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激趣 重艺爱教——由“泥塑篮球人物”引发的愉快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 程俊
[导读] "泥塑篮球人物"是我校专门结合学校篮球特色主题文化开发的一堂美术造型拓展性设计课程

        程俊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囿山小学  
        【摘要】
        "泥塑篮球人物"是我校专门结合学校篮球特色主题文化开发的一堂美术造型拓展性设计课程,本课以"篮球运动我能行"和"篮球运动人物我能塑"为课堂教学活动主线,提高全体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学生们在课堂中可以自由地想象人物篮球运动时的肢体动作,将一种人物篮球运动时的动态造型用一种静态的人物泥塑艺术形式进行展现,通过自由选择寻找合作伙伴,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
        【关键词】小学美术 拓展课 泥塑人物 愉快教学
        【正文】
        泥塑手工拓展课教学是美育课程教学艺术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一个组成内容,学生在泥塑拓展课中寓教于乐、在玩中学,表现示出极高的学习兴致。在"泥塑篮球人物"一课中,学生不仅可以充分感受泥土的特征,体会到利用手工来创造美的乐趣,运用泥塑中的知识完成篮球运动中人物的形象塑造,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也不仅可以通过充分利用泥塑艺术课的这些优点长处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兴趣,在快乐中又能让每个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都能得到得以充分发挥。
        一、灵活运用教材,尽量开发新颖的教学内容来愉快教学
        美术课的具体教学内容直接决定学生进入课堂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影响学生课堂的美术学习效果。好的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可以有效地充分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积极性。从小学美术教材的教学内容设计来看,可以说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每一节课都有一个较好地教学内容,但并非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都可以是完美的。这就必然需要美术教师尽可能灵活运用教材内容,根据不同学校的教育特色以及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需求来不断增加或大大减少教材内容,或是精心开发一些适合自己学校校情、学情的各种拓展性美术课程,从而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美术课堂中真正找到美术学习的无限乐趣!
        例如在上"泥塑篮球人物"一课时,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能设计制作出一个完整的篮球运动人物造型,但对于基础差的部分学生却又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便着手设计了一个造型游戏:首先,让已完成人物造型的学生上台进行演示(可以让同学一起欣赏打篮球的真实情景,增加整个篮球运动场中人物的整体造型印象),其他没有完成的同学也可以一边享受欣赏一边自己动手进行实践。这样一部分学生可以直接上台进行演示(同时也给其他部分学生充当了模特),另外一部分学生则在完成作品后,他们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互相进行演示。这样一堂美术课就很充实,所有的学生都能切实体会感受到在课堂当中的“美术乐趣”。
        二、根据学龄段特点,用游戏、歌曲等形式来愉快教学
        小学生的一个普遍生长特点那就是好动、好玩、爱做各类游戏。可是不少教师却完全无视孩子们的这一特殊心理特点,让孩子成为"小木头人",一动不动地认真听讲,结果就是使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变成了"小老头",失去了一颗童心。所以,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的各个学龄段群体心理特点,让学生课堂学习与游戏有机结合,玩中有学,学中也有玩,学玩相结合。当然,这不可能等于说我们上课就是闹着玩,很多好的课不一定能够带有游戏性,只是说,能够带点游戏性的一定必须要能够带点好的游戏性。备课、讲课时既要充分挖掘学科教材设计中的学科游戏性,设计学科教案时也要充分考虑它的游戏性,只要这样做,一定就能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与积极性,并把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挥出来。


        例如"泥塑篮球人物"一课,当学生已经完成一个完整的篮球运动相关人物造型时,我就适时自动播放了由学校自主开发的一套篮球运动韵律舞蹈操,让学生能够跟随音乐的节拍和舞蹈韵律,展示各种各样地学校篮球运动,进而不断提升学生对学校篮球运动相关人物造型的正确理解,为后续设计更多有趣的篮球运动人物造型作品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让学生们在音乐歌声中体验舞蹈、游戏!大家开心极了,整个课堂既有点像一台主题篮球演出,又有点像一个小型的篮球朋友聚会,大家都情不自禁地积极参与其中。
        三、开展比赛,运用适当竞争来愉快教学
        球迷、棋迷们为什么会“迷”呢?因为这里有竞争。如果能直接参与到竞争中,就更能入迷了,“迷”即是高度的“兴趣”,有了这种兴趣,自然就会在愉快心情中学习了。
        在课堂教学中引起学生积极参与竞争是不断提高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兴趣的重要教学举措。学生在竞争中往往是非常活跃的,大家通常都会不甘示弱!用竞争的教学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是能够调动学生热情、使他们快乐参与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会促使学生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自己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
        可以大胆尝试在每一节美术课中都设计一个小小的比赛,课前教师可以自己布置一个关于美术课的评比小平台,例如:“看谁画(做)得好”、“我们的作品大家评”等等。学生比赛的最终结果就发布在评比台中(教师一定要特别注意我们不能一直总评个别优秀学生),这样会使学生在以后每节课中都能始终保持自己学习充满激情,认真地进行学习并且自己能够亲身体验在得到成功之后的喜悦。
        在上“泥塑篮球人物”一课时,我就事先布置了作品展示台。当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后,我就让学生放到展示台中,这样也方便了我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时时作业点评,从而引导学生更加合理地设计篮球运动人物造型。在课后的拓展环节,我还让学生到展示台前“随意摆放”,通过人物组合,增加不同的作品效果,学生甚至可以摆出各种“篮球战术”,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在让我叹为观止!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师不要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找到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一位学生曾对我说:“老师,您上课一笑,我们可高兴了!”事实实践表明,课堂教学形式的呆板单调,是严重影响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一个直接原因,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情绪和情感活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对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积极性及其影响也是极大的。教学实践是一个师生之间双边相互活动的过程,既有师生知识的相互交流,又要具有师生情感的相互作用。爱参与教学、爱接受教育、爱尊重学生,这应该说是一个教师的基本职业观和情感。教师在课堂上课时应能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排除各种干扰,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因此,我个人觉得小学美术课的课堂教学主要侧重点不仅仅应该只是单纯关注一个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完成的作品好不好,而更多的是要思考如何通过设计有趣的、适合更多学生的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方式,来充分调动更多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任务的实际兴趣,使更多学生完全自主地积极投入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让更多学生在课堂上既能够感到愉悦,同时又能接受到学生审美观的教育。
        总之,教师爱教就会主动自己去精心设计一些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内容,就能带着愉悦的感情主动去上课,就会尽快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就能教出意趣来。学生在愉快中享受学习就会更好地深刻领会美术课堂上的内容和知识点,就会不断呈现更多精彩的美术作品,就会不断使自己的美术课堂上得更加有情有趣,师生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
        {1}《玩中长本领游戏》 张先翱 孙云晓 编著  晨光出版社 1999.10
        {2} 美术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 戴高桃 主编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9
        {3} 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 李志宏 王晓文 主编  开明出版社 2003.8
        {4}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