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伟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
摘要:麦肯锡工作法是一种经典的问题解决方式,本文以《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书中理论为基础,结合核电站的实际问题解决案例,通过对具体问题解决的整个完整过程进行复盘,从理论和实务两方面来说明解决核安全相关问题的方法,以及在背后支撑它的分析技术与技巧。
关键词:麦肯锡工作法、核电站、核安全相关问题、方法与技巧、复盘
引言
对于在运的核电站,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建构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能使核电站从业个人及团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本质,提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保证核电站日常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得到高效和妥善的处置,确保了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结合麦肯锡解决问题五步法在解决核电站核安全相关问题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说明,探索在逻辑思考的基础之上,建构出一套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体系,以期为解决复杂的核安全相关问题提供一种参考思路。
1如何掌握问题
1.1核安全相关问题的本质
在《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一书中定义,问题的本质就是现状与期望之间有了落差,所谓“问题”就是必须被解决的课题。处于运行阶段的核电厂每天都将面对无数的问题,例如设备缺陷、人因失误、管理失效、程序偏差等等,也就是说,核安全取决于设备的可用性、人的行为、工作组织与管理的有效性。究其本质就是影响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偏差,而落差的大小则反应了问题的严重程度。
1.2问题的分类
我们身边随时都存在着无数的问题,尽管事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有不同,但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都可以从目的和时间上划分为三类:恢复原状型问题、追求理想型问题以及防范潜在型问题。
恢复原状型问题:在大多数情况里,不良状态已全部显在化,因此恢复原状性问题也等于显在性问题。
防范潜在型问题:因为是目前并无大碍、但将来会发生不良状态的问题。
追求理想型问题:其目标在于提升现状以达到理想状况。
这三类问题在核电厂都很常见,系统设备损坏影响性能或可用性的偏差属于恢复原状型问题;系统设备运行参数逐渐恶化但不影响可用性的问题属于防范潜在型问题;对于机组性能提升的优化项目或改造项目属于追求理想型问题。核电站工作人员工作的本质就在于修理损坏的事物、不让事物损坏以及让事物更好。
面对核电站日常生产及工作中遇到的无数“问题”,我们必须将其分类并确定优先级,然后决定如何拟定解决策略并付诸实施。由于核安全的重要性,我们应当始终把核安全相关问题放在首要的位置。
2麦肯锡解决问题五步法
经典的麦肯锡解决问题方法有五步法和七步法两种,结合核电站具体的问题,本文仅以经典的五步法进行举例论述。《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一书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手法分为五个步骤。
①发现问题,并将问题分类。
②将问题转化成具体的课题。
③找出解决课题的替代方案。
④运用适合的标准,评估每项替代方案。
⑤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并采取行动。
透过分析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向来是麦肯锡公司的强项。在麦肯锡解决问题五个步骤中发现问题以及将问题转化成具体课题的过程非常重要,其原因在于,如果我们连问题的存在都没发现,等于尚未站在思考解决策略的起跑线上,而且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我们还要确实掌握问题的类型,才能够确定解决问题时的核心课题领域。设定课题以及限定分析领域的结果,决定了我们所界定的解决策略范围。在分析问题时可以运用MECE(不遗漏不重复)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拆解,分析问题要合乎逻辑并具有具体主张和论述才能形成可执行的解决方案。
3核电站具体问题案例分析
下面通过“H2号机组堆芯第四象限功率倾斜偏大”的实际核电站具体问题为例利用麦肯锡解决问题五步法进行分析。
1)发现问题,并将问题分类
某次专业执行H2RPN11堆芯全通量图测量试验,发现第四象限象限功率倾斜为1.14%,满足2%的验收准则但稍微高于经验值(0.8%),同时发现H2RIC 002/003/004MA探头校刻因子持续上涨,初步怀疑H2RIC001MA探头或者控制抽屉存在异常,可能是造成本次通量图象限功率倾斜偏大的原因。可以看出该问题是在进行日常试验时发现的,该问题既可以算是恢复原状型问题(本次试验数据出现偏差)也可以算是防范潜在型问题(并未超出验收准则)。
2)将问题转化成具体的课题
如果把该问题理解为恢复原状型问题那么核心课题是“掌握现状”,现状是通过试验发现第四象限象限功率倾斜偏大,这个象限功率倾斜偏大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由于仪表误差造成的。那么问题就转化为第四象限象限功率倾斜偏大这个情况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
如果把该问题理解为防范潜在型问题那么核心课题是“诱因分析”和“预防策略”。同样促成H2号机组第四象限功率倾斜参数偏大的可能因素有试验条件不满足、理论库使用错误、堆芯真实功率分布反映、RIC系统本身缺陷。预防策略为如果真实象限功率倾斜则按照《运行技术规范》中相应规定进行降功率,如为RIC系统本身缺陷导致则制定维修策略尽快恢复RIC系统的可用性。
3)找出解决课题的替代方案
将问题转化成具体的课题之后召集相关专业人员、运行和核安全顾问就该问题召开分析会,针对可能导致出现该问题的不同原因进行分析,尽可能多的提出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案。RIC系统本身缺陷可能出现在哪个环节哪个部件,如何进行检查排除,各步骤间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排查到某部件缺陷后如何处理?是维持原状、直接在线维修还是进行备件更换,每一套方案都应有替代的方案作为备选项。在分析缺陷原因时首先要弄清楚出现的结果是原因还是现象?分析要基于事实、掌握状况,因为只有正确分析原因,才能根本解决和防止复发。
4)运用适合的标准,评估每项替代方案
对于核电站中遇到的缺陷问题,在制定执行方案时最重要的是需要考虑该方案的可执行性。RIC系统本身缺陷可能是控制抽屉的故障、可能是传输电缆的问题也可能是探头本身的问题,如果是探头本身的问题,那么就需要考虑带功率进岛维修是否可行。如果是岛外部分缺陷无法进行具体定位,进行包络性更换维修后,则需要考虑是否存在窗口通过再次执行试验来验证RIC系统的可用性。针对每一项待执行的方案都要讨论评价后做出充分的风险分析及应对预案。
5)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并采取行动
在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评价和分析后,选出最佳的可执行的解决方案,并按计划进行执行。对于偶数机组堆芯第四象限数据由RIC001MA探头测量,且H2RIC002/003/004MA校刻系数同步上涨,因校刻系数是以H2RIC001MA探头为基准计算,三个探头同时故障可能性较低,故分析H2RIC001MA测量数据可能存在异常;而导致探头电流下降的原因可能为探头性能异常、测量通道阻抗增大、控制抽屉异常,具体原因需专业进行现场检查。专业分步骤对H2RIC001MA的测量通道核岛外部分进行了检查,检查结论为:H2RIC001MA控制抽屉存在异常。于是专业对H2RIC001MA控制抽屉进行了更换,检查校刻系数无异常,重新执行通量图测试,测得第四象限倾斜率为0.57%,与经验值一致,其他堆芯相关参数也无异常,排除了H2号机组堆芯第四象限功率倾斜真实偏大的可能性,该问题得到解决。
4结束语
终上所述,以《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中的方法为指南来分析核电站日常遇到的核安全相关问题,并将该方法不断的进行优化和总结,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使核电站从业人员快速的把握住问题的本质,提升个人和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保证核电站日常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得到高效和妥善的处置,确保了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件
[1][日]高杉尚孝.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ISBN:978-7-807-69597-4 ,2014
[2]邱昭良.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第3版) ISBN:978-7-111-60576-8 ,2019
[3]红沿河核电厂 安全相关系统和设备定期试验监督大纲的管理 011-AA-P-WD-J15-005-3,Rev.3,2018
[4]辽宁红沿河核电厂一、二号机组最终安全分析报告,AAX00620001DOZJ02GN,Rev.F,2020
[5]安全技术顾问工作导则 011-GN-P-WD-L12-001 Rev.6,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