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卡哈尔•阿不都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卡哈尔•阿不都
[导读] 摘要:当前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各大配电网优化运行创造了良好条件。
        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  新疆吐鲁番市  838000
        摘要:当前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各大配电网优化运行创造了良好条件。本文根据配电网规划发展现状,分析了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技术;配电网规划;现状;应用
        1.概述智能配电网
        智能配电网是集电子、信息、网络和控制技术为一体的,把配电网终端设备安装在智能配电网设备中,可对配电网实现可视化管理。智能配电网的运行侧重通过在用电监督管理中主动融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电网相关问题,保障配电网运行更加安全稳定。
        在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管理中,配电系统优化可使用户用电需求得到满足,有效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和供电效果。但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仍存在不足:建设配电网基础设施在条件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在那些偏远山区人们的基本用电需求无法满足;在消耗电能较多的情况下增加了停电的频率,企业应该重视不同区域的用电需求;配电网自动化程度比输电网低,降低了整体供电效果。
        当前配电网发展的特点主要有:(1)较大提升了其供电韧性。配电网运行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程度降低,因此就会大幅提升配电效果;(2)具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可通过综合评价系统的运行状态而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可及时快速的修复设备紧急情况,可避免大范围停电,使各项损失减少。而且智能配电网还具有较强的交互性,配电终端紧密连接电力市场,保证可顺利开展电力交易,奠定配电网有效运行的基础;(3)具有较强的优化性。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相关人员比较重视设备的应用效果和优化配电网资产。因配电网的集成性较强,利用信息综合方法可保证全面覆盖配电网系统,使电网企业实现统一管理,也是提升其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2.配电网的规划发展现状
        当前许多电网规划设计中都引入了智能配电网,而且应用配电网终端设备可保证实际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和可视化,为配电网后续工作奠定基础。因为在整个电网系统中智能配电网处在最末端位置,可与用户直接接触,进行良性互动,电网用户可直接参与监督智能配电网的运行,并根据在监督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提出处理和解决意见,智能配电网管理和运行单位可在这良性互动过程中及时针对配电网运行的不足,采取更规范有效的处理措施。通常情况下智能配电网都能安全运行,但在具体运行中也存在相关问题:
        2.1智能配电网建设在地区方面存在差异
        在实际建设配电网的过程中,因为要综合考虑地区整体经济水平和用户的使用情况,所以会存在地区差异。如一般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智能配电网的建设较为合理,电能也可得到正常的供应,但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存在较大的不足,进而影响到电力的正常供应和人们的生活,而且还存在许多漏洞。
        2.2区域容载因素容易对配电网运行管理造成影响
        在智能配电网运行中极易受各种因素制约而出现供电不足、用户停电等现象,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一些区域的容载比较高或较低,还存在着35kV、110kV变电站冗余和重载并存等情况。10kV线路重载线路和配变,导致发生故障或检修时转移负荷较难,以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为农村每户配变容量平均较低,一些区域在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导致其存在更严重的配变重过载问题。10kV间隔有较高的利用率,变电站负载较低,甚至导致10kV间隔资源过于紧张的问题。
        3.在配电网规划中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应用
        3.1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通过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充分利用,促使配电网操作人员能根据信息调度执行相关工作,并通过自动化主站和子站的构建,为操作人员提供方便。

随着当前不断的完善智能自动化技术的相关功能,智能预警功能可使配电网的运行更加稳定和安全,在配电过程中可对信息完成记录、采集和检测,并能自动检测出系统故障而发出警报,技术人员可对检测出的相关信息直接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避免出现更严重的情况并把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隐患排除。另外,智能自动化技术还具有实时调度、远程调控等功能,可较大程度的降低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损失。
        3.2参数量测技术的应用
        电力公司的参数量测技术为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人员提供了较多的数据依据,如电能质量、功率因数、相位关系(WAMS)、设备检测能力、线路和变压器负荷、故障的定位、关键元件的温度、电能预测和消费等数据。新的软件系统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搜集、储存以及分析和处理,为电网其他业务的开展提供了良好依据。智能配电网技术在信息管理中可对参数量测技术进行有效应用,还可使数据信息之间实现相互转换,为信息操作人员全面分析和评估相关数据信息创造有利条件,保证得到更安全的数据信息,防止用户存在窃电现象。在对数据信息实际管理中,可更精确的评估电费,保证电费计算更加准确高效。利用参数量测技术可及时把电费费率的变化告知用户,也使电网的配置和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
        3.3智能配电网路线管网结构的优化
        通过构建新的变电站布点,对35kV、110kV网络结构进行优化,逐渐建成比较完善的电网结构(辐射至链式,单环至双环)。新增变电站通过既有线路与新出10kV线路、新建联络工程线路的联络,对变电站的供电范围重新进行了优化,把无效的联络去除,根据多分段适度联络架空网目标接线,根据单环网(双环网)理顺电缆网目标接线,把中压网架加强,逐步提高中压线路的转带能力和配电网支撑上级电网的能力。
        3.4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
        当前智能配电网在规划发展过程中应积极的应用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促使智能配电管网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科学合理的应用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可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用电条件,可使用户通过多样性的分布式发电而高效的利用用电系统平台,对用电系统实现合理操控,为配电管网平稳的运行提供保障。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始越来越多的在发电过程中利用太阳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能源,通过在其中有效的应用多样化的能源,可使传统能源发电的不足得到弥补,使发电过程中节约了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利用新型能源发电,应重视分布式能源发电优势的充分发挥,保证在发电过程中能更高效的利用分布式能源,并通过利用多种信息科学技术对能源实现监控测量和保护控制,促使能源消耗问题得到缓解,配电管网也得到更稳定的运行。
        3.5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
        电动汽车是当前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积极响应而诞生的新生事物,国家也比较重视并在政策方面鼓励该项技术。电动汽车充换电新能源技术下,排放的废弃物和空气污染情况减少,各级政府部门也在大力宣传和推广该技术,而且在新时代配电网规划项目中电动汽车充换电被列为重点项目,也是新能源技术替代传统能源技术的代表。但当前国家提出在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应用过程中安装滤波设备的要求,通过配电网电能质量的提升,保证其运行更加稳定。当前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的发展前景较好,所以相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通过逐步优化为用户用电提供高效安全的环境。
        结语
        随着当前科技的快速发展,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智能配电网技术使人们生活更加方便,所以在配电网规划中应对智能技术和相关资源做到合理应用。但我国配电网运行管理当前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在建设规划过程中对智能配电网技术进行更有效的应用,为配电网可靠运行和人民群众安全用电创造更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侯奎迎.智能配电网技术在其规划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8,No.402(17):233-234.
        [2]刘喆.基于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的城市配电网规划探究[J].电力系统装备,2019,000(016):42-43.
        [3]李国华,白宝成,刘海龙,等.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No.239(09):236-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