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乐
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
摘要:高中生正处于培养人生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习压力最大的时间段,所以高中班主任要意识到自身工作职责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能够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学习与生活。班主任属于班级中的管理者与组织者,也是学生的榜样,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笔者既是一名高中班主任,同时也担任高中数学教师,无论是在班级管理还是数学工作中,都较为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本文针对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办法展开分析,望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内涵;困境;方法
素质教育背景下,在高中教学工作中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拥有优秀的道德品质,这对学生未来长久发展有着很大益处的。高中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与心理状态,充分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问题与生活问题,及时给予学生关注,让学生能够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最大程度地提高学习质量,树立良好的班德班风。
一、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内涵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人物,是班级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是学生养成良好道德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作为高中班主任,要不断提高管理能力,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正视课堂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以自我为中心、只想着自己不顾及他人的利益等,并以此为依据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三、班级管理方法
(一)开展趣味班会
班会是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方面,很多班级管理方面的内容都会在班会上进行。因此,对于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而言,班主任可以为学生设计趣味化的班会,如此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让他们感觉到轻松和愉快,又可以提升学生对班会的认可度,强化班会效果。所以,班主任应当巧用班会,实行民主管理,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班级主人公身份,进而更好地建设班级,并更加热爱班级。
例如:临近考试的时候,学生的压力会普遍增大。在这样的时候,可以运用趣味性的班会来帮助他们的放松心情,并树立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考试。具体来说,在班会上,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我是心理疏导师”的趣味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会看到一些大家难以解决问题,比如,考试压力大怎么办、成绩下滑很焦虑等。对于这些问题,学生需要以心理疏导团队的形式进行讨论,并给出合理有效的建议。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都是积极向上的,并且这个过程,并不只是在解决别人遇到的问题,也是在梳理和开导自己。通过这样的班会,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养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开展特色活动,增强班级凝聚
班级是一个整体,一个大环境,创建良好的班级环境会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所以班主任需要给学生建设积极的、活跃的、竞争的良好班级氛围,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又能为学生营造一种良性竞争的环境。同时,班主任还要注重与学生进行友好的沟通,以此来增强班级凝聚。沟通是一种伟大而且十分有效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管理效率。在传统的班主任管理模式下,班主任通过自己的“威严”来构建管理体系,采取的管理方式大多以批评和惩罚的方式,或者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但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总像有一道无形的隔阂,一些学生的问题不能有效地得到解决。因此,班主任应该了解学生的情况与内心想法,与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并开展班级特色活动,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
(三)强化德育渗透
德育是高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当有计划地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品德与学识的同步提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德育渗透应当是“润物细无声”的,也即是说,班主任的德育渗透应当自然而然、潜移默化,而非生搬硬套。因此,班主任应当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德育渗透,比如,开展活动、创设情境等。具体的方式可以根据德育渗透的具体内容进行选择,并可以根据情况变化进行有效调整。
例如,为了渗透真、善、美,提升学生品德,我给他们设计了主题班会。具体来说,一直提倡乐于助人,但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扶不起的老人”,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先给学生展示了几个案例,再让他们根据案例进行讨论。并且,讨论的方向有很多,比如乐于助人错了吗,如此有效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等。有了案例的铺垫,学生的讨论非常积极,比如有学生觉得帮助别人也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风险,立刻就有学生表示即便是这样,也不能不帮,等等。由此可见,通过这样的德育渗透,学生的思想和品德都会得到提升。
(四)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指导
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很容易精神崩溃,所以高中班主任要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指导工作,解决学生可能会存在的心理问题,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个性品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陶行知这位人民教育家曾经说过:“真的教育属于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理发出来,才能过抵达到心灵的深处。”高中班主任要注重分析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来设定有效的、新颖的心理健康管理途径。首先,班主任要拥有健康的情感,热爱学生、帮助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不以学习成绩来差别对待学生,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来自于班主任的关爱。班主任要正确处理高中生的厌学心理、早恋心理、焦虑心理,可以采用谈话法、换位思考法、团体辅导法、榜样示范法、肯定训练法来对待学生,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
(五)巧用语言艺术
在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中,语言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语言的巧妙运用可以让班级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班主任应当精心研究语言艺术,并研究高中生的特点,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华民族的语言博大精深,很多时候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会对预期效果造成一定的偏差。所以,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沟通之前,需要对自己的语言进行一定的思考和组织,同时,在交流沟通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例如,在进行班级规则的调整之时,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建设符合本班特点的班规,我对他们进行了语言激励。具体来说,很多高中生都觉得班规束缚了自己,一点都不自由。因此,我先问了一个问题,即想要自由吗?学生的答案是肯定的。在听到他们的回答之后,我告诉他们自由都是相对的,规则是必要的,既然不能脱离规则,那就来制定规则。很多学生听了我的话之后若有所思,在进行班规调整时非常积极,并且为了达成一致意见,会进行多次的沟通和商量。通过这样的语言引导和班级建设,学生在班级中会更有归属感、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对于高中班主任是一门艺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高中班级进行有效管理,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学生,用心聆听学生,用爱包容学生。通过师生情感的交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老师的爱心,坚定自己的信心,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我们广大班主任也只有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学习、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践行教育,追求班级管理的艺术之花。
参考文献:
[1]刘巍.浅析新形势下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J].昭通学院学报,2017,39(S2):67-69.
[2]孙明杰.班级管理的一鼎三足——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浅谈[J].华夏教师,2017(17):11.
[3]陈秋梅.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及策略[J].智库时代,2017(05):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