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连旭
身份证号码:37030519870811****
平度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266700
摘要:路面路基施工是市政工程中最需要重点关注的两点,只有保证了二者的质量才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保障过往车辆与行人的安全,才能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良性健康的发展。然而,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对市政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问题、难点不断出现。所以,只有对这些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进而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才能更好的提升市政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市政工程是我国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之一,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市政项目施工阶段,受气候条件、设备设施及人为操作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可能使路面出现裂缝、错台、断裂等质量缺陷,一方面会减缩市政工程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会降低车辆行驶过程安稳性,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
1市政工程路基路面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
1.1路面不平整
因为车辆在正常行驶过程中,轮胎会直接与道路桥梁的路面接触,所以路面是否平整会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以及车内人员的舒适性。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有很多道路桥梁的路面达不到相关标准。行驶在这种路面上,车辆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颠簸和摇晃,不仅降低了人们的乘车体验,严重时还可能威胁行车安全。除此以外,路面的平整度还会影响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平整度低会增加磨损,缩短车辆的使用寿命。
1.2边坡滑坡、崩落
边坡滑坡、崩落也是路基路面工程中的一个常见质量问题。一般来说,边坡滑坡主要是指边坡的岩体受到重力作用而出现的滑动破坏现象,其不仅危害极大,且分布较为广泛。边坡崩落与边坡滑坡类似,但又有所不同,它主要是指山坡上的岩石和土块等受重力作用而出现的迅速滑落,大多出现在斜坡上。要出现滑坡和崩落,水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除此以外,乱挖、超挖等人为活动也有可能引发滑坡和崩落。一旦出现边坡滑坡、崩落,不仅会阻碍正常的道路交通,还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难以估量的威胁。
2市政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某路桥工程中的第三标段,全长2.89km,公路等级为高速公路,按照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路基的宽度为25.5m,桥涵的设计汽车荷载为公路—Ⅰ级。本工程中,主要的工程量为路基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2.1路基施工技术
2.1.1开挖
为从最基础环节保证项目施工质量,要求施工人员结合设计要求及质量控制标准选择最适宜的路基开挖技术,横向通道、纵向全宽掘进开挖均是当下路基施工阶段的常用技术手段,其有开挖效果较好、成本偏低等优势,在特殊工况下,施工人员可以综合使用这两种方法进行开挖,以确保路基开挖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1.2取土与弃土
(1)路基取土采用取土场集中取土的方式,对挖方弃土进行适当调配,不得直接使用原路基挖出的废土和土堆上堆砌的废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取土,若实际取土位置与设计图纸出现偏差,则要立即上报监理工程师,由监理工程师制定具体的取土位置;取土采用浅挖施工,将取土坑壁挖成弧形,取土之后清理好现场,尽量恢复原有植被。
(2)提前对弃方路段进行开挖,确定挖土数量、弃方数量、弃方位置、堆放形式、加固处理方式、排水设施布置等,将上述内容编入弃方施工方案,上报到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当弃土场的位置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且需要对弃方施工方案进行更改时,需要提前14d向监理工程师进行报批;弃方堆土要做到土堆整齐,不会影响排水设施、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加强弃方周边的环境管理,防范环境污染。
2.1.3路基填筑
(1)测量路基中线、标高,放出跛脚桩,注明桩号和高度;清除干净填方周围的杂物,适当进行翻松并压实地基。压实后报经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路基填筑施工。
(2)合理选定取料场,根据实际施工要求确定填筑材料,并按照规定开展标准击实试验;填筑路堤时采用网格法,按照技术规程将每层的路堤压实厚度控制在25cm。
(3)施工中,若路基填土含水量超过限值,则可对填土进行晾晒,待实际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后进行填筑;若填土过于干燥,则要进行洒水增湿,直到达到最佳含水量为止,以保证压实质量。
(4)压实过程中,压路机要从路边开始碾压,逐步压向路中。压实作业遵循先轻后重、先低后高的原则,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5)尽量避开雨天进行碾压施工。若不得不在雨季施工,则要做好排水工作,增加填筑层横坡度,避免出现路堤积水;在寒冷季节施工时要加快施工进度,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避免取土场出现冻害,并且保证每天填筑的土层碾压成型,不得留到第二天碾压。
2.2路面施工技术
2.2.1摊铺
(1)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正式摊铺前,应先对下承层的质量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摊铺。为确保作业效率并提高摊铺质量,可采用两台摊铺机同时作业,作业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发生碰撞,引起安全事故,最佳的距离为5.0~10cm。
(2)以试验段确定的虚铺厚度作为依据,对摊铺机进行调整,预热熨平板,使其温度保持在80℃以上。摊铺机的行进速度可以控制在2.0~4.0m/min,要确保匀速前进,不得忽快忽慢,以免影响摊铺效果,摊铺途中不得随意停机。
(3)在对下面层进行摊铺的过程中,为提高控制效果,应以双基准线进行控制,高程控制桩之间的直线段距离以10m左右为宜,曲线段距离以5.0m左右为宜。基准线选用钢丝绳,要对张紧度加以控制,长度在200m的钢丝绳张紧力应大于1000N。
(4)沥青混合料摊铺时,摊铺机上的送料器应不停旋转,从而使混合料的高度保持在熨平板2/3,以避免混合料离析。路面全宽应以摊铺机作业为主,一些无法摊铺到的边角,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摊铺。人工摊铺时,混合料应卸到指定地点,先用耙子进行找平,需要注意的是,不得反复刮平,以免造成混合料离析。
2.2.2碾压
(1)初压在摊铺之后进行,要求压路机驱动轮与摊铺机方向一致。初压时的混合料温度控制在120℃以上,采用6~14t振动压路机进行静压,压路机行进速度为1.5km/h,碾压遍数为2遍,碾压重叠宽度控制在20~30cm;初压后进行复压,采用高频低振幅压路机先碾压1遍,混合料的温度控制在100℃以上。之后再使用轮胎压路机碾压2遍,压路机行进速度为4km/h;终压使用振动压路机,碾压遍数为2遍,混合料的温度控制在80℃以上,压路机行进速度为3km/h。
(2)碾压施工中,要根据混合料温度和摊铺速度确定碾压段长度,始终保持压路机与摊铺机的固定间距;压路机要由外侧向路中心碾压,重叠轮宽至少1/3,直到碾压至路中心线;碾压时为避免出现混合料黏轮问题,可在压路机上安装自动喷水装置,但是必须控制喷水量,避免因喷水过多造成混合料温度下降过快。
(3)碾压施工中不得在未压实的路面上停车,在已压实的路面上行驶必须关闭振动功能;分派专人负责跟踪监测碾压密度和温度,以避免出现过压或压实不足的情况;在拐角、边缘位置进行人工作业,采用手扶式压路机进行夯实碾压。
结语
总之,施工单位要结合新时期建设需求不断完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改进相关技术操作内容,由于目前尚有许多技术性难题,只能采取合理方法优化施工技术,并有待于在未来的发展中加以改善。
参考文献
[1]郑大江.试论市政路桥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6(7):187.
[2]端木晖.简析市政路桥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J].福建建材,2015(1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