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路桥工程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8月下   作者:赵启立
[导读] 在新形势的影响下,相关的施工人员既要制定科学合理地公路施工体系做指导,还要合理地利用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采取适宜的处理方法不仅能节省工期,还能节约工程造价。本文就路桥工程中的软土路基相关内容展开了探讨。

身份证号码:2323311987101****0   赵启立

摘要:在新形势的影响下,相关的施工人员既要制定科学合理地公路施工体系做指导,还要合理地利用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采取适宜的处理方法不仅能节省工期,还能节约工程造价。本文就路桥工程中的软土路基相关内容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路桥;路桥工程;软土路基施工
       引言:
       在软土层上修建道路,如果不能采取有效、妥善的处理措施,道路会在路基堆载过程中发生沉陷、失稳现象。即使勉强道路路基堆筑成功,道路也会在路堤荷载、车辆荷载等长期作用下发生整体沉降、局部沉降、滑塌等病害,从而导致路面开裂、管道断裂、路面整体塌陷,影响道路正常使用以及行车安全。因此,需要认真分析,并做好应对。
        1.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现状
        在处理软土路基过程中,最经常使用的施工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排水固结法、垫层法、水泥搅拌法等。其中,利用垫层法,还能降低使用成本,所以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对垫层法的使用比较多,应用也非常广泛。此外,还有许多施工单位利用砂井法来加固软土路基,通过挖出软土路基的排水通道,缩短路基的排水距离,能够增强路基的承载力。砂井法在软土路基下有多个排水通道,并且在排水通道中插入钢管,填满砂砾,这样可以形成强有力的排水系统,保证公路施工的整体质量。同时,在利用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开展具体的施工工作时,首先需要做得是了解道路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具体的施工方案,并且针对不同地段进行划分。此外,还要全面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出特定的解决方案,这样能够降低事故发生时带来的危害。再者,在施工过程中,具体的施工环境也对软土路基得处理有着很大的影响,此外,还包括水位、天气等其他自然因素,这些都对软土路基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为了避免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受到施工区域环境的影响,要提前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和天气状况。
        2.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操作不当容易产生路基沉降问题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软土路基在路堤填土施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路基沉降问题,这样就很难达到相关的设计标准,同时,如果稳定性不强,路基原本的高度很难保证道路达到规定的标准高度,这会降低公路的稳定性,而且还会对施工人员甚至后期的车辆带来严重地危害,这成为公路施工过程中软土路基技术处理中一项很大的困难。此外,路基沉降还会带来其他问题,像是公路路面的塌陷或者断裂,如果不能精确控制路面沉降,这种现象很容易发生。
        2.2滑坡频繁导致路基稳定性下降
        在利用软土路基技术施工过程中,如果公路的路堤滑坡破坏比较频繁和严重,并且填充材料中的含水量比较大,这会严重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软土路基的固结速度较慢,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实现路基结合,并且这种路基的强度也比较低。因此,路基的稳定性、公路施工的速度和质量都会受到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地基固结速度减慢也成为公路施工过程中软土路基施工中的一项重大困难。
        3.市政路桥工程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措施
        3.1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
        堆载预压法是一种常用的、传统的做法,也是较为经济的一种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其原理是在软土地基表面堆填路基材料,经一定时间重力作用,软土中部分水分和空气被挤压出来,土壤颗粒靠拢,密实度增大,含水量减少。通过在软土层中铺筑一定长度的排水板或砂井,形成竖向排水通道,缩短排水距离,有效提高土体固结速率,使其孔隙比减小,抗剪强度提高,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的目的。



        3.2强夯法
        强夯法是利用起重设备将重锤升至一定高度,然后让重锤自由下落,在重锤的自身重力及冲击力下使土体密集、水分排出。强夯法的施工原理具体为:冲击过程中,首先其动力使饱和土液相的比例减少。在冲击过程中,土体有效应力随超孔隙水压力逐渐增长而减少。再冲压饱和土时,地基中会产生很大的拉应力,水平拉应力使土体产生一系列的竖向裂缝,使孔隙水从裂缝中排出,从而加速土体的固结。冲压使土体中气体释放,因冲压产生的热能传入饱和土中的封闭泡移动,加速可溶性气体从水中释放并逐渐从地表溢出。从而达到密实地基土层、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效果。
        3.3碎石桩处理技术
        在具体的公路施工过程中,碎石桩处理技术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中的重要一方面,依靠这种技术可以为软土路基分担一些压力,这对提高道路承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使预期的效果更加明显,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还可以在碎石填充孔径过程中增加一些黏结剂,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碎石桩结构的黏合性,起到的效果更加明显。此外,在碎石桩发挥作用时,还要充分考虑到软土路基的具体位置,主要是根据公路路基结构的具体性质确定,可以防止路基下沉或者沉降,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1]。由此可见,碎石桩处理技术不仅具有成本低的优势,而且起到的效果也很明显。但是在公路施工过程中,碎石桩处理技术一般适用于路堤较窄的公路工程,这就要求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掌握专业的施工技术,并且根据施工工程地点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地策略,进而为公路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3.4水泥搅拌桩法
        水泥土搅拌桩是根据复合地基理论,通过在软弱地基中增设竖向增强体,主要是以水泥作为固化剂,利用搅拌机将水泥喷入土体并充分搅拌[2]。在水泥与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反应、化学反应后,地基中附加应力重新分布,使土体固结,形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桩,从而提高地基的强度,并减少其压缩性,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土层工后沉降的目的。
        3.5高压旋转喷射技术
        高压旋转喷射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技术,是相关技术人员在不断地实践中总结经验、实践的技术方法,并且广泛地应用在公路、铁路等施工领域中[3]。该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依靠高压的作用,将容易受到破坏的土体结构硬化,最终使其成为圆柱体。再者,在喷射施工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浆液会有一定程度的流失,这种情况下,为了不降低实施的效果,相关的公路施工技术人员可以在公路材料中增添一些有关氧化钙的物质进行控制和优化。
        3.6排水固结法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排水固结法主要是在软土路基得下面设置专门的排水设备,然后在其上方利用重力压制,这样可以有效地将软土路基中的水分排出,这样随着水分的减少,软土路基承受重物的能力会提升,这样路基会达到标准的沉降范围内,这样有利于促进公路施工的正常有效进行[4]。再者,软土路基中会有一些特定的填充材料,并且填充材料之间存在的空隙,那么在利用排水固结法技术处理软土路基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固结变形,这种技术能够充分地应用在水分已经饱和或者水分已经被排除的土层中,对公路施工工程的有效开展和实施提供助力。
        结束语: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通过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的有效利用,能够增强路基的承载力,进而提高公路得施工质量,同时,将相关技术融入施工过程中,还能降低安全隐患,有利于促进公路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辉.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特征[J].城市建筑,2020,17(24):169-170.
[2]黄金春.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运用[J].居业,2018(10):80+83.
[3]李丽娟.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内容及优化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9):86-87.
[4]黄建军.探究市政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14):274-2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