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应急管理工作与公共安全受到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升,其中,消防安全更是公共安全管理内容的重中之重。对于相关部门而言,一定要充分和智慧城市优势相结合,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强化消防技术管理应用,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安全提供强有力保障。智慧城市的本质,就是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和城市发展需求相结合的城市发展理念,也是体现创新的信息化城市高級状态。智慧城市可以针对当前物联网系统分散局面进行改善,提高城市的整体化水平。而智慧消防的理念则是基于智慧城市概念上应运而生的,希望可以将社会力量进行全面调动,达到降低火灾发生概率的目的,为城市居民创设安全程度较高的居住环境。智慧消防系统可以加快消防部队,向智能化趋势迈进的速度,提高社会的稳定程度。
关键词:城市智慧消防建设;应用;研究
前言:如何借助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利契机,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一代技术,深入推进“智慧消防”建设与应用,是适应新时代发展,实现“传统消防”向“现代消防”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为贯彻国家部署,探索消防管理发展新模式,实现火灾防控“自动化”、监督执法“系统化”、实战指挥“智能化”的工作目标,全面提升社会火灾防控水平和灭火应急救援指挥能力。笔者针对如何深入推进城市智慧消防建设与应用做了分析,仅供参考。
一、当前城市智慧消防建设存在的不足
第一,城市体量较大,火灾隐患较多,管控任务较重。目前,全市缺乏集中统一的消防管控体系,风险动态监测、风险评估能力不足,各行业部门及社会单位消防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自身管理秩序不规范,自防自救能力薄弱,信息资源无法实现有效共享,消防部门缺乏针对火灾防控工作的有效数据,精准治理水平不高。
第二,全市消防指挥中心硬件设施老化,系统软件应用功能匮乏,接处警效率不高,指令传输手段单一,信息采集和预警分析能力不强,辅助指挥决策效能不佳,移动作战指挥手段不足,车辆装备等救援资源缺乏有效集中统一管理,难以满足“全灾种、大应急”的实战化需要。
二、深入推进城市“智慧消防”建设的有效措施
第一,以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出发点,打造“智慧消防”城市名片。主动融入“智慧城市”建设。提请政府将“智慧消防”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在政府“大盘子”中统筹推进,建立以“三个一”(一个云计算平台、一个大数据中心、一个工作门户)为支撑,以及灭火救援指挥、社会火灾防控、消防监管服务、分析预警四大主题业务应用为引领的“智慧消防”体系。融合建立信息资源体系。对接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等系统数据资源,研发集社会单位自我管理、政府部门监管、应急救援、分析预警四大功能为一体的“防消一体化”实战应用管理平台,实现消防安全管理“三个一”,即一个芯片整合检查、测试、查岗、培训多种功能,一张地图实现防、灭火等要素集中显示,一套通用管理体系压实政府机关、行业部门、社会单位、中介机构消防责任。精准指导火灾防控工作。“防消一体化”实战应用平台对系统数据进行智能化梳理、分析,定期为社会单位、消防部门、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实现火灾隐患提前预警、灭火救援科学指挥、监管工作形成合力、火灾事故有效控制的目标。
第二,以压实单位消防主体责任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单位自防自救能力。坚持数据引领。
研发社会单位消防安全隐患巡查、智慧用电监测、建筑消防用水云监测、火灾隐患自动识别等物联网系统,实现日常防火巡查、消防设施运行、电气线路安全和重点部位管理数据化,便于社会单位对消防安全状况进行24小时监控,提升对人和物的管控效能。深化标准化建设。根据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六个一”要求,研发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六个一”系统,单位定期上传消防安全承诺书、消防安全自查报告、员工消防安全培训演练记录,系统自动读取单位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报告,便于消防部门动态监管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状况。加强教育培训。研发消防安全培训系统,解决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培训缺少“明白人”、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便于社会单位组织员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或PC端学习消防知识、开展在线答题考试,提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培训实效。
第三,以“互联网+监管”为支撑点,健全完善立体式火灾防控体系。“互联网+消防监管”优化监督执法。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的相关要求,平台自动提取各子系统的单位安全状况、消防监管情况、中介机构评估结果等数据进行综合判定,自动生成不同频次的检查任务,实施针对性监管,做到“对违法者依法严惩,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开展现场检查时,利用4G执法记录仪实时将现场视频及照片同步上传平台,并利用平台进行法律文书网上审批及在线打印,提高工作效率。“互联网+部门监管”加强行业监管。提请政府利用系统平台向各区(县)政府、行业部门下发检查任务,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政府和部门依托平台建立“制定检查计划—派发检查任务—实施检查巡查—隐患整改反馈—大数据分析”的闭环机制,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互联网+中介监管”规范技术服务。研发“消防维保监督系统”和“消防设施检测监控系统”,将社会单位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维保检测数据实时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分析处理,实现消防部门对社会单位、消防技术服务企业、执业人员的线上监管。“互联网+网格监管”夯实基层管理。将“防消一体化”平台与市、区(县)综治平台互联对接,对综治平台和转来的网格火灾隐患,以消安委名义通知行业部门、镇街、派出所进行核查,并由纪检监察等部门加强督办。(四)以“全灾种、大应急”为着眼点,着力提升应急救援指挥决策和实战效能。提升接警调度能力。以消防指挥中心为载体,调整优化接警调度席位、功能分区、综合显示等基础硬件环境。对接实战化指系统,完成接处警系统升级,运用语音识别、智能检索、定位导航等技术,新建短信、微信、链接等多种警情回馈方式,为报警人提供灾害位置、现场图像等信息报送渠道。根据火情等级和救援力量,智能生成调度方案,将乡镇消防队、企业专职队、微型消防站等纳入调度体系,一键调出力量,科学生成最优路径及力量投送方式,实现精准接报、精准调度。共享接入事故单位信息、日常监管情况、消防设施运行状况、周围水源情况、道路监控视频及周边社会单位等数据信息,畅通与公安、医疗、交通、森林、气象、地震等应急部门联动衔接,对消防救援力量要素、社会联动资源一键式查询和调派。提升实战指挥效能。推进消防人、车、装备等可用消防救援资源的自动化、智能化采集,加强单兵图传、执法终端、营区监控等视频感知网络建设,在单兵图传、无人机等现有设备基础上,应用视频感知、智能传感等技术,利用热成像、有毒可燃气体侦测、室内外人员定位、生命体征监测、车辆定位及运转状态等感知设备,以快速高效、灵活部署、自主组织的方式,准确感知、实时汇聚灾害现场人、车、装备等核心要素,全面掌握应急救援总体态势,为指挥决策提供一手灾情信息和实时精准的数据支撑。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各种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也为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带来发展助力。相关人员一定要强化对智慧消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城市消防水平,助力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傅永财.探索大数据思维下的智慧消防[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6(12):1758-1762.
[2]唐俊然.“智慧消防”在防火监督业务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J].武警学院学报,2018(06):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