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期   作者:蒋彩媛
[导读] 贰零一三年九月二十五日,我国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做出了这样的讲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蒋彩媛
        江苏省常州市横林中心小学
        摘要:贰零一三年九月二十五日,我国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做出了这样的讲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是民族发展与传承文明知识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思想观,还能够很好的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红色文化,不仅能够有效激发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还能够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健全学生人格的同时使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三观。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红色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
关键词:红色文化;小学语文;有效性
        红色文化是由我国大量且优秀的党员、先进分子以及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时期众共同创造的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教材中收录了很多有关于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革命文化精神的文章。如果能够将红色文化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融合在一起,那么则能够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与提升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综合素养,更重要的是通过红色文化的渗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本文针对如何利用红色文化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以及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以及爱国情怀等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多途径营造红色教育氛围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明确向我们阐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有多么大。换句话说环境也是一个潜在的“教育者”,它所发挥的作用能够达到一个“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如果教师想要在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那么就必须要注重环境这一潜在“教育者”的利用,注重校园红色文化以及班级红色文化的建设[1]。
        例如教师可以联合校领导人员组织开展红歌比赛活动;又例如教师可以在课下休息时间给学生们播放一些革命歌曲,譬如《东方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等;又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黑板报或者墙上张贴一些著名革命人物画像以及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故事演讲…等等,相信基于这种红色文化教育氛围下,既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又能够在无形之中使学生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思想情感的熏陶,从而帮助其形成良好且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以语文教材为主体,深入挖掘与整合教材中的红色教育资源
        在上面笔者已经说到过了小学语文课程教材中收录了很多红色革命文化精神的文章,所以语文课本是渗透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教师想要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并充分发挥红色教育资源的重大价值,那么就必须要对语文教材进行充分且深入的挖掘,从而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思想道德品质。在日常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整合。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课程教材都是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排列的,例如相同的主题、相同的表现手法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必须要找到课文中的红色教育资源,并对其进行统一的整合,例如将红色教育文章分为诗歌类与散文类两大类来进行教学,如此一来则能够方便自身与学生的“教”与“学”。其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重教学知识与教材内容的拓展。因小学生身心年龄较小,且革命战争时期距离当代小学生可以说是很遥远,如果单单依靠文字或者是表述很难让学生感受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的艰难处境与不易。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等数字化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使其切实感受到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不易,这样一来才能够充分发挥出红色教育的价值[2]。
        三、多途径延伸红色文化,让学生身体力行
        虽然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但并不意味着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可谓是培养与提升学生良好思想情感与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俗话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教师讲的再多,也不如学生自己亲自去看、去体会来的实在。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如果教师想要在渗透红色文化的同时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那么就必须要注重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才能够让学生切实的感受与体会红色文化[3]。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组织学生去看望老人,以此来发扬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又例如让学生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去做一件好人好事,并将自己的感受写下了,上学时带到课堂上与同学分享,以此来践行雷锋精神,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又或者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红色文章阅读任务,因为阅读也是感受红色革命精神的良好途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既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积极向上、肯吃苦耐劳的人生态度。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各位小学语文老师应积极探索能够有效渗透红色文化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冯中.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 新纪实·学校体音美, 2019, (2):1-1.
[2]祁晓佳.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 读与写(教师), 2018, (9):67-67.
[3]杨锡琼.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女报:家庭素质教育, 2020(3):385-3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