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功能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3期   作者: 叶少茅
[导读]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

        叶少茅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鳌阳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他们周围的一切都会影响他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除了家长,班主任是与小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在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德育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小学生不是被动教育和管理的对象,而是学习的主人。班主任应调动学生的德育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班主任
        介绍
        一、用耐心和爱心影响学生
        班主任的道德素质一直影响着学生。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源泉在于班主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犯错误。如果班主任处理不当,会在学生心中留下阴影,造成恐惧和隔阂。许多学生不愿意学习相应的科目,因为他们对某位老师不满意。有偏题小,形成偏激概念大。因此,班主任要抓住每一个机会,把错误转化为德育的良机,既能使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原因,又能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小学生活泼的天性决定了他们不能完全听话。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当学生对知识理解不好时,教师应摒弃学生讨厌的惩罚性教育方法,如抄袭、罚站、问家长等。相反,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想不出来的地方,用温和的语气耐心地问学生。通过积极引导,既能彻底解决知识难题,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热爱学习。当学生情绪波动时,班主任老师应该用爱心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让学生对自己建立起绝对的信任。听完学生的谈话,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彻底平复情绪,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班主任通过自己的行为,将德育渗透到班级的日常管理中,事半功倍,全面提高德育水平。
        二、为人师表,班主任要做到言传身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小学班级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德育素质发展产生影响。正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只有具备了为人师表和言传身教的教育意识,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才会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才能在小学生面前展示出良好的个人形象,并尽可能地通过个人的思维言行带给班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此,要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班主任,就必须及时学习前沿的班级管理理论知识,接受师德素质教育,树立积极的教育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通过个人积极的思想情感和规范言行对小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小学生德育素质和行为素质的有效养成。
        例如,当有的学生对班主任的工作方式或管理方法提出异议时,班主任不能简单粗暴地纠正学生,而是要尽可能地放低身段,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个人谦虚、热情、积极的态度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个人魅力,使自己成为学生言行的标杆。
        三、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
        小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正因如此,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才能快速提高。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制定详细的教育方案,将班级管理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角度切入,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人。首先,班主任需要明确班级管理的责任。

班级相当于一个团体,班主任作为团组负责人,对全班学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除了学习成绩之外,学生的思想价值体系的养成是班主任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其次,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缺一不可,出现问题后片面的将责任推给对方百害而无一利,受到最大伤害的只会是学生。因此班主任必须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根据每一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培养方案,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和家长需要分工明确、共同努力。最后,当代的教育理念下,学生有才无德,会逐渐发展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危害巨大;有德无才的老好人使人们恨铁不成钢,最终一事无成。因此德育教育必须与学习成绩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品学兼优、德才兼备无论何时都是不可更改的终极教学目标。
        四、借助身边案例,提升思想品质
        在学生的身边,有很多生活中的德育案例,他们都会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让学生能够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教师可以借助学生身边的优秀案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在榜样的带动下实现发展,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
        例如,在一次班会上,我向学生展示了一面锦旗,学生都觉得非常好奇。我告诉学生,这面锦旗是一位老奶奶的家人送给班级中的小明的。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了老奶奶摔在路上,但是很多人都不敢扶起老奶奶。小明看到老奶奶非常痛苦,因此马上冲到前去,给老奶奶叫来了救护车,使老奶奶得到了及时的救助。当老奶奶身体恢复健康的时候,老奶奶的家人为了表示感谢,给小明送来了锦旗,以表扬小明乐于助人的精神。学生对于小明非常钦佩,将小明当做自己的榜样,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人。通过借助学生身边的案例,能够使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实现思想品质的提升。
        五、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
        小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正因如此,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才能快速提高。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制定详细的教育方案,将班级管理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角度切入,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人。首先,班主任需要明确班级管理的责任。班级相当于一个团体,班主任作为团组负责人,对全班学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除了學习成绩之外,学生的思想价值体系的养成是班主任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其次,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缺一不可,出现问题后片面的将责任推给对方百害而无一利,受到最大伤害的只会是学生。因此班主任必须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根据每一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培养方案,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和家长需要分工明确、共同努力。最后,当代的教育理念下,学生有才无德,会逐渐发展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危害巨大;有德无才的老好人使人们恨铁不成钢,最终一事无成。因此德育教育必须与学习成绩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品学兼优、德才兼备无论何时都是不可更改的终极教学目标。
        结论
        总之,在小学班级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和引导职能,对自身的教育角色进行准确定位,积极丰富德育的工作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化特征,积极构建师生关系和优秀的班级文化,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文化为载体,以情感为纽带,进而为小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及氛围。
        参考文献
        [1]任晓丽.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要点及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
        [2]丁雪.论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如何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
        [3]许崇学.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