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晶晶
黑森林设计股份公司 230088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发展的步伐。近年来,人们对城市规划提出了回归自然的愿望。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设计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关系到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园林中绿色生活的享受。阐述了景观园林绿化的设计原则分析,分析当前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城市景观设计;作用
引言
随着城市的大力发展,城市道路绿化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道路建设对生态要求极高,加强城市道路绿化建设,能方便人们更好的生活。但在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中也呈现了诸多问题,这给市政建设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1景观园林绿化的设计原则分析
1.1功能性原则
在景观园林绿化设计中,首要任务便是明确设计内容的功能性。例如,在园林内道路设计中,其主要的功能便是满足游客或车辆经过,拥有足够多的载重能力。考虑到园林游客人数的接纳量,会优先选择耐磨性材料作为铺路材料。对穿插园林中的步石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石路之间的间距,通常情况下,可以参考成人的平均步幅(50~65cm)进行设计,提高游客游览时的舒适性。
1.2文化性原则
在区域长时间发展过程中,拥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城市文化底蕴,将其作为标签融入到园林设计中,提高设计内容的文化性特征。例如,部分城市在区域绿化设计中,会充分利用水泥材料、钢材等现代建筑材料,搭建一些人造假山、拟态植物等自然结构,这也淡化了现代建筑所带来的影响,营造特色性的文化氛围。同时在园林中点缀竹子、荷花等绿色植物,更突出园林的典雅氛围,充分发挥了中国文化特色,提高了园林景观营造的美观性[1].
1.3可持续性原则
应引进多方参与制度,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可持续性不仅意味着技术上的解决办法和对设计项目中问题的回应。可持续性本质上是关于在个体与物种之间资源的分配,因此是基于公平的论述,必须致力于这个根本性公正问题。而公众能有效地制约领导者和设计者2个主体,形成合理的公众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决策模式。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综合平衡各种使用者的需求,有利于克服片面性。公众的参与能集思广益,使决策更科学,增强设计项目的可操作性,避免设计师陷入形式的自我陶醉中。
2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园林绿化设计整体单一
现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也提高了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但在我国的城市景观园林绿化设计中,景观的设计比较单一,与现代城市的发展格格不入,对园林中所种植的植物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远远适应不了现代城市的发展,同时,单一的植物种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一定要结合绿化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将人们的景观需求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有效统一。
2.2对园林设计的认识不足
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但总是事与愿违,设计师往往忽略绿化和美学,设计时将一些古树作为园林绿化设计的点缀,使得城市的园林绿化设计毫无美观可言,这样的设计还违背了生态景观的设计理念,缺乏创新点。此外,部分景观设计师没有真正地理解和认识到景观设计与绿化的异同,因此导致了城市景观设计中大幅度地应用绿色元素,使得景观设计非常突兀、不和谐[2]。
3城市景观设计中改变园林绿化设计现状的有效措施方法
3.1园林设计与城市发展的有效结合
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与规划时,景观设计要被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以及政府认可和支持,才能保障设计时的资源充足,不仅如此,城市景观的园林绿化设计还要确保其能最大限度地符合城市的总体规划,与现代建筑有效结合时,更应确保其能将城市的生态建设水平有所提高,让每一个景观都与周围的事物相适应,相协调。因此,从整体的角度来说,园林设计应与城市的发展有效结合,并充分运用本地资源,在开发的同时兼顾保护,打造出一个和谐的城市景观。以衢州鹿鸣公园为例,其在设计过程中就有效将农业景观和本土植物的优势及特点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样的一个美丽的城市公园,让人们畅游的同时,也很好地保护了城市的自然环境[3]。
3.2合理布局,有效组合
在园林植物的布局中,合理的布局是创造自然生态系统的重中之重。如果植物种类比较简单,则视觉上缺乏吸引力;在选择植物配置时,景观种植可采用行植、组植、混植等方式。这样的配置形式既能有效地领略组植之美,又能领略混植之魅力。不同层次的排列、颜色的搭配、不同类型的叶形、不同高度植物的组合,都可以丰富色彩和层次。
3.3现代材料的合理搭配
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现代材料起到了点缀和衔接的作用,如园区道路、园区建筑小品等,丰富了园林的层次结构,提高了人们游览时的视觉享受。在现代材料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2方面内容:第一,环保性原则,所选择的现代材料不能对周围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目前应用较多的材料包括复合材料、天然材料等,同时在材料使用时,对其进行适当修饰,如调整形状、颜色等,以此提高现代材料和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第二,经济性原则,这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以此提高材料选择的有效性[4]。
3.4运用美学原理展示植物景观的艺术美和色彩感
在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主要体现在传统美学原则的实际应用中。将多种植物与园林景观有机结合,能进一步将植物的现实性与真实感完美地凸显出来;并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特性、颜色以及种类,有效地搭配和配置,凸显园林的美感。与此同时,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每种植物的状态和特征也会随着气候和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特性,科学合理配置,充分表达出植物的特殊意义,在春夏秋冬每个季节中,使不同植物景观之间都显露出不同的风味。例如,梅兰竹菊等植物本身就具备着不同的意境,加以应用可增强园林设计的艺术效果。
3.5加强后期养护操作
加强后期养护操作能确保景观园林的应用效果,提高园林运行过程的应用质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拟定合理的养护管理计划,针对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制定合理的浇水、施肥、修剪计划,从而提高后期养护应用水平。同时还需要做好破坏部分的恢复工作,对前期施工阶段出现的植被破坏问题,应采取补种的方式恢复区域原有地貌,从而提高园林基础环境的可靠性。另外,监测区域气候变化情况,可以和当地气象站进行合作,根据区域气候条件的变化情况,开展临时排水沟设置、增加浇水频次、保温工作进行等,为移栽植物的生长提供优良环境,提高种植植物的成活率[5]。
结束语
总之,社会和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传统的城市景观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今天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设计师需要改变落后的设计理念,在注重景观设计实用性的同时,也要注重美学和艺术性;加强园林绿化,站在城市规划和发展的全局,确保城市景观的和谐发展。将景观设计理念应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创造更加和谐、美好、宜居的城市环境,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城市发展需要,充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刘玲.园林绿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J].现代园艺,2020,43(23):211-213.
[2]杨燕,郭烨.园林花卉在城市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农家参谋,2020(18):93-94.
[3]古丽芬.浅谈园林花卉在城市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20,14(23):27-28+48.
[4]彭若.园林花卉在城市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安徽建筑,2020,27(07):46-47.
[5]廉洪朋,姬园园,张海霞.绿化植物配置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1):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