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6期   作者:刘安祥
[导读] 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施工效果以及施
        刘安祥
        身份证号:32098119791125****
        
        摘要: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施工效果以及施工水平。所以,为保证工民建施工更加有序,应科学地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利用,明确当前工民建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分析,然后以此为依据,有效地制定工民建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方案,以便从整体的角度上提高工民建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效果。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在新时期社会多领域稳定发展基础上,工民建工程领域实现了较快发展,人们对工民建工程提出的各项要求在不断增多。本文要对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存有的各项问题集中分析,拟定完善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措施。相关混凝土施工人员要注重做好各类施工材料审查,集中优化混凝土配比,做好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操作,提高混凝土施工成效,实现工民建混凝土浇筑施工长远建设发展。
        1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技术特点
        工民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浇筑混凝土期间,由于施工面积较大,需要辅助钢筋与模板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工民建结构的美观性。虽然钢筋与模板能够辅助混凝土定型,但是所需要的混凝土与钢筋数量较多,浇筑的工作量极大。若施工人员浇筑混凝土期间,未合理选择施工技术,会导致混凝土浇筑工作出现大量缺陷,这些缺陷虽然短期内不会显现出来,但时间一长,这些缺陷与隐患会影响工民建的质量。此外,浇筑混凝土期间,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混凝土的承重量也会随之不断增加,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施工所需要的空间。因此,对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工程结构的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在确定工程混凝土施工期间所使用的施工技术与设备等,才能在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进而确保工民建工程的质量。
        2工民建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2.1技术应用问题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容易出现裂缝问题,首先,在混凝土浇筑时对混凝土水化热问题不能有效控制,因混凝土内如水化热不能及时排出来,在累计下出现内外较大温差,从而出现裂缝;其次,因运输问题导致材料供应不及时,或在施工过程中人为、技术原因导致施工停顿,从而使混凝土出现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人员专业性不足,对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收缩情况掌握不及时,造成混凝土施工工艺的不足;因施工现场人员操作不规范,或对混凝土特性了解不充分,从而影响混凝土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因对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力度不足,无法保证施工水平和施工效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估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效果,不能充分发挥出技术优势。
        2.2施工温度问题
        当外部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将会影响混凝土搅拌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强度变化和混凝土养护施工中的水分变化。当外部温度达到夏季施工温度值,环境中湿度降低,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加快,若不能采取措施稳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渗性,最终与设计不符;当环境温度过高,混凝土内水分蒸发速度加快,也会影响并缩短施工时间,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施工完成就容易造成混凝土出现冷缝等问题;当环境温度过高,在混凝土养护时水分蒸发速度加快,容易造成混凝土脱水现象,从而出现干缩裂缝等质量问题;当外部环境温度达到冬季施工温度标准时(连续五天外界最低温度低于-5摄氏度或评价温度维持在5摄氏度),普通混凝土施工项目应取消,或按照冬季施工要求进行混凝土施工。


        3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为确保能够有效地对工民建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进行提升,那么在工程开展的前期,应该强化对施工原材料质量的把控。在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购买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安排责任心较强并且能够约束自身的人员对材料进行选购。同时,混凝土原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前,还需要二次检查,在材料质量满足标准之后,才可以进入到施工现场,确保后续施工不会出现任何的质量问题。
        3.2材料的混合拌制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施工材料,而是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而施工人员根据施工及设计文件,按照相应的配比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混合。如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配置出现偏差,无疑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甚至是影响后期的工程是否能够正常开展。因此,施工企业要想制作出质量过关,最合适工程的混凝土,就需要派遣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工民建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调查,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工程施工之前,就需要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反复检验,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相关规定,才可进行后期的工作。
        3.3混凝土的浇筑
        在工民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也是影响工民建工程质量的关键。施工人员实际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工程中所搭建的模板及钢筋位置等进行反复检查,确定其中模板安装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工民建对模板的要求,以及钢筋安置的位置是否均匀,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浇筑过后,钢筋不会因为安装位置出现偏差,裸露在混凝土的外侧。与此同时,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将混凝土的具体浇筑方法、浇筑的高度、高低标号混凝土隔挡方案确定好。只有施工人员在对工程混凝土浇筑之前,就将所有工序确定之后,再选择相应的振捣工具。因为对工程浇筑混凝土一定要连贯,不可出现间断浇筑的情况,尽可能地将具体浇筑的时间缩短,以此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在此期间,施工人员需要实时关注模板以及钢筋,确保对工程浇筑混凝土期间不出现模板或钢筋出现错位的情况,一旦模板或钢筋出现错位,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3.4混凝土的振捣
        施工人员对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之后,在此期间,施工人员需要保证浇筑的混凝土是均匀分布在结构之中,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质量。然后,施工人员才可进行振捣工作,振捣工作主要是减少混凝土中存在的缝隙,良好的振捣工作能够降低缝隙出现的概率,保证整个工民建结构的稳定性,降低一些不稳定因素对工民建结构的影响,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对工程实行振捣期间,需要施工人员与相关的设备相互配合,这样才能确保振捣工作顺利实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振捣是一项工作量大,而且需要以相关设备为主、施工人员为辅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
        结束语
        无论是在工业建筑建设期间,还是在民用建筑建设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对工程质量以及效果的提升有着很大的意义和作用。通常情况下,在工民建施工阶段,有效地将混凝土施工技术融入其中,能够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稳定进行提供保证。故而,为了让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得更加合理且有效,那么施工人员在作业时,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合理地选择整体分层浇筑以及分段分层浇筑等方式,然后采取一系列的手段,有序地对施工方案进行实施,进而从整体的角度上提升混凝土浇筑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郑玉峰.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26(3):205.
        [2]赵丽静.对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践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23(27):116-117.
        [3]张红涛,何继强.浅述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28(9):172,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