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林
泾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安徽 宣城 242500
摘要:园林绿化种植是园林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绿色化植物种植需要满足设计要求,呈现良好的植物景观形象。对于植物种植来讲不仅要关注种植技术,还要做好养护管理,下面文章就对园林绿化植物种植要点与养护技术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绿化种植;养护技术;绿化养护
引言
对于城市园林建设来说,如何更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利用好现有空间,构建崭新的宜居环境,已经成为当前园林绿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园林绿化不仅具有生态环保的特性,也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水平更是一座城市的形象体现。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不断增加,对于绿色健康的自然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加强和合理制定种植和后期养护管理方案,改善和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1园林工程绿化种植实施合理养护的意义
在园林建设过程中,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情况会直接影响绿化植物的种植效果,绿化植物在种植养护方面,是包含很多学问的,种植阶段要重视技术的应用,养护阶段要细心、耐心、坚持,植物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园林绿化建设的价值才得到发挥。在开展园林绿化建设前,要对建设地及其周围的土壤、气候、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选择适宜生长的植物,开展技术化栽培和种植,这将对植物的成活率产生很大影响,如果对此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就可能会出现植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开展针对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时,要对植物进行全面化保护,养护管理工作不仅包括灌溉、施肥、杀虫,同时也包括修剪枝叶等工作,病虫害防治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绿化植物在种植前,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就要制定好病虫害防治的应急预案。相关部门要认识到,园林绿化种植环节与园林绿化养护环节的重要性是一样的,在种植环节中,要确保绿化植物能够得到健康的生长,达到美观的效果,在养护环节中,要重视养护方案以及应急预案的全面考虑,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园林绿化建设的目的。利用图表的方式来简单介绍不同植物的不同价值。
2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措施
2.1场地处理
首先,场地规划。认真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来进行场地规划,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及环境发展等诸多因素,还应融入文化特色,确保园林绿化科学性、艺术性协同发展。其次,场地整理。施工过程中清理场地中的各种杂物与杂草,依照施工图合理划定用地界限,并科学规划地形,与周边水系充分结合构建排水系统,整平场地。
2.2土壤处理技术
土壤和植物的成活率两者之间密不可分,土壤的适宜性决定植物的成活率。首先,清除所需要种植地区周边的杂草、垃圾,保证植物可以正常生长,土层厚度达不到植物生长要求,要及时回填种植土,在不影响绿化景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挖坑垃圾填埋进行换土处理,微地形的堆砌也可以考虑垃圾利用。其次,检测种植土壤的理化指标,保证其和所需要种植的苗木相匹配,土壤酸碱度偏高就需要排酸碱处理,甚至换土,绿化中往往会出现碱度偏高的现象,常用的方法是设置排碱井。在土壤酸碱度偏高的情况下,要严格审查所种植绿化植物的喜好,杜绝因绿化树种不合理导致植物死亡、生长不良、景观效果差。对污染严重的土壤要彻底换土,否则会影响后续植物的成活和景观效果。
2.3种植时间的选择要合理
园林绿化植物在种植之前,要在结合当地环境、气候、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来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对于南方地区来说,春季的气候相对潮湿,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较高,适合园林绿化植物的生存与生长;对于北方地区来说,雨季过后,气温会随之不断下降,这时的土壤中会饱含水分,对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是十分有利的。在园林绿化植物进行种植前,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对种植时间进行合理选择,制定最佳的种植方案,促进园林绿化植物的种植获得更高的成活率,同时也为园林绿化植物的种植成效提供保障。
2.4种植坑开挖
第一,种植坑开挖施工质量对植物的未来生长有很大影响。因此,除了按照施工设计确定种植坑的位置分布外,还应严格根据根系或泥球的大小,土壤质量确定种植坑的直径,通常直径应比根系或球大0.3~0.6m,深度通常应比苗木的根部长度或泥球厚度深0.3~0.5m,具体标准取决于植被类型。第二,人工挖掘种植坑,先确定位置,在以位置中心点为圆心,以种植坑直径大小在地面上画一个圆,然后沿圆的圆周垂直向下挖到指定深度,最后挖出坑中的多余土壤并在坑底留下适当数量的疏松土壤。
2.5种植施工
种植绿化苗木栽植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乔灌木在种植结束后,浇透水,合理设置挡水堰尤为重要。浇水前,根据所种植乔灌木的大小,设置合理的扶架,也是保护苗木土球稳固、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措施。如果种植穴存在排水不良的情况,需要通过辅助性的手段促进排水,如穴底铺砂砾。草皮的铺种环节要平整,在铺完后要拍打草皮,提高草皮和土壤的契合度,避免内部出现积水,促进苗木更好地生长。在种植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确保种植场地的美观性。在反季节绿化种植时,还要考虑树冠半冠栽植,树木遮荫,每日水分的喷洒,防蒸腾抑制剂的使用等情况。栽植大规格苗木时为了增加树木的成活,可挂吊营养袋补充营养液,树穴冲施生根剂。
3园林绿化种植后的养护管理工作
3.1保证充足的水源
园林苗木在种植阶段以及养护阶段,都需要充足水源的支持,所以,必须要保证供水量的充足。养护工作人员要定期对绿化植物进行浇水养护,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一次浇透。通常情况下,养护工作人员要在早上或者傍晚对绿化植物实施浇水养护。除此之外,还要对排水设施进行合理的设计,在绿色植物附近设计并铺设排水沟,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因浇水过多或积水过多而导致的排水不畅等问题。
3.2修剪要掌握好尺度
园林植物需要定期修剪以保证其景观效果,但也要注意尺度,例如某些公园或者街路路两旁的绿篱,由于面积大,受光照土壤影响,长势不均匀,如果以一个标准进行修剪,高度上难免有达不到修剪标准的情况发生,这时就要放一放,让长势弱的发出新枝,逐渐丰满后再做处理。对植物的生长期及休眠期进行绿化养护修剪工作,能让激活植物的顶端优势,从而生长迅速,对整个植株的生长都是有益的,因此,养护管理过程,适度的进行修剪是增强植物生长势,提高景观效果必不可少的工作。
3.3病虫害防治。
因为大树一般都是经过移植栽种,移植过程中树枝及根系等都会受到伤害,内部缺乏完善的抗病害功能,所以要密切关注大树,早发现早处理,防止病虫害蔓延。比如,彩叶灌木常见的病虫害有茎枯病、蚜虫等,多发于湿度较大区域。茎枯病主要发生在一年生木质化枝条上,发病茎长5~15mm,病健部分交界明显,发病部整个茎干干枯发灰、缢缩,后期上面生有小黑点,发病部位以上的叶片凋萎,最后整个枝条枯死。发病初期应及时进行药物处理,如用70%甲基托布津、50%退菌特800倍液进行整株喷施,必要时把发病部位及以上枝位剪除,以防止扩大发病面积。蚜虫可用10%吡虫啉或啶虫咪2000倍液喷洒防治,效果良好。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园林植物的配置和种植养护技术,就要正确定位本地区绿化种植背景,积极探索、发展新的种植和养护技术,合理配置植物品种,合理管理绿化植物,全面强化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和种植养护技术。结合植物种植工作做好全过程监督与管理,从前期准备,到运输、种植、养护等多方面工作,强化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谷利伟.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管理技术分析[J].种子科技,2020,38(15):59,61.
[2]应可平.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解析[J].现代园艺,2020,43(14):25-26.
[3]张俊华.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种植的施工管理措施分析[J].居舍,2019(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