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洁
凤庆县第一幼儿园 675900
摘要: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作为物质环境的墙面环境它和我们朝夕相处。它从感官上带给幼儿有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因素的刺激,在情感上带给幼儿愉悦,在动手能力上有助于幼儿的发展。墙饰创设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我从主题墙创设的内涵、主题墙创设的意义、主题墙在集体活动中的价值等方面小议我对主题墙的一些认识;并对我园的主题墙创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些分析,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怎样科学、合理的创设主题墙的一些依据,促使我园教师在今后的主题墙创设活动中都有提高。
关键词:主题墙、创设、展示、价值;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幼儿教师必修的一门学科领域,特别是当今所面临的幼教改革、所面对的各种新的突破,无论采用哪一种幼教理论,都无形地涉入到幼儿环境创设。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作为物质环境的墙面环境它和我们朝夕相处。它从感官上带给幼儿有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因素的刺激,在情感上带给幼儿愉悦,在动手能力上有助于幼儿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墙饰创设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我多年的幼儿教育实践活动,对环境创设中主题墙创设的经验,我对主题墙创设的认识为:
一、主题墙创设的内涵有:
1.1主题墙是幼儿学习过程的再现和展示。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让幼儿积极参与到主题教育活动中,结合生活深入挖掘,慢慢形成有关主题资料。在活动过程中幼儿通过讨论、学习、交流、试验、操作等等,获得了知识,丰富了对主题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1.2使幼儿经验的概括和提升;
1.3能使幼儿发现新的探究问题。
二、主题墙创设的意义:
2.1展示幼儿园的课程教学,幼儿、教师以及家长之间的互动 ?
2.2实践“墙壁”与家长、幼儿的对话;
2.3成为教师的助手,突出“隐性课程”的价值。
第三,主题墙在集体活动中的价值:
3.1调动起幼儿的“学习热情”:主题墙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设计完成的,而必须有孩子们的参与,通过教师、幼儿以及家长的配合协助,共同做成的。比如小班10月份的主题活动《我的动物朋友》,仅仅靠教师课堂上的教学,孩子们认识不了多少动物,但是,教师科学的引导孩子们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再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去认识更多的动物,通过主题墙的创设,孩子们把自己认识的动物各自相互介绍、相互展示,远远扩大了孩子们的认识范围,更丰富了幼儿对各种动物的认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2为幼儿提供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平台。还是上述的例子,没有《我的动物朋友》主题墙的创设,那也就没有了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介绍、相互展示这个机会,又怎能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呢?
3.3帮助幼儿进一步的记忆和回忆经验。我们都知道人的记忆遗忘规律,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第一周内是要经常复习、每天复习才能达到最佳记忆效果。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刚刚学习后创设主题墙的活动,让孩子们每天都没有脱离刚学习的知识内容,加上主题墙上的各种颜色鲜艳、形象可爱的动物图案,更能使孩子们主动参与到有关主题活动上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4还能让家长了解孩子、了解主题活动、从而达到家园同育的效果。
有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认为教育孩子是幼儿园老师的事了,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也并不关心,可是因为主题活动的开展,幼儿在活动中对各种动物的认识都需要家长的帮助,促使家长在某一方面要做好准备。
四、主题墙创设弊端
目前,我园的主题墙创设也是做得轰轰烈烈,各班教师也在这项工作中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总是觉得不尽人意,普遍存在的弊端有:
4.1首先是主题墙创设的作者问题。要做什么内容的主题墙教师可根据季节的不同而设置、可根据教材内容的变化而设置、还可以根据幼儿园的各种大型活动的安排而设置。但是其中的具体内容、呈现的作品要结合我们的主题教学活动,只有在主题教学活动中相应完成的、幼儿熟悉的、掌握的才能呈现在主题墙上,孩子们才能读懂墙面上的内容,也才能讲述主题墙绘本。
4.2主题墙的作品大部分都应该出自幼儿之手,而不是教师作品更不是买回来的现成品。比如说每年12月份或1月份,我们就会开展关于春节的传统节日的教育活动,里面的内容少不了放鞭炮、吃汤圆、贴春联、收压岁钱等等的内容。主题墙上一串串的红鞭炮,可以让幼儿自己用泥搓、用纸卷,师生一起做成一串串的鞭炮再挂到主题墙上这是一个多么幸福、多么温馨的过程。可是,有的教师非要剥夺幼儿的这个操作过程,宁可自己出钱去买上几串来挂在主题墙上也不让孩子们做。这样的主题墙是装饰墙,是为了完成主题墙而做的主题墙,效果甚为不佳。
4.3主题墙的创设还应该加强计划性。在开学初期,从幼儿园领导的园务工作计划到各年级的教学计划再到各班的班级活动计划从头到尾都应该按照计划开展与实施,每个月我们应该有多少个主题、要有多少个内容在主题墙上呈现出来,从园领导到班老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随随便便的胡乱删增,这样才能保证主题墙活动的正常、有序的开展,才能有计划的引导幼儿完成主题墙的更换工作,使孩子获得自己的成就感。
五、不同阶段主题墙的创设的区别
既然主题墙的呈现已经成为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既能体现师幼之间、家园之间的对话,又能让主题墙成为幼儿寄托心愿、体会成功、展示自我的平台。而大中小班由于幼儿年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主题墙的创设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5.1小班幼儿刚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生活,哭闹是肯定的,而且生活经验少、认知能力弱,主题墙要注重多图案、多照片,少文字,内容上要以幼儿熟悉的生活为主。
5.2中班的孩子已经在幼儿园呆了一年,但由于两个月的长暑假,又对幼儿园有了一些陌生了,所以开学初期的主题墙还得注重唤起孩子对幼儿园的喜欢,随着动手能力的增强,主题墙上幼儿的作品也应逐渐增多,充分展示幼儿的能力。
5.3大班孩子已经学会了一些文字和规则,在主题墙的创设上可以多一些故事、文字、数字、幼儿自己的绘画作品等不同内容,而不再是图片、照片之类了。切忌为主题墙而做主题墙的形式主义,事先无准备、做前没计划,临时来凑数,东拼西凑满墙贴,这样的主题墙教育效果也并不好。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将主题墙分为外主题墙和内主题墙两种,由于两种主题墙所处的位置不同,它们所承担的任务也有所区别。外主题墙主要在活动时的外面,内主题墙故名思议就是创设在活动室内。
根据以上的主题墙的类型情况我们再来看看我园各班主题墙的创设情况:室内一块从地平面起的主题墙明显就是内主题墙,它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室外在门旁高处处于成人视屏线一块小主题墙,明显是用来给成人看的,它的任务是作为家长窗口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有关知识、关于本班教师的基本情况、针对每月主题活动的具体计划等等。它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教师风采、教师的承诺、主题活动计划、家长关注等内容;室外一块从地平面起的主题墙明显就是上述所述的外主题墙,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主题活动,让幼儿、家长及教师共同参与来完成的,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过程展示和结果展示,这样才能达到我们主题墙创设的意义。
六、总结
主题墙的创设从开始到结束,在一定程度上也标志着主题活动的开始和结束。主题墙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漂亮、从零散到系统是一个完整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