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菏泽市为例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吴培启
[导读]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儿童青少年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吴培启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山东菏泽274015)
        【摘要】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儿童青少年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有助于培养健全人格、形成自信自强自立的良好精神品质,有助于他们树立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与正确的生活目标。以菏泽市乡村小学为例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调查分析
        
        当前随着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完成,全民健康建设逐渐提上议事日程,全面小康必然以全民健康为基础和保障,全民健康是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更高追求。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中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就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心理健康又是全面健康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加强社会舆论引导与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氛围,引导全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切实以中小学为重点全面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与体制。[2]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意见》要求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中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动员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3]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各级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动员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维护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菏泽市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尽管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力度,但由于原来基础教育薄弱,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等,教师编制缺口大,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奇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等,以上原因严重阻碍了菏泽市基础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和发展,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学校没有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菏泽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心理健康教育观念逐步得到认同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不断升温并逐步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目前,菏泽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开展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组建了市级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协会,以协会为依托在各县区定期召开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活动和会议,心理健康教育观念逐渐为人所熟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
        (二)心理健康教育校际差异明显
        调查显示菏泽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际之间差别明显,一是资金支持方面,绝大部分乡镇中心校有专项资金支持,并且建立了心理分析与治疗的沙盘室等相关设施,硬件方面较为完备。而绝大部分乡村小学由于缺少资金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硬件设施建设基本空白。二是专业教师方面,部分乡镇中心校已经能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有专人负责。农村小学基本学科老师目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短缺状态,更谈不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专业老师了,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仅是一种期盼而已。
三.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有待提高
        在已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在某种程度上还仅仅限于应付上级的检查,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老师缺少系统的专业培训,缺少心理咨询的相关技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不完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明显。同时,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唯分数、为升学率的评价考核机制严重阻碍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开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依然是“说起来重要,行动起来不要”的两张皮现象。一些建设好的硬件设施成了摆设,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心理健康教育合力有待形成
        根据三全育人的原则要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家庭都要发挥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在农村由于大量留守儿童的存在以及隔代抚养等原因,使得在社会层面基本上没有形成对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教育推动力量;家庭方面由于隔代抚养的原因,同时小学生监护人又多为老年人,更谈不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的发挥。
二.菏泽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课程设置不合理
        尽管菏泽市目前已有很多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校却寥寥无几,而且即使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是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活动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或考核而象征性地开展,缺少全面、系统地统筹安排。已有的相关研究显示目前菏泽市有相当数量的农村留守儿童以及一些单亲家庭儿童,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呵护不容忽视,因此在全面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上,抓好重点学生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得到学校与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短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期待提高
        从整体调查情况来看,由于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领导层面重视程度不够,同时学校缺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编制等原因导致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学校只有极少数一部分,大部分学校只是简单地把工作安排给了班主任或德育处,而作为小学班主任由于日常事务繁忙,无暇顾及心理健康就工作的开展,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不流于形式,要不效果很不理想等,同时由于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即使在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也是缺少了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有效性。
(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过程中缺少三全育人原则遵循
        三全育人的提出是新时代基于教育影响因素的开放性、多元性、全面性、整体性等特点所做出的及时回应与要求。当前心理健康的教育的开展仅仅局限于校内,教育影响因素的多元性要求从社会、学校、家庭、社区等影响因素密切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的合力。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局限于学校层面,缺少对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与分析,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效果不明显;小学教育阶段尽管一直强调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依然是应试教育引领学校一切工作,学科思政、学科育人理念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仍然不能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注重核心素养的养成
        素质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和本质要求就是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在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所谓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该掌握和具备的并且能够适应未来终身学习与发展以及时代发展所必须、必备的相关品格与关键能力等,核心素养是在素质教育全面贯彻落实的前提下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具体体现和要求;是当前新时代背景下每一位中小学生获得未来的成功生活、具备良好适应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以及适应新时代发展所必需的、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和能力要求。
        核心素养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素养的养成,心理素养在整个核心素养中起着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心理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基础教育阶段,心理育人的贯彻落实就是要注重少年儿童心理素养的养成。具体来讲就是要充分保障少年儿童的睡眠,每天适量的运动;减轻少年儿童的各种压力,控制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尊重他们个体发展的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少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儿童少年科学人生观的塑造等。
(二)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求
        尽管当前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早已广为人知,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单一化的教育教学模式。为此,需要我们切实转变应试教育的理念和行为,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彻底转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令人鼓舞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20年10月颁布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新的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基础教育阶段重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身心和谐,为此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已成为当下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与要求,唯有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有关要求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
(三)发挥主管部门的引导
        目前菏泽市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制约瓶颈一方面表现为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充分的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基础学科教师编制缺口大,无暇考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编制问题。此外,在政策引导方面缺少系统的、长远的规划与指导。因此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积极考虑增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编制,以便于学校及时引进相关专业教师。同时尽快制定出台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与考核标准,以便促进菏泽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科学地进行。
(四)遵循三全育人原则,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
        三全育人的提出是新时代背景下开放教育和大教育的及时回应与体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全员育人就是指教师、管理者、家长等全员参与的教育过程,对于教师来讲就是要充分发掘各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技能,在日常教学中善于发现和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危机。
        当前菏泽市教育主管部分与学校领导老师已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只是目前受制于各种因素而很难全面贯彻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为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资金支持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均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开齐开好各类课程,确保小学生成为身心健康和谐的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6-08/20/content_5101024.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3]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9-07/15/c_1124755126.htm
[4]新华社.http://www.gov.cn/xinwen/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地址:山东省菏泽市大学路2269号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吴培启收
手机:13573022339保留作者简介和项目:吴培启,1975-,山东单县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学,本文系2019年菏泽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菏泽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019-15)项目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