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清
福建省漳州市寮里小学 363000
摘要:小学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养成正确的方法,同时要探索适合自身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地学好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不应该只遵循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对概念公式加以背诵,而是要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条件,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使教学课堂更加轻松与活泼。这样的教学,才符合现代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才能够让教师的教学课堂更加高效。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自信;加强欲望;方便教授;夯实基础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格外注意自身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特点。只有教师采用行之有效的科学方式来进行课堂的讲授,学生才能更加易于接受课堂知识,逐渐培养起自身学习数学的信心,使自己的数学基础稳固扎实,给自身的学习起到良好的作用。教师应当着重认识到这一方面。本文作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探讨了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的重要性,希望对广大师生产生启示。
一、加强学生学习欲望
学生在学习课堂上面若能被教师充分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信心,就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从而减轻学生在课堂听讲过程的负担与教师的压力。教师在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让学生高效的接受课堂知识,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就能够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有利于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能够在充分的自信中学习数学知识并掌握相应的数学方法,给自身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讲解“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这一节课的时候,这节课的内容学习是学生学习大数加减法的重要部分。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书本上的加法例题向学生展示了如何进行大数的加减,学生根据我的演示逐渐培养起自身的学习信心,这样学生的学习欲望就充分的被我调动起来。最后我提问学生:“我们在进行大数加减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什么内容呢?”学生根据我的提问,课堂注意力就得到不断集中,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始终在高效的状态上听讲教师传授的具体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良好的帮助,教师在进行讲课的环节,应当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方便教师教授课程
学生拥有足够的学习信心,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就会非常好,学生在专心致志的听讲过程中会无形地增强自身的学习效率,从而让教师在课堂上强调的重点问题能够深入地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培养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将会让全班学生的学习风气得以提升,学生在高效的学习氛围中听讲就会更加认真,对于学习过程的收获就会更加充实。因此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出班级整体的凝聚力与积极性,这种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保障,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加以观察与引导。
例如,在讲解“位置与方向”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在课堂讲授的过程当中我结合台风的移动过程向学生形象地介绍了如何确定位置与方向,随后我提问北偏东和东偏南的具体含义,学生通过回答这些简单的提问问题,能够有效地培养起学习的自信心,从而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增强自身在课堂上的听讲效率。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的教授就更加易于开展,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以及教师课程的推进,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学生的学习信心能够使自身的学习效率与态度有效地加强,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到这一点,合理引发学生学习信心,给学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三、夯实学生知识基础
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对教师所强调的重点知识点以及课题内容有深入地掌握。
基础知识对于学生进一步拔高学习具有良好的保障,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因此教师为了增强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就有必要事先培养起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更加有信心就能够更加快速地掌握相关重要知识点,对于自身的学习以及成长具有多方面的好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认识到自信心对于学生学习的巨大作用,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
例如,讲授“圆柱与圆锥”这一节课的时候,由于圆柱与圆锥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体,所以在这节课的讲解过程中我首先提问学生:“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都从哪些地方见到过圆柱或者圆锥呢?”学生根据我的提问问题都踊跃地回答。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让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得到集中,同时放松在课堂上的压力能够有效地培养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随后我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圆柱体与圆锥体向学生介绍了他们相关的性质,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生动具体的过程当中,夯实了自身的知识基础。
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的是引导作用,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仅仅开展知识教学的传输。同时,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我国的教学理念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更加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能够很好的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提高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生活与百分数”这一章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我就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让学生提前认知教学内容,也了解到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并做好笔记,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在课前预习的检验中,我就通过鼓励性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点,从而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同时,我还通过教学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我通过鼓励性的教学语言或者物质性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再通过教学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的激发起学生的自信心,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水平。
五、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数学作为指导我们生活的重要学科之一,也贯穿了我们生活的始终。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而不是半途而废。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通过教学监督的方式充分的利用错题资源开展教学。首先,我让学生将课后作业或者测试中遇到了错题难题等记录到本子上,建立一个“错题集”。之后,我通过开展错题集评比活动的方式开展教学,既能够检查学生的错题集建立情况,还能够通过活动的方式更好的对学生的错题集进行评价,通过鼓励性的教学语言给予学生教学活动开展的动力。同时还能够通过增强学习自信的方式,培养学生及时查漏补缺的良好习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总体而言,学习自信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重要动力,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充足的自信,那么学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与轻松,在课堂听讲的过程当中听讲教师所传授的课堂知识就会更加容易。因此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效率与学习兴趣就有必要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通过培养自信心让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以提升,给学生自身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措姆.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创新思考[J].亚太教育,2016(28)
[2]庄荣木.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五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