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帅霏
莱阳市城乡建设事务服务中心 山东省 2652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项目的数量和规模日渐提升,在这种快节奏的发展进程下,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实质效果逐渐弱化,企业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提高施工效率上,无法保障建筑的整体质量。因此,需要深入挖掘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措施,这样对优化建筑主体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结构检测
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是建筑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应明确检测重点、检测方向,并以科学化的检测路径开展实践工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详细分析如何做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并简单说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方法及详细的解说了在检测过程中应该要注意的问题。
1关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现场检测的方向
1.1关于建筑工程主体的尺寸的检测
在面对要检测的混凝土结构时,一般要把检测的方向确定为混凝土构件的外观检测,例如对裂缝、脱皮、露筋等制定出具体的检测方式。可以通过用目测的方法或是用尺子量的方法进行检测,要做到测量的数据绝对的准确。而建筑工程主体的垂直角度是否规范,外观是否平整,轴线的尺寸以及建筑主体的标高等方面。整体工程竣工后再观测一次,从而达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例如在垂直度的观测中,要在建筑主体结构完成后测一次,装饰工程完成后测一次,尺寸的检测手段和它的偏差一定要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具体确定,只要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中发现构件受损的情况,一定要针对受损的部分进行具体测量,并且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的相关报告中将受损的部分数据表明出来,以此为工程的施工提供重要的证据。
1.2关于建筑工程钢筋保护层的检测注意事项
在所谓的建筑行业中,钢筋其实是与混凝土属于同一部分,而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中要同时测评钢筋和混凝土,他们需要结合成一体后才能准确地表达出即将要被检测的具体性能。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要了解和掌握被检测的钢筋的厚度、密度、长短、弹性、硬度、结合方法等方面,具体的测量信息可以从钢筋的出厂方出示的具体规定进行详细、准确的测评,另外还要从建筑施工队所提供的施工图纸中的具体要求进行详细的评判。例如在混凝土浇筑时没有进行钢筋成品保护,并且建筑施工方没有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整理,埋下严重地质量隐患。所以,在钢筋层施工中,就需要做好保护工作。
1.3关于建筑工程砌体结构的检测
在检测建筑工程砌体结构时,需要将检测项目和指标放在检测建筑工程砌体结构的砂浆抗压程度。在砌筑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灰缝的饱满度,确保砖发水必须要发透。而且要按照规范来加强安墙体拉结筋。为了杜绝可能出现瞎缝、通缝等现象,建筑施工方必须严格控制每次砌筑的高度规范要求。普检按照建筑面积每1000平方米至少要选择一个构件。而评优建筑工程的普检要按照建筑面积每2000平方米至少选择一个构件。因此复检时至少也要按照普检选择的检测数量的两倍来检测,遇到延期复检时需要对普检、优检中发现不达标的构件或建筑结构在此进行检测。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
2.1完善工作管理制度
想要更好地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激烈市场竞争形势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完善质量检测工作管理制度能发挥决定性作用,相关企业应将这项工作快速落实,为开展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对于工作制度、检测标准等的设计和制定,应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并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工作方式、检测技术等,及时更新有关制度上的内容,确保其能为实践工作提供便利,切实符合我国当前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推动质量检测工作顺利、规范的开展。此外,以现有的法律法规为基础,根据建筑行业当下的发展特征、检测工作情况以及技术建设水平,对相关要求予以相应的调整、补充和优化,为实践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2.2规划检测流程,明确质量检测内容
通过规划一个科学、清晰的检测流程,能保证主体结构质量检查工作的规范开展。结合实践来看,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的流程分布如下。(1)根据检测内容,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细化,做好全面的现场调查工作,收集与之相关的数据、资料等,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根据主体结构检测项目的特征,制定完善的检测方案,划分检测范围与具体的检测对象,并摸清检测对象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根据相关的质量标准,确定检测手段、检测仪器等,为后续检测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与监管工作,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科学、全面地分析。一般来讲,为把控建筑结构的性能参数,会采用物理力学性能检测、几何量检测、化学性能检测等实施工作。(4)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分析等处理,实现对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情况的综合把控。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部位,应采用针对性的技术手段予以整改,从而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阶段,材料、建筑功能、技术水平、安全结构等方面是质量检测的重点。若将其细化,检测项目可分为已建工程检测与新建工程检测,不同的检测项目应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针对已建工程的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应以承重力、结构参数、有无裂缝等作为常规检测内容,而结构的耐久性、可靠性则为专项检测内容,根据以上内容的检测结果对主体结构的质量做出综合评估,以判断建筑的使用情况。对于新建工程来说,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手段、工艺流程等则是检测过程应重点核实的内容,确保以上各项指标能完全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对存在问题的环节作出相合理化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对建筑项目的分部工程也应进行检测,在建筑各项质量参数都完全符合标准之后,再开展后续工作。
2.3加强检测技术建设
通过加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技术建设,有利于提升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进而提升质量检测水平。基于此,企业应以技术创新为发展核心,引进新型的检测技术、检测设备等投入实践工作中。对于新型检测设备的应用,应在使用之前对其外形、规格、性能、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真正符合实际要求。与此同时,应以最恰当的检测方法开展实践工作,保证质量检测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3结语
随着如今二十一世纪现代社会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我国的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也是一日千里,社会中建筑主体的存在影响着社会各个阶段的人民群众,其坚固性与安全性都时刻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稳定。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监督建筑工程的质量的工作也越来越显示出他们的重要性,无形中保护着社会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无形中也提高了社会中建筑物的质量和品位。
参考文献
[1]杨波.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20(4):197+199.
[2]王建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1):195~196.
[3]蔡宇.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55.
[4]刘赣钦.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研究[J].江西建材,2019(08):27+29.
[5]严济阳.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9(0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