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
恩施市白果乡桑树坝村中心小学 445037
摘要:为了更好的贯彻与落实我国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改革政策,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逐渐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强化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选用上也愈发注重创新性和趣味性。数学作为构成小学教学体系的重要教学学科,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但由于小学数学具有严谨性、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特点,这对于认知水平较低,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难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构建趣味性教学课堂能够有效的改善小学数学的教学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以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为例,探讨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组织与实践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趣味教学 组织实践
一、使用游戏化教学法导入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
导入环节是一节有效课堂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利用游戏化教学法导入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内容开展前,为学生设计几个简单有趣的数学游戏,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跃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当中,强化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集中度,从而来加强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与创编游戏活动时,要遵守教学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原则,使游戏活动贴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趣味性游戏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这样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可在为学生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内容时,为学生编创儿歌“分数分数不简单,分子分母分数线。分的份数做分母,取得份数做分子。除号变成分数线,伸直胳膊好神气”,让学生一边唱儿歌一边认识分数;又或者,在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时,教师可在课程开展前组织学生玩“数青蛙”的游戏,让学生唱《青蛙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然后教师随机向学生提问,“五只青蛙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等问题,并要求学生用儿歌的形式快速回答。以这种简单的游戏活动来导入教学内容,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使用情境教学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普遍为8~9岁,根据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理论”可以发现三年级小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仍需要建立在具体的行为和原有经验结构上,其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普遍较弱。因此,比起一般的课堂教学,三年级小学生更容易也更乐于在实际的生活中学得知识、获得能力。
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若想构建趣味性教学课堂,优化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就要拉近学生生活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利用情景教学法为学生构建生活化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讲解“位置与方向(一)”时,教师可在课堂中创设“我迷路了”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分成若干个两两一组学习小组,让学生分别扮演“迷路的人”和“指路的人”。“迷路”的学生要以学校周边的环境或设施作为自己要去的地点,“指路”的学生要利用学过的内容为“迷路的人”正确指路,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在角色扮演中通过指路与问路的形式掌握基本的位置与方向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正确的辨别方向,从而为日后的学习夯实基础。
三、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有数字问题还有许多空间几何问题,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几何思维能力,但由于大部分小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年龄特征的制约与限制,其空间概念并不强,这便会导致小学生缺乏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深度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强化小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积极性。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节内容时,需要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并了解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但由于图形是一个较为平面化的知识点,基于三年级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是很难凭借自身力量全面的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这时,教师便可活用身边的教学材料,如黑板、黑板擦等,让学生初步了解长方形的特点,然后再向学生展示魔方,让学生观察正方形并掌握正方形的特征;其次,组织学生找找身边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让学生指出长方形的长和宽,说出正方形的特点;最后,再拿出一个三角形课件,向学生提问,“它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吗?为什么?”,并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与理解长方形与正方形,从而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空间几何思维,为学生在未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等内容奠定基础。
总结:
综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趣味性课堂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教学要求,同样也是我国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对趣味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力度,积极创新与改革教学形式,打造高效率的趣味性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小学数学的教学实现综合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多海.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J].学周刊,2020,(13):67-6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3.033.
[2]汪广珍.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游戏教学的有效做法[J].学周刊,2020,16(16):91-9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6.045.
[3]李玉林.开展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南北桥,2020,(8):185.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180.
[4]黄阳美.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探讨[J].学周刊,2020,2(5):2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5.022.
[5]周春燕.转变小学数学课堂,实施趣味化教学策略[J].南北桥,2020,(10):141.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