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4期   作者:赵立荣
[导读]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当中,大部分的施工项目都会涉及到桩基础的施工,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的地质条件都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加上建筑本身的负荷影响,就会导致施工中的基础部分发生变形的情况。
        赵立荣
        身份证:32081119830319****
        摘要: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当中,大部分的施工项目都会涉及到桩基础的施工,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的地质条件都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加上建筑本身的负荷影响,就会导致施工中的基础部分发生变形的情况。因此,为了将该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进行大幅度的提高,就需要采用桩基础施工技术。将基础工程中地基其具有的平衡、承载力进行提高,使整个建筑的地基稳定性、稳固性可以大幅度的提高。避免建筑投入使用之后,发生沉降、变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在进行桩基础施工过程当中,所需要的施工技术进行简要的探析与研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桩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国家也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人口进一步的攀升,城市的规模持续扩大,这就意味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持续锐减,然而住房需求却在持续增多,二者发生矛盾,这就势必使建筑项目增加楼层高度方向发展,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进行提高,满足当前人们的住房要求。而楼层的增高,则意味着对建筑地基工程稳定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楼层的高度与地基的稳定性有着直接关系。倘若在这个过程中,地基施工存在质量问题,而楼层的增加,使其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大幅度降低。因此,就会涉及到建筑基础工程中的桩基础的施工技术,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与论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层建筑中的桩基础施工
1.1前期准备工作
        在该阶段,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而勘查需要交由专门的企业以及团队进行,倘若工程量以及施工规模都相对比较大,就需要同时聘用多个勘察团队,保证现场勘查的质量以及进度。利用先进的定位装置,对施工现场进行大概的扫描与定位工作;用比较专业的测量设备对土壤质地,地质结构,周边环境,地貌,地形都要进行勘测,并做好分析与记录,对周边的自然、水文、植物资源,甚至地下水资源都要详细的统计,为后期的施工方案设计,提供数据参考,保持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与此同时,还要对施工场地中的现有的下水管道等各种地下设施,进行统计,尽量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对有用设施的破坏;将这些勘查所测得的数据结果,输入到计算机软件当中,从而生成比较准确且全面的测绘报告,设计人员需要将该报告作为参考,确保设计的合理性。除此之外,需要确保其数据的准确、严谨性。
        其次,相关的施工团队,还需要将施工现场的地面杂物进行有效的清理干净,才能确保在进行桩基础的施工时,可以顺利推进。在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为了使地基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较高,就会将桩基的密集性进行增加。因此,施工面的平整程度必须要严格的控制,保证其达到施工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打桩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其垂直的角度,对其角度合理控制,保持在适当范围之内。为了保证桩基的严密程度,在进行相关混合材料的选择时,必须要使材料达到相应的质量,对搅拌时间、混合料的比例都要进行控制。按照桩基础的施工流程严格规范进场材料的秩序。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材料进行核查、检验,对材料也要分门别类的进行存储,做好出库与入库的统计工作。
1.2放线工作
        进行放线工作,其主要目的在于,为了使桩基础的相关轴线可以保持在水平状态上,而为了让防线工作顺利的推进,在进行具体的操作之前,对应的作业人员务必要对设计施工图纸全面掌握,将相关的作业标准、设计要求标准进行明确,对关键点、控制点进行提前的确定。通过这些辅助工作,将防线的操作进行完成。在放线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定桩施工,这些作业流程,都需要按照严格的技术规范以及图纸设计要求标准进行完成。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水准点的精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桩基础的施工质量造成重要影响,也是施工过程当中需要高度注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完成定桩之后,就需要对其水准点进行有效校对,可多次校对。

还应该使用适当的保护策略,对水准点有效保护,而这些操作都需要由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若出现失误,则可以及时发现与纠正,避免发生二次返工,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关键技术分析
2.1筑桩技术
        在使用该项技术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首先,需要进行的是预制桩的施工,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是将桩线进行确定,才可以为下一步的施工,奠定更加坚固的基础,该项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桩基发生倾斜,土体出现破碎的现象。而这些现象的发生,都会对桩基础的施工质量,造成重要影响。其次,在进行入桩的施工过程当中,需按照标准的施工流程、工序进行,确保桩基的连续性、完整性;在进行压桩操作这个过程中,土壤中的剪切应力,就会被完全释放。因此,务必要使土壤与桩体密切接触。而压制过程,则需要对压制的速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做好预留孔与钢筋之间的位置对应;在桩基础的下方位置,就是钢筋的位置。下部与上部的基面之间,必须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根据相关的标准,可以将其控制在5~10mm之间,而相关压桩机械设备工作的时间,需要按照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确定,倘若桩基的密实程度比较差,就需要将压桩机械设备的工作时间进行延长。
        在另一方面,在进行桩基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灌注桩的操作过程当中,其采用的施工材料主要是混凝土,再进行浇筑。首先,要对混凝土进行采样,使用相关的机械设备,对其进行调试,将性能进行优化。在具体的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相关的施工技术方案以及施工标准进行有效的查阅,对材料的配比应该仔细审查,才能确保浇筑质量达到建设标准。
2.2成桩技术
        在桩基础的施工当中,这属于一项非常关键的施工技术,涉及到桩基成型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现浇桩与混凝土桩。在进行高层建筑建筑地基施工过程当中,主要采取的是现浇技术,而该技术经常性利用钻孔与沉管孔作业。在对桩基进行浇筑施工之前,需要先将预制好的钢筋笼,放入到对应的桩孔,再进行混凝土的倒入。将这些施工完成之后,再进行打桩操作,直至混凝土发生硬化。而使管道进入钻孔,主要利用的方式是振动法和冲击法,这两种方式都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性,在具体施工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声和振动,对周边居民的正常休息,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将这一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就需要通过对应的预防措施,减少这种不良影响。比如,优化设备或者将围栏的厚度增加。钻孔可利用手动和机械两种,这两种方式,拥有各自的优势以及应用范围。倘若土壤类型属于沙土或者淤泥类型,就需要使用机械进行钻井;若其土质结构较为松散,则可以使用人工进行钻井技术。为了确保施工可以顺利推进,就需要对相关地下水的水位变化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开对应的地下管道系统,避免造成管道的破损。
        在进行具体施工当中,最常用到的材料是混凝土,而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就需要使用静压,下沉以及锤击这些施工技术。每一种技术都有独特的优势,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缺陷,在使用这些方式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挤土缺陷。因此,就需要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有效的预防。不同的桩基施工技术,可以适用在不同的土层结构以及土壤质地当中。因此在具体施工时,务必要结合当地的土质条件以及施工情况,选择适合的打桩技术,同时需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将作业质量、效率进行提高。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高层建筑当中,桩基础施工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规避在建筑投入使用之后,地基发生变形的情况。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桩基础的施工技术也需要与时俱进,满足当前的施工质量需要。
        参考文献:
        [1]陈金华.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 居舍,2020,(31):27-28+18.
        [2]王艳芳.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 居舍,2020,(30):53-54.
        [3]张爱丽.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09):104-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