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120
摘要:在区域交通联络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道路工程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但是在公路设计中,要求加强交通联络线的构建,并提高行车的安全性,所以,一定程度上会对周边环境考虑不足,忽视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均衡性,甚至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当前社会大众高度重视和关注环境与生态问题,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应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践行下去,防止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的出现,确保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环保要求;道路工程设计;方法与要点
引言
阐述了道路工程建设对土地、水等资源的影响,在道路工程设计方法和要点中,详细论述了路线选型设计、路线线形设计、道路边坡设计、道路排水设计等内容,旨在贯彻落实环保要求,实现环保与绿色要求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渗透与融合,从而实现道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 道路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1 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在道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占用的土地面积较大,所以,对沿线土地情况的分析是道路选型设计的重点内容,以对各方利益予以维护,确保最终路线走向的适宜性。比如,在平原地区的路线设计过程中,应与农田区域保持适宜的距离,加强废地等资源的应用;而在山地区域,应加强荒地的应用,与经济林区等保持较远的距离。此外,还要控制土地占用面积,加强挡土墙等结构的应用,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配置。
1.2 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塘和水库等是道路选线的重要影响因素,应采取绕行处理的方式,防止道路建设对水资源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同时维护水库周边生态平衡和水源质量。同时,如果道路建设的等级较高,会影响自然水体的走向,从而使水流堵塞等现象经常出现,而且也会引发水源污染现象。
1.3 对生态资源的影响
首先,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噪声污染等经常出现,不仅会对动物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而且等级较高的道路交通的全封闭式特点显著,一旦没有对两侧通道设置围挡,动物会直接穿越路面,对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困扰。此外,由于道路建设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等影响较大,从而对其和谐性和稳定性造成威胁。
2 基于环保要求的道路工程设计方法和要点
2.1 路线选型设计
在道路设计中,路线选型非常重要,要践行环境保护原则,应确保路线选择的合理性。
首先,要对道路路线和城镇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在路线与城镇距离较近的情况下,极易对道路线形的顺畅程度造成影响,并且道路通行会导致噪声污染和废气污染,沿线拆迁工作也非常严重。反之,若距离城镇较远,很难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其次,道路路线应与沿线文化遗产等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对原有状态造成破坏,应密切联系当地政府和相关文化保护部门。再次,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采用绕行措施进行农田保护,并防止对水资源的破坏。
2.2 路线线形设计
要确保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应对现有的道路线形设计方法进行改进与完善,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2.1 直线段设计
在直线路线过长的情况下,会使驾驶者视觉疲劳,极易引发交通事故,而在直线线型较短的情况下,驾驶员在转向操作时会出现反复性行为,出现事故的概率也比较高。因此,必须确保直线段的合理性,再发挥竖曲线的辅助性作用,实现人性化设计理念在路线设计中的合理应用,以免过渡干扰环境。通常来说,直线段最大长度应控制在设计车速20倍以下,高于设计车速的3倍。
2.2.2 平曲线设计
在平曲线设计中,应根据规范的要求合理确定圆曲线的半径,避免半径过小影响视距而引发安全事故。另外,应根据收集既有建筑、文化古迹等资料,适量增加曲线设计,有效绕行名胜古迹等建筑。
2.2.3 竖曲线设计
在竖曲线半径较大的情况下,可以确保行车视距,反之,如果竖曲线半径较小,由于平纵线型组合的合理性欠缺,所以视线的连续性难以保证。为了确保交通安全,应保证竖曲线半径和长度的合理性。
2.3 道路边坡设计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挖填作业的开展,会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边坡的出现对原自然环境产生了很大的破坏,所以,要构建安全的道路边坡环境,应进一步践行环境保护原则,加强生态边坡防护的应用。对于生态防护,主要是对植被涵水原理进行应用,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借助植被的根系,将坡体的孔隙水压力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并防止土粒流失问题的出现。基于环境效应视角,不仅可以对道路车辆噪声等污染进行控制,还可以使行车的安全性得到提升,同时不断提高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满足空气净化需求。
2.4 道路排水设计
在道路排水设计过程中,要做到:首先,在边坡顶部和底部,加强截水沟的设置,为顺利排出雨水创造条件。一旦雨水渗入路面,极易破坏路面材料。其次,在路面排水过程中,横坡的设置非常关键,而且还要加强透水性面层的应用,借助透水性水泥路面,可以实现雨水排出的畅通无阻。
2.5 满足人居环境要求
对于道路交通系统进行规划过程中,对道路所造成的噪音以及尾气等污染问题进行全面考虑。确认好适合的道路交通网密度,有效将主干道以及建筑物之间的消声距离进行不断加强,以免拖拉机不断驶入,严格把控货车进出居民住宅区。道路比较宽的地方,可以设置防护绿化,有效将噪音以及污染等进行隔离和吸收,尽可能将道路交通系统所造成的负面问题降低下来。其次,对其道路交通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须跟建设规模的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保证建设的总体目标可以达成。所现存的景点以及景观不能进行破坏,对于新建设或者预计建设的景观,可以提供通行的道路,有效将道路的附属设施进行加强,比如路牌、护栏和路灯等各种道路附属设施。根据土地的利用性质和建筑规模等各个方面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设置公共停车场,其中包含出入口地方以及数量等。针对道路广场进行设计期间不仅要根据道路的性质进行布置,同时还要根据周围的建筑物以及自然环境等,充分将广场的使用作用发挥出来。
2.6 满足长远发展需求
针对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过程中要以远见的眼光处理问题,基于现有的环境条件,对将来发展的要求进行全面考虑,提前对该道路的交通系统规划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景观路,其横断面的宽度既要对交通的要求进行考虑,同时还要包含绿化带的宽度以及人行道宽度等各个因素。空间方面合理使用周围自然景观以及地形特征,依照道路广场为节点,不仅要达到交通的要求,同时还要加强景观路的美观性。对于独特性、经济状况、人口规模等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探究,保证该规划设计具有长远发展的特征。
3 结语
综上所述,要保证道路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必须先综合考虑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积极践行环保要求和理念,既要确保道路工程设计任务的顺利进行,也要维护周边环境的生态,防止环境破坏等不良行为的出现。对于规划期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过程中务必要根据实际状况进行合理解析,结合实际问题来开展对应的处理以及完善工作,这样才可以真正保证道路规划设计具有科学合理性,进而推动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杭欢.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以中发路改扩建工程为例[J].四川水泥,2020(5):23-24.
[2]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J]. 陈茹. 地产. 2019(19)
[3]探析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与养护策略[J]. 吴顺财. 建材与装饰. 2020(03)
[4]市政道路拓宽改造施工管控要点[J]. 杨成兵. 四川水泥. 2019(12)
[5]市政道路设计发展现状及改进设计的措施[J]. 齐琪.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