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兰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第一小学 533600
摘要:生活化的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广泛应用于现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义,进而提高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视度。数学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科目之一,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有效的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阅历,建立起数学与生活的有效联系,对于学生的应用能力及核心素养培养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传统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教师一般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往往导致教学的内容脱离生活实际,不能使学生深层次的理解教材的知识,使教学的质量不能有效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将抽象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显著提升。
一、挖掘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整合数学资源
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要求小学数学的教学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做好课本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效联系,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事物入手,为学生呈现学以致用的理念,同时教师结合这一理念,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整改,保障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能具有一定的生活性的同时,还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克和千克》一课的教学,教师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并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一袋子苹果,并对学生进行提问:“1千克苹果有几个?袋子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些苹果大约有多少千克?”生:“需要我们称一下才知道”。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天平秤,并在班级中分组,让各个小组成员进行分组称重,称出1千克的苹果并记录苹果的数量,然后进行表格的填写。并让各小组汇报称重的结果,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去发现其中的规律。“都是1千克苹果,但是大小不一样,所以个数就不一样。每个苹果大,称出的1千克个数就少,每个苹果小,称出的1千克个数就多。”让学生根据苹果的大小以及称重的结果来估算教师准备的一袋子苹果大概有多少千克,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称重,并要求学生根据前面称一称的结果,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同时用数学的方式表示出推理的过程。采用这种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师将枯燥的教学知识借助生活化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能帮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融合于日常生活之中,能实现良好的课堂互动效果,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利用生活化课堂进行知识传递,增强学生掌握的效率
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情境的设置时,需要借助生活化的元素来优化教学的形式。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并结合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从生活环境入手,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元素相结合,以此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例如:在进行《位置与方向》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他来到操场,并以升旗台为中心,介绍学校的“体育馆、宿舍楼、游泳池”等,都位
于升旗台的哪个位置,让学生进行指认,学生指认完毕后,让学生将学校的分布情况画在纸上,在纸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辨认方向。提问学生说出游泳池的方向。有的学生说出是“西北”,教师进行提问“为什么是西北?”请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出示课件显示“西北”一词,然后进行总结:“因为这个方向是介于西和北之间,因此成为西北方向,”教师同时出示课件显示西和北两个正方向后进行动态演示中间的区域。教师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在真实的情境中,为学生搭建数学学习的桥梁,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数学的知识。教师还可以借助生活化的背景进行问题的延伸与拓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探索中的学习热情。
三、布置生活化的作业进行教学导入,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在进行作业的布置时,设计生活化的作业,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的价值,改变了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作业完成的质量。教师通过设置具有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能有效地降低学生对作业的厌烦心理,同时落实了学生作业教学减负增效的理念。例如:在完成《分类与整理》一课的教学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对自己的房间进行整理,对于整理的方式由学生自己进行规划,学生整理完毕后,由家长进行拍照发给教师。教师要求学生对于房间的整理情况进行图表的绘制,并标注分类的标准。如:有的学生对于书籍的整理根据:学校课本、故事绘本、益智探索、生活常识等进行划分。对于衣服的分类有的学生按照不同的季节进行分类,有的学生按照颜色进行分类,还有部分学生按照上衣和裤子进行分类。使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完成了统计思想的积累,对于今后学习统计图和统计表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学生在掌握了教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深入的掌握学习的思路,提升了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观念,对于今后的数学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不断的探索与思考,选取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能以生活化的角度去感知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从而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克垒.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2):166-167.
[2]贺薇.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A].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06(1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