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产生及养护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6期   作者:方卉
[导读] 文章以混凝土裂缝成因为出发点,着重分析了相关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依据。
        方卉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  安达  151400

        摘要:在市政道路项目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作为常见的部分,经过较长时间的应用可以发现,施工单位应用混凝土材料开展项目建设工作,不仅不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量,而且也呈现出了良好的耐压性以及耐腐蚀性等特点,但是因为外界温度以及材料本身质量等因素下,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在影响正常项目施工进度的同时,自然不利于获取到极高质量的施工项目。出于提高整体道路桥梁项目质量的目标下,文章以混凝土裂缝成因为出发点,着重分析了相关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依据。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混凝土路面;路面裂缝
引言:
        发展社会经济需要不断完善交通设施,当前我国道路建设中广泛利用而沥青混凝土路面,但是道路使用时间不断延长,也会产生裂缝等问题,施工单位需要高度重视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问题,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充分发挥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势。
1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产生原因
1.1横向裂缝成因
1.1.1基层因素
        公路基层由各种材料构成,这些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因外界影响会产生不同反应,造成基层张力不均,从而影响路面性能,出现路面横向裂缝。路面基层中的不同材料在长期使用中也会形成失水状态,但失水性存在差异,造成基层结构不稳定而产生裂缝。
1.1.2温度因素
        公路受外界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温度。路面在长时间处于阳光照射和自然温度环境中时,温度会对路面形成热胀冷缩效应。沥青混凝土在热胀冷缩过程中,内部材料结构也会产生一些改变,容易出现横向裂缝。温度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中的粘弹性物质会造成硬化效果,硬化结果就是增加了路面结构的拉伸力,路面容易在这种情况下被拉出裂缝,随着公路使用时间的延长,裂缝也会不断扩大。
1.2纵向裂缝成因
1.2.1地基因素
        地基因素主要是由于公路地基土质结构不均匀导致的。地基导致的路面裂缝一般发生在丘陵等区域,这类区域由于土质较软或地下水较丰富,地基施工中如果没有采用特殊的巩固技术,就会造成地基强度不够,在公路长时间的运载压力下,地基会出现塌陷等现象,致使路面出现裂缝。
1.2.2渗水因素
        公路建设施工中会存在一些隔离带等部位,主要以土层覆盖为主,在自然降雨过程中形成渗水效应,使公路路面下层的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形成膨胀状态,造成路面裂痕情况。
1.3龟裂成因
        龟裂一般发生在公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表层,龟裂危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公路施工过程中水稳基层的强度没有达到公路交通承载要求。公路路面龟裂现象的主要表现是路面表面形成接续性的裂纹并向周围延伸,给道路交通带来直接影响。公路的路基问题也会导致龟裂。当路基强度与公路使用标准存在差异时,如福建省南平联络线高速公路所处区域地下水位较高,就会对路基造成一定的侵蚀作用,路基会逐渐沉降,最终造成公路路面龟裂。
1.4坑槽成因
1.4.1材料因素
        由于公路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对材料的粘合性要求较高,如果沥青与其他辅料之间的粘合度达不到相关要求,就会影响路面的性能指标。沥青混合中的碎石料粘合效果不良、沥青用量多或少等,都会严重影响公路施工用料的密实性,从而造成坑槽问题。
1.4.2路面超载因素
        公路建设中对路面承载能力有一定要求,但由于现代交通压力和一些驾驶人员的违规行为,导致很多车辆超载,超载车辆驶过公路时对路面形成的压力会超出路面施工所能承受的压力标准,路面在超载车辆的长期碾压下会形成坑槽。


2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养护措施
2.1优化设计工作
        为了降低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发生率,施工单位需要做好设计工作,提升设计工作的科学性,有序落实各项工作。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需要重视施工设计工作,综合个方案影响因素,可以利用BIM技术构建模型,及时发现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减少发生裂缝问题。
2.2加强检验原材料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各种原材料,如果利用的施工材料不符合标准,将会影响到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注重检验原材料质量,选择的水泥要具备耐磨性和抗冻性,及时抽检水泥材料,保障在工程建设中利用合格的水泥材料。施工单位还要选择优质集料,使混凝土耐久性不断提高[2]。合理配比细集料和中粗砂,选择的粗集料要具备坚固性和耐磨性,最后还要严格控制集料含泥量,避免因为原材料引发裂缝问题。
2.3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
        鉴于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混凝土温度裂缝问题下,第一,施工人员应该先对现场地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勘查,确定好水泥以及粉煤灰等的使用材料,将混凝土粗集料最大粒径加以把控,加强对结构试验工序的关注,由此有效实施混凝土配合比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温度裂缝的发生;第二,在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搅拌环节时,应该做好时间的控制工作,一旦搅拌周期较长,那么结构表面就会有较多的水分流失,进而引发裂缝现象;第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以及工艺有了很大的进步,那么施工人员就必须合理的应用施工技术,维持整个施工工作能够高效开展。同时,还可以在混凝土浇筑环节当中,秉持分层或者是分块的处理模式,保证结构表面存在的较多热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加以散去,尽可能的降低后期结构裂缝现象的出现;第四,从混凝土结构内部方面进行分析,施工人员应该合理的设置冷却管,如果面对有着较高的混凝土温度时,施工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应用冷却管,对结构内部进行合理的降温操作,控制好混凝土结构内部与外部较小的温度差[3]。与此同时,在混凝土结构内部下,施工人员还应该事先做好温度监控点的设置工作,做到时刻掌握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数值,在全程动态化的稳定监控下,以便随时应对混凝土温度过高而出现的裂缝现象。
2.4加强混凝土养护
        施工人员在完成以上环节之后,还应该提高对混凝土养护环节的关注。在之前不同地区路桥项目混凝土裂缝调查中可以发现,因为施工单位没有做好混凝土养护处理,进而也极大的增加了后期裂缝出现的几率。由此可以看出,为了能够预防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出现,那么做好养护环节的工作不容忽视。首先,在施工人员完成混凝土浇筑振捣工序之后,基于混凝土结构初次凝固时就应该开展养护[4]。如果施工过程中遇到炎热的夏季,那么为了能够避免较高温度给混凝土结构带来的威胁,那么此时施工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开展遮阳处理,同时也应该借助防晒棚的作用,将其合理的搭建在混凝土表面。而面对严冷的季节,整体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有效的保温处理,大多数路桥施工单位,此时的保温方法经常采取塑料薄膜形式,将其全面覆盖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达到很好的保温效果。
结束语: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不管是沉降还是外界温度等,都可能是引发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根源,那么在日常施工当中,施工单位就应该不断优化混凝土结构设计工作,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全面防止应力以及沉降裂缝出现的基础上,保证整体道路桥梁施工工作能够在规定的建设周期内,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降低混凝土裂缝出现次数的同时,切实发挥出道路桥梁施工行业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任保忠.论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产生及养护[J].四川水泥,2018(06):37.
        [2]辛建明,王亚柯.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产生及养护[J].山东工业技术,2018(06):112.
        [3]王小东,王宇鹏.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产生与养护[J].低碳世界,2018(02):266-267.
        [4]张贤玉.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产生与养护对策[J].居舍,2017(29):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