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中美术鉴赏课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3期   作者:王峰
[导读] 随着我国的教育制度的改革,高中的美术鉴赏课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地改进
        王峰
        江苏省清江中学    223001

        摘要:随着我国的教育制度的改革,高中的美术鉴赏课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地改进,现在的教学越来越注重了学生的素质培养,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美术鉴赏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审美 素养、陶冶学情操、健全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有效斟酌鉴赏课程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策略
        引言
        对优秀的美术作品进行赏析能有效提高观看者的综合素质水平,这也是高中美术鉴赏课的设置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美术课堂愈发注重对学生在鉴赏课上的学习效果,教师因而需要对随时对教学策略进行更新,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度,满足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有效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
        (一)过于追求合作学习的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倾向于使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这固然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但使教学目的被混淆,教学方向无法明确。学生在讨论时常常被大量繁杂且无意义的问题拖累,浪费了许多时间。而且这种现象使得合作学习的优势也无法有效地发挥,学生在讨论时往往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敷衍了事,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无法落实,学生的思维模式得不到培养,教师的教学效果也难以提高。
        (二)过于强调自主性学习
        随着美术教学大纲的逐渐完善,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开始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减少理论教学的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过于强调自主性学习反而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抓住学习的重点,从而走入学习的误区。此外,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没有以客观的态度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致使学生无法对自身水平有充分地了解,难以制定针对性地学习计划,鉴赏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
        二、高中美术鉴赏课课堂教学策略
        (一)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西方文化强势进入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造成了深刻地影响。高中生正处于发展身心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使得自身的审美水平陷入误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学生引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如在《审美自律》这一课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审美自律的内涵,加强对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和艺术的理解,提高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对古代名家作品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鉴赏中对于“意境”等抽象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领会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而教师在优化教学形式时,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去美术展览会或者博物馆等地方,给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鉴赏体验。

教师也可以将现代科学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从声音、图像等多个角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
        (二)丰富原有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质量是鉴赏课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所在,也是能有效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的前提。作为指引学生学习方向的角色,教师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还应当为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学习观念,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有足够清晰地了解,明确教材内容中的重难点所在,从而给学生带来更为充足的授课内容。而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养成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这对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力十分重要。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地实践机会,返回学生的思维被束缚,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产生。此外,教师要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鉴赏教学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完成鉴赏课程,让学生能更为直观地感受艺术创作的内涵,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如在学习《心灵的慰藉》这一章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来扩展教学内容,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我国佛教的名胜古迹。随后带领学生观看《生命瞬间》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讨论制作人员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随着最后制作人员将这幅画作归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感受画作制作过程中的辛苦以及画作被毁掉前那一刻的绚烂,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时间与精神的感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课内外教学资源的整合
        在如今的高中美术教学中,各类课外资源的应用也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而愈发广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的各项课外活动也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生的实践活动也更为频繁。在过去,由于课外活动仍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难以绝对保证学生们的安全,因此课外教学方式并不提倡。但对于美术鉴赏课来说,教师应当加强课外教学的频率,促进学生在课外发现美的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帮助学生掌握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最终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良好结合。
        例如,在进行《不同的歌声》鉴赏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对不同民族的文化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内涵的理解。随后带领学生针对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特色与西方美术特色的特点进行分析,找出他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最后在课程结束前,教师可以为学生留下“面对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民族文化应当怎样应对?”这一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搜集资料,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这种方式也能有效帮助教师完成课内外教学资源的整合。
        总结
        高中美术鉴赏课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课程。能给学生的综合素质带来更为有效地培养。因此教师需要强化对鉴赏课程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利用教材内容的优势更新教学策略,为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张丹.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整合探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16):208.
[2]赵艳.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5):44.
[3]杨雪.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运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J].才智,2020(21):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