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困境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3/2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3月   作者:段燕青
[导读] 国家“十三五”时期重要的发展理念之一就是创新理念,重点强调将创新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如何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创新发展,成为了各个地区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普遍关注的问题。

中共玉溪市委党校   段燕青

摘 要:国家“十三五”时期重要的发展理念之一就是创新理念,重点强调将创新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如何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创新发展,成为了各个地区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普遍关注的问题。与大城市的科学技术和人才资本优势相比,县域科技创新体系不管是科学技术资源还是创新平台的支持能力都处于弱势地位。然而,县域经济是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连接点,也是确保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在新时代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建设县域科技创新体系,是提高县域整体创新水平的关键。
关键词: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困境;管理体系;科技创新人才;制度
        县域科技创新体系指的是,在一个县的范围之内各种创新活动和要素组成的总和,它涵盖了经济、科技以及教育等多个方面,其中包括县域科技创新机构、县域科技创新机制以及县域科技创新资源等要素。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构建县域科技创新体系能够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同时也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打好基础。党的十八大会议报告曾经指出,要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全局发展的核心。随着我国县域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能源和资源的瓶颈性成为了制约社会发展的严峻问题。而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在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本文结合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构建措施。
        一、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在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一)企业缺乏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企业集群参与其中。但是现如今,大多数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同时传统企业的创新产业价值仍然处于低端位置,这也导致了创新活动无法具备内在动力[1]。部分企业保持着安逸守旧的思想,满足于短平快的发展现状,甚至有些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产业就是为了获得国家的政策补贴,并不是完全为了企业的生产需求。还有就是县域科技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薄弱。处于产业链边缘的企业无法和相关科研机构保持有效的联系,在科学技术研发过程中缺少支持,中间试验环节也存在缺陷,这也就导致了部分科技成果空有其表。
        (二)县域科技创新平台层次较低
        现如今,县域经济发展中县域科技研发平台规模层次相对较低,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严重不足。现存的创新企业也不具备相应的数量规模,科技孵化能力始终得不到提高,在县域企业较少的情况下,导致科技创新不能从多个角度发展[2]。
        (三)技术创新平台缺乏创新人才
        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力量,尤其是优秀的制造业创新技术类型的人才,以及项目管理方面的人才,都是企业大量需求的。然而现如今,县域科技创新建设过程中,县域企业高端人才的引进效率不高,创新人才很难被企业所吸引。企业内部缺少精英人才的储备,导致县域科技创新体系没有得到顺利的发展。
        (四)创新环境建设速度缓慢
        在县域科技创新建设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创新环境建设效率不高,此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科技金融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炙手可热的风投机构不会被县域地方所吸引,在项目产生、创立成长再到最后的上市,整个过程都没有周全的科技金融服务[3]。二是创新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县域企业科技创新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管理问题,经常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分散化、同质化现象,没有对创新创业型企业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而在带动资本参与投资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效果。
        二、加强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设计,构建统一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首先,相关部门要实现强化统一。


在当地成立由县域科技部门为首的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办公地点,通过科技、经信等各个部门的联动,对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进行统筹规划,在区域范围内形成特色发展理念,营造出良好的发展氛围。其次是要对产业的定位进行明确[4]。坚持落实高新技术产业战略,确定重点发展企业和区域,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具备传统特色的产业进行改造,促使本地实业和创新科技相结合,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以科技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发展创业孵化以及科技咨询等服务。最后就是当地政府部门要对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与国家产业布局联系在一起,积极展开区域合作。
        (二)健全县域科技创新机构,体现企业主导地位
        县局科技创新体系囊括了各种各样的企业、教育机构以及政府机构等。要想提高县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效率,首先要有一个高效的行政管理机构,解决创新部门内部的各种问题,对科技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其次是要成立符合当地市场经济规律的科技推广机构,利用分类管理的原则,在竞争性的农业服务领域开展技术服务,业主可以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自主经营,再由政府部门负责监督。政府还要加强资金投入,建立起以乡镇地区为依托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体系。最后就是要建立满足企业需求的服务体系,在政策方面扶持各类型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县域范围内逐渐形成网络化格局。
除此之外,还要在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在科技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并引进具有实用性的专利技术,将其转换为现实生产的动力。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让企业能够具备承担创新风险的能力,并不断获得全部收益。在此基础上还要大力引纳科技人才,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激励政策,激励金额与技术创新的业绩相互结合,将全部创新要素引入到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活动中来。
        (三)改善县域科技创新环境,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县域科技创新环境具体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前者指的是科技政策与创业氛围方面。硬环境指的是科技创新基地等[5]。在科技政策具体制定方面,首先是要对科技人员的报酬分配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进行改变,为优秀的年轻科技人员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人才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其次,是要对科技奖励制度进行改革,利用课题负责制,找到切入点,对重要的科技项目大力扶持。最后就是要保护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在竞争中营造出公平有序的环境。
        (四)以企业建设为核心,全力提高县域科技创新活力
        在此过程中,县域企业要健全产业技术研发创新体制,突破并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打造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同时还要发挥重点企业的骨干作用,大力建设具备持续创新发展能力的企业,制定并实施提高中小型企业的创新计划,成立多样化的研究机构,为企业和高校研究合作提供支持。除此之外,还要完善企业技术创新财税体系和奖励政策,引导企业建设产权管理制度,支持企业知识产权发展,培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企业。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技是国家强盛之根本,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加强科技创新能够为我国社会生产力提供完善的战略支持。只有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够提高社会科技创新水平,提高科研成果的研发效率,以此来推动县域综合科技水平的发展,加快创新转型的发展过程,让中国富强的目标能够在科技创新中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李红兵.强化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J].安徽科技,2020(12):1.
[2]鲁华君.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困境与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20,33(05):51-53.
[3]张灿.县域经济科技创新能力实证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4):194+193.
[4]邓逸民.县域科技创新的实践探索[J].群众,2020(15):61-62.
[5]李霞.县域技术市场促进农村发展策略研究[J].当代经济,2019(10):109-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