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琴
湖北省荆门职业学院 444800
摘要:环保意识作为人类对生态系统及人与自然间关系的科学认知、把握,其不仅是对各种环境破坏行为及相关人类活动的深刻反思,同时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还可以看做是一种现代伦理道德观念,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自身乃至整个人类群体所应当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对学生个人成长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对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自然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高职化学教学;环保意识;高职院校
引言
在化学教学开展过程中,高职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环境污染,及其对周边人们生活工作产生的巨大影响,掌握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技能,并提高自身的整体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保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教师应从知识技能、环保意识、学习态度、实践能力、问题处理能力等多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重视环境污染,有效地对周边环境变化进行预测分析,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综合素养,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1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一线基层骨干人员的重要责任,其所培养出的学生大多会从事生产、产业发展等相关工作。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有针对性地渗透环境教育,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与科学知识,了解相应的技能技巧以及未来就业的工作环境,就能够切实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使其在未来实现稳定快速就业创业,快速高效地处理自身工作中的环境问题。如果人才明确掌握环境教育的相关技能,在后期工作时就能通过节能、废弃物回收等方式为企业节省经营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企业的社会效益。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鼓励学生走进社会,深入自然,了解当前社会环境发展的趋势及面临的问题,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学习并掌握一系列解决环境问题的策略手段,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这样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有助于院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对学生而言,则开阔了自身的视野及就业面,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二者的共同进步发展。另外,高职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也会以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周边人,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正确看待环境问题对社会发展的重要现实影响,从而营造良好的绿色的社会环境。
2高职化学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途径
2.1有效地梳理环境教育的内容
相关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所使用的化学教材中含有丰富的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首先应当对教材大纲进行有效的梳理分析,科学合理地把握有效教学的切入点,并运用多元化的技术手段及方式方法将环境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掌握相关化学理论与实践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环境意识及问题处理能力。
2.2组织环保实践活动
高职学生的自主意识普遍较强,面对单纯的理论讲解及口头说教,往往很难产生认同感,尤其是在以实验为核心的化学教学中,如果教师的环境教育仅局限于课程知识讲解,那么学生在学生无法认识到课程知识现实性的情况下,无论教师怎样强调环境污染的危害,学生也同样很难认同教师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高职化学教师还需在进行课程知识讲解的基础上,积极组织一些环保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并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4]。这样一来,学生既可以获得良好活动体验,同时也能够在体验中深化认识,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这也正是环保意识形成的直接体现。例如在学习“垃圾资源化”这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介绍几种常见的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方法,待学生对垃圾资源化拥有一定了解之后,再带领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变废为宝制作”等实践活动,鼓励其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来完成对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这样一来,学生在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明确分类并制作成各种手工艺品后,能够深切感受到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且愿意在日后的生活中利用各种垃圾处理常用方法进行垃圾资源化处理,而其环保意识则会在实践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增强。
2.3绿色化学理念下的高职化学微型实验
在高职化学微型实验支持下,学习者可有意识地从探究式学习中获取实践探究的灵感和机会。反观传统的高职化学灌输式教学策略,教师取代学生进行思考、探究的情况比比皆是,长期如此,学生则会因为过于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发挥出其学习潜能,探索能力更将无法得到培养。与之相对比,绿色化学理念下的高职化学微型实验之所以受到重视,正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探究性,该模式一方面可以调动学习者将被动学习的状态变为主动学习的状态,另一方面还会因为实验的“微型化”“绿色化”,更积极地投入化学探究的氛围中来,使自身以探究为核心的各项能力得到培养与提升,为其未来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思维能力基础。举例而言,高职化学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规范化的指导,让大家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把碱溶液与葡萄糖置于亚甲基蓝内,依序观察溶液从蓝色到无色再到蓝色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高职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组对实验现象进行合作探究与思考,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种种反应的发生。总而言之,这种促化学实验微型化的做法,对化学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是非常有价值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从而培养了以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为核心的化学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培养虽然能够为素质教育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提供重要帮助,对于环保工作发展也有着很强推动作用,但要想通过持续性的课堂教学实践来推动学生环保意识不断发展,仍然需要在实践活动组织、教材内容挖掘等方面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建东.高职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问题探讨[J].云南化工,2019,46(05):190-191,193.
[2]谢明芳.高职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性与途径[J].广东蚕业,2019,53(02):111-112.
[3]李建华.如何将绿色环保融入高职院校化学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3(10):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