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表水质监测过程中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控制要求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0年20期   作者:张红
[导读] 地表水的监测过程包括样品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报出。
        张红
        德州市生态环境局齐河分局  山东齐河  251100
        摘要:地表水的监测过程包括样品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报出。监测数据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是监测分析结果的固有属性,必须按照所用方法的特性使之正确实现。数据的准确度是指测定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而其精密度则表现为测定值有无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关键词:地表水;样品采集;数据分析;精密度、准确度
        引 言:地表水质监测是指为了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系中污染物的动态变化,对水的各种特性指标取样、测定,并进行记录或发出讯号的程序化过程;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为了使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的现状,则必须使监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达到所使用方法的要求。
    1精密度和准确度控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1精密度以监测数据的精密度表征,是使用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之间的一致程度。它反映了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随机误差,测试结果的随机误差越小,测试的精密度越高。
        1.1.1分析结果的精密度与样品中待测物质的浓度高低有很大关系,对于浓度较高的水样,在控制好实验条件的前提下精密度的相对偏差一般能达到标准要求,但是对于浓度较低的水样,相对偏差则不易控制,所以要针对不同浓度水平的样品进行分析检查。
        1.1.2精密度与实验条件密切相关,随着时间的流失,由于温度等条件的改变会使精密度降低,所以一定要能掌握好这个时间节点。
        1.1.3标准偏差的可靠程度测量一定要有足够多的测量数。
        1.1.4要注意比对标准溶液的精密度,与分析实际样品的精密度之间的差异。
        1.1.5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有相关性,精密度差的数据很难判别其准确程度。
    1.2准确度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受从试样的现场固定、保存、传输,到实验室分析等环节影响。一般以监测数据的准确度来表征。
        1.2.1标准样品分析,通过分析标准样品,由所得结果了解分析的准确度,一般情况下实验室最好选用国家标准分析样品,但是如果实验较多,用量较大时也可选用自配的标准样品,这种样品最好用国家标准溶液进行标定。
        1.2.2回收率测定,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标准物质测其回收率,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定准确度的方法,从多次回收试验的结果中,还可以发现方法的系统误差。        ?
        1.2.3不同方法的比较
        当对同一样品用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测定,并获得一致的测定结果时,可将其作为真值的最佳估计。当用不同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重复测定时,若所得结果一致,或经统计检验表明其差异不显著时,则可认为这些方法都具有较好的准确度,若所得结果呈现显著性差异,则应以被公认的可靠方法为准。
        2采样过程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控制
        2.1采样人员应经过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培训考核,并取得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证书,无证人员参加采样时应在有证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无证人员不得单独进行采样,采样人员一般为两人以上,质量管理人员要定期对监测采样过程进行跟踪督查。
        2.2采样时,除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要先用采样水荡洗采样器与水样容器 2~3 次,然后再将水样采入容器中,并按要求立即加入相应的固定剂,贴好标签。这一步是准确度控制的关键,如果这一步控制不好后续实验室做的再好也已经不能改变数据偏离的结果了。


        2.3每批水样,应选择部分项目加采现场空白样,与样品一起送实验室分析,在现场要采百分之十的现场平行样进行精密度的控制,否则整个采样过程的再显性和重复性就无从考查,自然就不知道采样的质量是不是得到了保证。
        2.4每次分析结束后,除必要的留存样品外,样品瓶应及时清洗。不同种类水样的采样容器应分架存放,不得混用。各类采样容器应按测定项目与采样点位,分类编号,固定专用,只有形成一个这样的循环才能保证每次采样的准确度达到质控要求。
        3实验室内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控制
        分析人员要对自己所承担的分析项目和分析方法进行适用性检验。包括全程序空白值测定,分析方法的检出浓度测定,校准曲线的绘制,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及干扰因素等试验。这些工作做好后在实际的分析化验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送入实验室水样首先应核对采样单和样品的贮运条件是不是达到质量控制要求,容器编号是不是与采样单一致,包装是否破损,有没有达到密闭性要求,保存条件和有效期等。符合要求的样品方可开展分析,不符合要求的则不能接受,要退回采样组进行重新采样。
        3.2每批水样分析时,空白样品对被测项目有响应的,必须作一个实验室空白,对出现空白值明显偏高时,应仔细检查原因,以消除空白值偏高的因素,对于一些对实验用水有特殊要求的项目一定要按照要求去做,譬如对于水体中有机物的测定关键是实验用水为:不含还原性物质的水,从水样中有机物质控考核和密码样检查的实验用水统计情况来看,不含还原性物质的水空白值平均值比一次蒸馏水和去离子水的空白值分别平均低一到三倍,有的甚至达到四倍,如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空白高时,测定结果就会高出合格范围。
        3.3 水样分析用分光光度法校准曲线定量时,必须检验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和截距是否正常。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等仪器分析方法校准曲线制作,必须与样品测定同时进行。
        3.4 精密度控制
        对均匀样品,凡能做平行双样的分析项目,分析每批水样时均须做10%的平行双样,样品量较少时,每批样品应至少做一份样品的平行双样。外控平行双样尽可能采用密码编入,自控平行样有实验人员自己掌握。测定的平行双样误差如果符合规定质控指标的样品,最终结果以双样测试结果的平均值报出。平行双样测试结果超出规定允许偏差时,在样品允许保存期内,再加测一次,取相对偏差符合规定质控指标的两个测定值报出。
        3.5 准确度控制,地表水质例行监测中,采用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品作为控制手段,每批样品带一个已知浓度的质控样品。如果实验室自行配制质控样,要注意与国家标准物质比对,无论是加标回收率还是标准曲线的中等浓度样品测试,测试结果均应控制在 90%~110%范围。污水样品中污染物浓度波动性较大,加标回收实验中加标量难以控制,对一些样品性质复杂的水样,需做监测分析方法适用性试验,或加标回收试验。
        4结语 人们常说:“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可怕。”在地表水监测过程中更是如些,因为地表水一般为各地不同性质污水最终要汇入的地方,在地表水监测过程中取得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达到要求的数据不仅能了解掌握当地水质变化情况,更能在水质有变化的时候准确判断境内污染源排放情况的变化,为污染的溯源和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好的方向和策略,所以在地表水监测过程中各级为获得质量可靠的监测结果,都在积极制定和推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计划,正如工业产品的质量必须达到质量要求才能取得客观的承认一样,对地表水监测结果来说要取得合乎技术规范要求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必然是在切实执行质量保证计划的基础上方能达到。只有取得合乎质量要求的监测结果,才能正确地指导人们认识、评价、管理自己所处的水环境、做出正确的治理水环境的行动,这也正是实施地表水监测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保证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魏娅冰.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环境与发展,2019,31(07)
        [2]章亚麟、李健主编.《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3]秦伟.现行监测方法标准与监测技术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J].环境与发展,2018,30(09:129-130)
        [4]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2003.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