在规划经济发展蓝图时,缺乏对电网工程的充分考虑,没有将其前期发展规划纳入到当地发展规划中来,导致电网工程的设计路线必须要经过大量的房屋建筑或农用耕地,或是线路覆盖区域距离城镇居民区较远,不仅导致电网选址设计的难度增大,也降低了群众对电网工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电网工程在开展前期管理工作时频频受阻,影响到电网建设的普及和发展工作。
2.4国家赔偿制度有待完善
电网工程由于工程量大、线路涉及范围广,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青苗赔偿、房屋拆迁等国家赔偿问题。然而在实际运作中,我国现行的赔偿标准偏低,赔偿费用无法同老百姓的经济损失成正比,导致电力企业在与相关当事人进行商谈时,无法达到当事人的最低诉求,导致电网项目缺乏吸引力,从而使得电网工程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无法真正发挥电网工程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
3.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工作的强化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电网工程在前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电力企业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加强和提高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果,从而更好的确保电网工程的顺利施工。具体措施如下:
3.1积极创新管理理念
电力企业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创新和改进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工作的理念模式,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工作方向,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观念,并加强严格执法,切实落实“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依法行政理念,提高前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对于电力企业本身,应在电网工程前期严格遵守政府部门的相关规定和尊重政府部门的工作要求,履行好本身的职责保证工程质量,并结合电网工程的特点,提前准备好审核文件,并保证文件齐全、规范,符合标准,以争取各审批部门的支持,加快项目核准工作的进度。
3.2强同政府间的协调机制
电网工程的前期工作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加强的同政府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完善同主管部门间的协调机制,让电网工程能够归入到当地基础建设的重点工程范围中,从而享受到当地政府的专项扶持优惠政策,全面推进电网工程的建设发展。例如加强与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市政工程规划等各级规划部门的合作,将电网规划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形成具体的规定纳入总体规划中,象可对远景的工程建设的用地及线路走廊进行预设,提高了日后工程的选址设计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
3.3加强层级管理机制的落实
电力企业要将层级管理机制切实的贯彻到前期管理工作当中,积极完善和执行“策划为主、全局联动”的工作管理制度,提高电网工程前期的“属地化管理”,明确各属地供电公司为电网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责任人,以充分发挥属地供电局的地缘优势和调动与地方各政府部门联系协调的主观能动性。属地供电公司负责基建工程前期工作的开展,包括负责前期的建设用地征用、用地的预审、环评核准等支持文件的取得、项目施工的协调等,以推动项目的核准进程,缩短核准周期。将电网工程前期工作按类型、区域等标准进行逐层划分,实现对前期工作的分类指导,从而有效提高了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结语
电网工程的前期管理工作对整个项目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保障作用,因此,各级电力企业在进行电网工程建设时,必须要积极做好项目规划、征地、核准、跨越、拆迁、环保、抗灾等前期管理工作,积极创新管理理念和工作模式,加强同政府各部门的沟通合作,从而切实保障电网工程的顺利开工建设,促进和推动我国电网工程的高效、经济、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占博伦.电网建设项目前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创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2):115-116.
[2]张望.电网建设项目前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措施[J].低碳世界,2014(23):101-102.
[3]龚志辉.论中国电力企业基建工程前期工作的探讨和研究[J].科技视界,2015(05):28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