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各项素质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刘涛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盛行,在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刘涛
        通渭县第三铺初级中学,甘肃 定西 743325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盛行,在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探寻合理的方式来全面提升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以满足当今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本文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合项素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起到抛砖引玉的良效。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各项素质;教学
        中学生作为教育的重要培养对象,其教育必须符合现代社会对有用人才的要求。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从现实的视角分析,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各项素质,不但能够显著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质量,同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未来发展高度,为其后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发动学生主体性,发展学生实操能力
        在新课改的指示下,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优化学生“学”的方式,使其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这首先需要教师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以合理地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适时地鼓励、引导和点拨,不断提升他们的实操技能。从而突显学生课堂主体价值,这比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干巴巴”的讲解效果更佳。
        例如:以“认识计算机”一课为例,在教授“主机箱的内部结构”时,笔者为学生展示预先准备好的主机箱,鼓励大家:“看谁能将里面的部件拆除下来。”中学生在此阶段有着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他们不甘落后,跃跃欲试,笔者随机选了一位男生,让他上讲台来操作。由于主机箱设备本身是坏的,因此笔者不怕他随意操作,但并没有告诉他是坏的。男生拿着螺丝刀轻手轻脚地认真拆分着每个部分,依次拆除着电源、内存条、硬盘、光盘及风扇……,但在拆风扇时似乎遇到点小麻烦,风扇的卡口太紧了,男生一时找不到拆分技巧,下面的学生看着干着急,不时向他提出解决方法与建议,最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顺利地将CPU和风扇拆下来了。在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笔者趁势而下,随后为学生介绍了每个设备的功能,做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讲解。该课在学生的参与下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并且使学生对该课知识记忆深刻,有效培养了他们操作意识,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二、点燃学生兴趣,锻炼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我们知道,信息技术学科属于应用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内容既形象,又准确。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也是学习的关键因素。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需要教师的循循善导,激发学生对学科产生浓郁的兴趣。因此,作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情境来点燃学生的兴趣,发展他们的能力。
        例如:以“认识计算机”一课为例,笔者根据教学内容,特别设置了导入教学环节,向学生提出问题:“有谁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还有它的特点,学习计算机有哪些好处?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进行下面学习。通过笔者演示,对知识点一一讲解,以及学生的观看和模仿,逐个破解了问题。通过该过程,学生既熟悉了课本内容,同时发展了他们分析、判断、比较、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故而,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无论对学生获得知识,还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科学思维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帮助。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学科优势,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达到既掌握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推动,各界人士对教育领域愈发重视,特别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要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信息技术是一门强调学生动作操作的课程,同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特点,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快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例如:以“画图”一课为例,在讲解“工具箱”时,笔者先给学生演示操作如何应用“铅笔、圆、直线”与“橡皮"的功能,并渗透了操作中的技巧方法,如铅笔、橡皮如何缩大缩小,以及水平线、垂直线的画法等。随后,笔者布置了设计任务,以“小小贺卡”为主题,引导学生为父母、亲朋好友制作贺卡。一下子激起了学生浓郁的兴趣,大家都沉浸在贺卡的设计之中。最后环节,展示学生的作品,大部分学生的作品清楚地表现了主题,而且制作得十分精美。有的学生是给“母(父)亲节贺卡”,有的为朋友制作“生日卡”,还有献给老师的“教师节贺卡”。但有的学生制作的贺卡却难以一下猜出是为谁设计的。笔者以此为契机,随后向学生抛出新问题,让他们在适当的位置添加文本来说明。接下来,笔者点拨学生可以借助“工具箱”中的“文字”功能,并为他们介绍了相关的操作技巧。很快,学生通过在贺卡中实际操作,学会了“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字体、字号、颜色等设置,以及如何拖拉文本框等。通过让学生制作贺卡,他们积极性被很好地调动起来,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应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课与网络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网络作为现代教学的新型模式,在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网络成为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的重要媒介。网络教学资源的融入,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并且,在教师的导引下,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极大地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开课前,笔者将教学中用到的各种资料压缩到资源库中,并通过网络途径传递给学生,这样,学生不但可以有目的地根据自身学习的情况,自行搜索、收集、整理所需的素材,也能通过一些网络交流平台与其他人交流、共享,一起探讨学习中的问题。此外,网络海量的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有利于将他们带入信息技术领高端的自学场所。在学习“浏览网络”后,笔者向学生推荐了一些优良的“学习网站”,引导他们应用所学的方法进行浏览。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他们可从中受到启发,对所学知识加以延伸,拓展了知识面。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推广,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再局限于知识层面,要求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素质。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应以学生的内在发展需求为导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全方位地对学生培养。不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际践行能力,从而促使学生通过初中信息技术课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初中信息技术合理教学,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实操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琼惠. 浅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 中外交流, 2016(2)
        [2]施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 新课程(中学), 2019, 000(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