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应用策略研究 朴秀兰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下   作者:朴秀兰
[导读] 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是小学阶段的重点、难点学科,通过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有效辅助教师进行教学,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综合效用,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辨能力和数学思维。基于此,以下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朴秀兰    吉林省延吉市中央小学校  133000
【摘要】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是小学阶段的重点、难点学科,通过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有效辅助教师进行教学,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综合效用,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辨能力和数学思维。基于此,以下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2-089-01

        引言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相对大多数的同学来说知识点并没有太多的难度。因此小学数学的重点不在于让学生学会知识,而是让学生养成数学思考的逻辑,形成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丰富有趣的教学呈现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生达到这样的效果有很多途径,例如:改善师生互动的方式,调整同学们的学习方式,适度的运用信息技术等方式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处于一种活泼好动的时期,课堂学习的自制力较弱,并且对于抽象的数学学科存在较大抵触情绪,学习兴趣不高,最终导致数学学习难度大,综合效用不佳。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兴趣点,进而促进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未来的长久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举例来说,教师在讲授关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内容时,一方面可以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前准备教具来进行相关展示;另外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幻灯片来展示更为丰富的案例,帮助学生们能够充分理解抽象的概念,并且掌握知识。除此之外,在讲授关于“旋转”的知识时,教师还可以在幻灯片上排布一些图形,让学生们通过鼠标操作来实现“旋转”,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不同角度旋转所带来的图形变化,并且还能够有效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引导学生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用。总而言之,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课堂辅助,不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们形成优秀的学习习惯,为未来的长久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教学情境,深化学生理解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可以将原本静态、抽象的内容以更加生动、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对此,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图片、视频等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此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最终实现高效教学的构建。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对于“梯形面积”的讲解,教师首先展示一张梯形图片,并且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应该如何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呢?它的面积计算方法是如何推导而来的?在推导平行四边形时是如何转化的?”等,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直观地展示出推导过程,组织学生回顾以往所学的内容。这样,学生就会试着将梯形转化为以往学习过的图形,以此进行面积的计算:准备一张梯形的硬纸片,思考怎样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此时,教师则借助多媒体演示以下操作:①准备一个梯形;②复制一个梯形;③对复制的梯形进行180°翻转;④将翻转后的梯形的腰与原图形的腰进行重合。在完成上述操作后,大屏幕中出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于是,教师继续引导:“最后呈现出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原梯形的上、下底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等,以此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根据操作经验和个人的观察,试着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帮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感知。
        三、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
        有心理学家发现,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教学,学生的学习效率能提高到一倍,由此可以知道学习氛围的重要性。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活跃气氛,也能给课堂带来一定的干扰,这需要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时,通过信息技术演示“蜻蜓”、“窗花”等轴对称图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轻松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质,适合学生在这一阶段思维过渡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一切学习感官。教师扮演的角色由原本的主导变成了引导,引导学生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和学生一起思考。实践活动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例如让学生自己进行实践操作,通过观察事物提出疑问解答难题,播放PPT等相关材料,鼓励学生积极总结相关知识内容……这些方法既可以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也能让学生明白团结协作。在课堂中不要过多的干预学生的思考和学生讨论。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具象转换,引导学生们探索更多知识,并且培养学生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对学生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不断提高教学效用,为学生们未来的长久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梅.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融合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50.
[2]张丽君.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67.
[3]张卫丽.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9(09):1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