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2期   作者:刘亚超
[导读] 通州区已经正式定位北京城市副中心,随着地位的提高,经济的发展
        刘亚超
        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中学 101100
        通州区已经正式定位北京城市副中心,随着地位的提高,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来通州落户,各个名校也逐渐扎根通州,教育的健康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每个学校必须要研究的新课题,教师变成了这个新任务的实践者和实施者。我校是农村普通中学,学生的生源较差,部分学生组织纪律性、行为习惯表现也较差,特别有的家庭由于拆迁获得了不少财富,更导致了学生厌学和家庭对孩子学习的轻视,给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带来了更多的困难;然而,学校通过改进教育管理机制,以人为本,及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热情,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已经走到了通州去农村学校的前列。学校向全体进教师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的理念。
        一、亦师亦友,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自古以来,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关系就是不平等的,讲究的是师道尊严;但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心理成熟早,教师依靠权威是无法走近学生心灵深处的,更无法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必须先放下架子,尊重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走进学生的学习中、生活中,先做他们的忠实听众,再慢慢地对他们加以辅导和指引,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师如何真正地尊重学生确实是一个新课题。
        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志向各不相同,家庭的生活条件、学习环境千差万别,学生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大不一样,因此,每个学生都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这就要求老师经常性地接触学生,贴近学生,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从而增进师生情谊,促进相互了解,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如果能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坦诚平等相待,学生就能感到与老师之间没有距离,从而敞开心扉,接纳你、相信你。
        我完全放下了教师的架子,体育课 、运动会我们都始终在一起,我会与学生一起赛跑、一起活动,甚至在运动会上还融入了队伍,与学生相互配合,亲自用手机为他们记录操场上运动的身影;放学后还会和学生一起玩游戏,新年联欢会等等大小型活动中,互相送祝福等等,时时刻刻融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动手、一起行动,从不指手画脚、批评指责。我用我得实际行动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与学生们成为了“朋友”,学生自然愿意和我倾吐心扉,对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感兴趣,学习热情高涨。我在教学上自然就成了引领者和启迪者,启智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的行为,鼓励学生的干劲,激发学生的热情,为自己的教学模式创设了良好的氛围,静待花开的美丽。
        二、教学相长,建立学困生管理机制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面对学校的要求,学生的差异,课堂上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所有的学生都获得进步,是我一直努力探索的问题。
        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如何尊重学生,尊重差异,建立一种平等祥和的教学氛围,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更多并富有成效的帮扶,特别是如何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我做了系列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在班级建立了学困生学习机制,在校期间为每位学困生配备师傅,采用一对一的模式,负责在校期间督促学困生完成课间作业、练习册修改等学习任务,达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既巩固了优生的基础知识,又填补了学困生的知识漏洞;放学回家期间我会利用网络设备对学困生的家庭作业进行实时批改,语音视频等对话方式进行答疑解惑,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不给学生留下堆积知识死角的余地;对于优生也采取了及时的激励措施,对优生每天发放提高题,及时检查题目完成情况,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讲评,并向家长及学生总结一段时间以来学生的题目完成状况及进步情况,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方法,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内心胸怀理想与抱负,满腔热情地扎实工作,争做业务精、素质高、乐奉献、勇争优秀教育工作者。
三、科研引领,探究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在现代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更高的理论支撑,所以我在开学以前便把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并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了解本班学生的特点和特性,结合这些特点,我不断的向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秀的管理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经验;我努力阅读大量的教研和教学管理书籍,研究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内涵,研读教学大纲,有的放矢的采取全新的教学模式。
        我觉得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教师的所为,只是为了他真正的自主学,而不是代替他。教师是“牧者”,他的任务是把“羊群”带到水草茂盛的草地,让羊儿自己欢快地、自由自在地吃草。这样,学生处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他的潜能就得到激发,他的天性就得到张扬,他的收获就像鲜花怒放。对此我在教学上采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收到了特别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就提操作如下:
1、组内集体预习
        教师提前对学生分组,分组时注重优生和学困生的分配比例,并在课前交代给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提纲,对下一节课内容进行预习,研讨学习方法、总结知识点,搜集整理相关习题,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精神、主动学习热情和合作理念。
2、引导课堂互动
        各研究小组在互动研究的基础上,由一名学生代表展示本组研究成果,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带领学生完成本组搜集整理的习题,指导学习方法。把课堂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乐趣中,获得成功。
3、教师整合补充
        教师在肯定各小组研究成果的前提下,整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查漏补缺,指出重点难点,答疑解惑。精典出本节课的精髓,提升数学所研究的方法和学习思想。
4、综合达标考核
        将各小组学生搜集的习题和教师选取的习题加以整合,进行分项检测,在出示答案后,学生互相评价,进而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教师可以据此有梯度的布置作业,并强化分类指导。
5、评价反思总结
        课前由各小组分别选出一名同学组成评价小组,为各小组在预习、展示和习题选取及效果等各个环节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打分,评出最佳研究合作小组,指出其值得借鉴之处,反思不足,供其他小组学习和借鉴,并予以相应的奖励,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保持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扩大和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这样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开始确实有困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级的增高,确实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会跟同伴共同探讨问题,协作解决问题;学会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学会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更提高了教学成绩。
        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激扬生命。而教师的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宗旨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相信学生,一切依靠学生。对待教育,如果我们能表现出教育的文明和气度,那学生一定能给我们带来一份惊喜,一份感动。教育不仅是教,更是教与学互动的一个过程。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
        几年来的教学生涯,使我这位年青教师增强了政治思想觉悟,提高了投身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我用耐心、爱心呵护着每一位学生,“对每个学生负责,使每个学生成才”已成为我工作的坚定信念。努力把所学到的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和现代教育手段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快速成长,带动了学校教学水平、教学成绩的大幅提高,我也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各位同仁精心培养和关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将带着这份倔强和自信,以昂扬的斗志、勃勃的生机努力工作。教育之路是漫长而艰巨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