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教书育人初心 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  曾广炼
[导读] 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思想教育活动的日益深化

        曾广炼  
        洞口县花古街道中心学校 湖南省 邵阳市  422300
        摘要: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思想教育活动的日益深化,“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已经成为教师群体的奋斗目标和职业追求。下面,我将从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人生定位、立德树人是教师的职业基点两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思想教育活动的日益深化,广大教师不断进行职业反思,积极探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践行。在此过程中,“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已经成为教师群体的奋斗目标和职业追求。
        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人生定位
        教师是一种职业,教书育人自然就是教师的职业选择,也是教师日常工作的核心内容,更是教师在理想目标方面的人生定位。
        (一)教书育人:以职业选择为动力
        教师大多来源于师范院校,在学生时代就已经确定了个人的职业选择和人生方向。也就是说,教书育人就是教师自己确定的人生抉择和发展目标,自然就要珍惜个人的职业选择和工作岗位,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砥砺前行。因为每一个人的职业选择都是来源于深思熟虑后的毅然决定,都与每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文化基础和家庭背景息息相关,是一个人在个人能力与职业选择方面的综合考量。
        (二)教书育人:以课堂教学为平台
        教书育人,不仅要从尊重自己的人生选择中开始端正职业态度,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书育人,敬畏课堂、设计课堂、优化课堂,将教书育人的宏伟工程细化为精心备课、耐心施教。
        以九年级上册“创新驱动发展”教学为例:
        该课讲述的内容是“创新”,教师就不能再使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的教学,不能“旧瓶装新酒”。因此,教师可以将自己需要告诉初中生的道法知识转化成教学课件,用一段段内含“创新驱动发展”的视频让初中生直观看到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民生等方面的巨大变化,用恢弘壮观的大国重器和惠民工程给予初中生强烈的视觉刺激和情感体验,以此强化认知印记。
        (三)教书育人:以师生交往为抓手
        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对初中生进行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师生实现认知交流、思想交锋、人格交汇和情感交融的信息平台。因此,教师要实现教书育人的初心就要格外注意在师生交往过程中进行率先垂范和言传身教,构建出和谐关爱的师生关系。
        以九年级上册“和谐与梦想”教学为例:
        本单元讲述的是民族和谐和政治和谐的重要性,和谐安定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教师与初中生的师生关系就不和谐,还在课堂上讲和谐问题,教学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有初中生和谐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亲如一家,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会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践其言而行其效”的神奇教育效果。


        二、立德树人是教师的职业基点
        浇树浇根,教人教心。简单的说教难以承担起德育教化的重担,因此,教师要为初中生构建出人性化、体验化和参与化的认知过程。
        (一)立德树人:以主体条件为基准
        初中生身心发展刚刚起步,仍旧以直观思维为主。因此,教师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就要注意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顺应初中生的主体条件,投其所好地设计和实施课堂活动,引导初中生积极参与其中,获得较好认知印记。
        以九年级下册“复杂多变的关系”教学为例:
        本单元主要从政治关系和国际关系的角度深入讲述我国所处的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大量文字材料的出现会使初中生“陷入”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中日钓鱼岛之争中既有合作、又有分歧、更有斗争的国际大势,各国在“斗而不破”中相对和谐共处,以点代面地为初中生的抽象认知提供事例辅助。
        (二)立德树人:以教育方式为渠道
        德育是五育之首,也是教师实现教书育人的第一阵地,更是塑造优质人才的首选途径。然而,德育需要对初中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意识、心灵境界、人格操守等方面进行精雕细刻,是一项抽象复杂艰难的人文工程,只有初中生积极悦纳,一切教育活动才会有实际意义。
        以九年级下册“少年的担当”教学为例:
        激发初中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是本课的核心任务,简单的说教自然无济于事。为此,教师要为初中生提供发生在身边的真实可信的感人故事,并与其一起探究隐含在感人故事里的正能量,以此唤醒初中生思想意识中的正义感,帮助初中生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初中生才会积极悦纳其中的思想教化,主动吸收德育滋养。
        (三)立德树人:以教学效果为目标
        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需要高质量的人才支持。因此,教师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必然要尊重和重视教学效果的权威性,因为教学效果是检验一切教学行为有无价值的重要尺度。
        以九年级下册“学无止境”教学为例
        在本课中,教师不但要告诉初中生“学无止境”的深刻道理,还要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认知动机和发展意识。而且,教师只有真正实现了上述目标,课堂教学才会有实际意义,立德树人也才会落到实处。否则,一切教学行为和教学目标都形同虚设。
        结束语
        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和优化者,更是初中生快乐悦纳、主动发展和幸福成长的陪伴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要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以职业选择为动力,以主体发展条件为基准,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以教育方式为渠道,以师生交往为抓手,以教学效果为目标,努力实现初中生的积极悦纳、主动认知、高效成长,加速中学生的早日成才。
        参考文献:
        【1】胡道成.不忘为人师表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J].贵州教育,2018,000(012):21-25.
        【2】王雯.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J].卫生职业教育,2018,036(023):2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