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4期   作者:张明
[导读] 研究指出小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容易出现缺乏问题意识的问题

        张明
        湖北省仙桃市毛嘴镇第二小学 433008
        摘要:研究指出小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容易出现缺乏问题意识的问题,未能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对课程知识进行多个层面探索,限制学生们对文本内容的了解程度。基于小学生思维认知的可塑性与课程认知能力,语文教师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案,引导班级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知与体验程度。语文教师需要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在文章探索过程中获得学习能力的锻炼引导,立足问题意识培养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成效性。
        关键词:语文教师;问题意识;小学生;课堂教学;认知能力

前言:问题意识是小学生在课程成长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一项素养,在教师引导下提出问题,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利于提高学生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语文教师需要关注到问题意识培养的价值,围绕学科特色制定多样化的教育方案与活动计划,在资源整合基础上构建科学的探究平台以提高学生们对课程内容的体验程度。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摒弃陈旧的授课思维与能力培养目标,重视通过资源整合和实践运用的方式提高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围绕小学生认知情况制定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案,重视锻炼班级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能力
        因为小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容易出现缺乏问题意识的问题,未能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对课程知识进行多个层面探索,没有在课程教育中养成问题意识,这样就会限制学生们对课程内容的梳理与体验程度。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围绕小学生认知情况制定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案,重视锻炼班级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能力。可以在理念革新基础上构建科学的问题意识培养方案,在问题思考与解答过程中锻炼小学生的思考能力,有助于推动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
        以“刷子李”课堂教学为例,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导学案的运用指导小学生做好预习准备,在预习中标注自己不懂或者是存在疑惑的地方,重视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提高班级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体验程度。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尊重小学生所具备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们在提出思考问题基础上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此外也需要预留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小学生在问题思考中养成主动提出思考或者是实践运用的综合能力[1]。这样能通过问题意识培养锻炼小学生的思考意识与情感理解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与问题表达能力,可以强化学生们对课程内容的体验与运用体验能力。


二、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师生互动营造自由的课堂氛围,鼓励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出思考问题
        基于小学生呈现出的学习意识与全面发展需求,语文教师应该综合多种因素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案,在资源整合基础上构建科学的教育方案与探究平台,引导班级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多个层面探索。因为小学生不具备成熟的思维认知与课程探究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不愿意提出思考问题与参与知识互动,不能通过课堂教学养成问题意识。所以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师生互动营造自由的课堂氛围,鼓励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出思考问题。
        例如在开展“只有一个地球”课堂教学时,语文教师需要重视通过课堂互动引导小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多个层面探索与情感理解,在资源整合基础上构建科学的教育方案。教师在课程教育中应该鼓励小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在内容整合与体验基础上提出思考问题,在激发班级学生探索动力基础上收获良好的知识体验[2]。这样有助于提高小学生提出思考问题的内在动力,在提问与情感交流基础上强化班级学生的知识体验。
三、立足问题情境创设调动小学生的探索动力,有助于调动班级学生提出问题的综合能力
        研究指出语文教师需要关注到问题意识培养的价值,鼓励学生在文章探索过程中获得学习能力的锻炼引导,引导班级学生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提高自身的学习与互动交流能力。因为传统教育思维不能引导小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多个层面思考与情感认知的交流,很难通过课堂教学锻炼班级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能引导学生们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度探索和情感理解[3]。所以语文教师应该立足问题情境创设调动小学生的探索动力,有助于调动班级学生提出问题的综合能力。
        语文教师在开展“北京的春节”课堂教学时需要摒弃陈旧的授课思维,在资源整合基础上构建科学的探究平台,引导小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多个层面探索与情感认知。围绕教学目标和班级学生的认知情况提出思考问题,“作者运用哪些方式对北京春节进行写作的?”“在文字体验基础上分析北京春节的特色是什么?”“立足家乡春节特色分析春节所具备的文化内涵是什么?”这样能让小学生在问题思考基础上解答具体的疑惑,在内容分析基础上提出思考问题或者是疑惑的问题,有助于锻炼班级学生的问题意识。
结论: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摒弃陈旧的授课思维与能力培养目标,在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上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利于提高课程教育实效性和创新性。本文认为语文教师需要围绕小学生认知情况制定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案,重视锻炼班级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能力。同时,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师生互动营造自由的课堂氛围,鼓励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出思考问题。此外,也要立足问题情境创设调动小学生的探索动力,有助于调动班级学生提出问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海燕.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新课程研究,2019,13(22):111-112.
[2]马稚书.问题引领,唤醒思考,学会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社会科学前沿,2020,9(9):5.
[3]张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堂提问能力策略的研究[J].语文课内外,2020,29(11):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