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慧
吉林省珲春市第四中学,133300
摘要:在音乐课程当中,声势律动是极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该方式不仅能够对学生课堂学习热情进行调动,同时还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节奏感以及创造性思维,推动其形成音乐素养。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要强化声势律动运用力度,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提升学生音乐知识学习动力,实现音乐课堂高效化教学。本文正是基于此,对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声势律动 初中 音乐 教学 运用
前言
音乐是一门艺术,人们在享受音乐期间同样也能感受到音乐所存在的魅力。在初中时期,音乐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的重要方式。为此,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的音乐魅力体会,为学生创建较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一、初中音乐教学期间采取声势律动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一般而言,人们在听到音乐时都会做出一系列的反应,这类反应就是即兴表演之一。为此,教师可以采取声势律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激发学生表现欲,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提升学生想象力。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身体的方式表达自身的体验感受,让学生能够分析音乐作品中的音色和结构,推动学生形成综合素质。
(二)、有利于挖掘学生节奏感
在音乐教学当中,对学生节奏感进行培养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教师必须要重视这一教学任务,对患者进行引导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期间采取声势律动的方式能够积极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对学生节奏感进行挖掘。在音乐倾听期间学生一般会不自主有一些肢体动作,这些都是学生形成节奏感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声势律动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形成较好的节奏感,深化学生的音乐理解力。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反应力
在初中时期的音乐课程教学中采取声势律动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能够让学生伴随着音乐产生不同反应,在潜移默化下培养学生反应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
二、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深入分析声势律动运用,改进音乐教学方式
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期间教师使用声势律动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体验,还可以为学生营造和谐的音乐学习氛围,对学生反应力进行提升,进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1]。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注重声势律动教学方式的应用,采取该方式指导学生,同时可以组织各种音乐活动,采取信息技术的方式为学生创建良好教学情境,进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热情,让其能够更加了解音乐知识,对音乐技巧以及节奏进行掌握,在学习期间逐渐发现音乐所存在的独特魅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2]。
(二)、创建信息化教学情境,提升学生音乐鉴赏力
在初中时期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多采取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情境的改造以及设计,在课堂当中营造特别和优质的音乐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进行一定的身体律动,对声势律动教学效果进行发挥,让学生能够借助身体对音乐节奏和音色进行适应,强化学生在音乐知识上的了解以及认知,进而提升学生音乐鉴赏力[3]。比如,初中音乐教师在进行《青春舞曲》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采取信息技术的方式进行课程相关音乐内容的收集,之后在课堂当中使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播放,对学生课堂参与热情进行调动,让学生能够在声势律动的教学方式获得学习体验,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节奏的模仿和练习过程中对音乐节奏进行全面了解,体会到歌曲当中的情感。
(三)、积极组织音乐活动,促进学生音乐知识掌握力度
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期间,教师可以依据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各类的音乐活动,学生也能够在活动期间学习到各种各样的知识。为此,教师在教学期间实施声势律动的方式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身体动作进行知识的记忆,对音乐表现手法进行掌握。比如,教师在教学《我和你》这一课程内容时,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组织学生跟着音乐进行一些动作对音乐作品进行体验,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参与到这首歌曲的动作编排中,一起进行合唱,还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节奏伴随录音进行歌曲的演唱,提升学生在音乐上的认知。
结语
总而言之,声势律动作是目前音乐教学期间使用极为广泛的先进性教学方式,在教师和学生中极受欢迎。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借助声势律动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节奏模仿,加深学生音乐理解度,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感悟歌曲当中的情感、内容以及意境,在音乐课程学习中感受到音乐所具备的独特魅力,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颜豆豆.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3):201.
[2]刘书宇.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魅力中国,2020,(27):84-85.
[3]周颖.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艺术科技,2019,32(23):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