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路军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交通建设项目的增多。在交通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桥梁施工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为保障混凝土桥梁施工质量,可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来进行作业,以充分发挥桥梁的交通运输功能,提高混凝土桥梁施工水平。在实施现浇筑混凝土桥梁施工时,应把控好施工中的技术要点,严格按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关注每一个施工细节,确保施工各环节质量达到标准要求。本文就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与施工处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现浇混凝土
引言
道路与桥梁工程现浇混凝土质量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为避免工程现浇混凝土出现质量通病,施工人员需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提升工程效率。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1现浇筑混凝土桥梁施工的应用要求
现浇筑混凝土桥梁施工的应用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实地考察工作,根据得到的勘察资料合理规划现浇筑混凝土桥梁施工方案,编制科学的施工组织计划,明确现浇筑混凝土桥梁施工的主要内容,严格按照施工步骤执行浇筑工作,实施全面施工管理工作,将施工监督管理贯彻落实到整个过程中,把控好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协调和配合,以保障最终的施工效果。应基于现浇筑混凝土桥梁施工特点,结合其施工要求,对比施工方案,从中挑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2)要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合同中的规定采购施工材料,选择相同型号的施工设备,优化配置施工人员,将施工任务分配到个人,落实施工管理工作要求,提升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能全身心地投入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保障现浇筑混凝土桥梁施工的顺利开展。(3)要做好工程验收工作,完工之后科学地进行质量验收。
2道路桥梁工程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原因
2.1支架不稳定引起的质量问题
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提前搭设好支架体系,如果施工人员没有进行预压,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当中,支架容易出现变形,梁底部挠度过大,侧模发生较大位移,在支架拼缝位置出现漏浆现象,混凝土表面会产生麻面。支架不稳定引起的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原因如下:(1)支架体系搭设完毕后,施工人员没有进行预压处理,地基与支架的非弹性变形没有完全消除,在现浇混凝土时,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现象。(2)铺设在桥梁底部的侧模板格栅密实度与平整度较差,格栅与底模间没有紧密贴合。(3)梁体侧模板支撑不满足规定的刚度要求,施工人员没有根据梁体侧模板受力情况,布设相应的对拉螺栓。(4)模板拼接严密性较差,施工人员没有进行嵌缝处理[1]。(5)底模清理不彻底,存在垃圾与杂物,在浇筑混凝土时,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引发质量通病,严重影响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的整体质量,降低道路与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2现浇混凝土桥面施工裂缝
早期现浇混凝土塑性变形裂缝和混凝土水灰比、砂率、水泥用量、拌制湿度与温度、风速等因素有关,在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在温度、湿度、化学反应等共同影响下,使得混凝土发生温度收缩、干燥收缩以及化学收缩,在收缩过程中受到弹性拉应力的影响,弹性拉应力高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或是收缩应变力高于混凝土极限拉应力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混凝土表面裂缝问题。
2.3混凝土的离析
混凝土长运距运输时或入模浇筑前后所产生离析。
其原因原因分析:(1)运输距离较远或道路颠簸是产生离析的主要原因,在运输途中未滚动搅拌,使混凝土产生浆料分离,骨料沉底。(2)混凝土入模落料高度过高,导致粗骨料与砂浆分散造成离析。(3)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拌合物保水性差;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和易性差,有泌水现象导致离析。
2.4提升道路桥梁工程现浇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措施
3.1支架不稳定引起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为保证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保证支架稳定,支架必须搭设在稳定地基之上,各项杆件材料满足强度要求。在立杆下部合理设置混凝土板块。应保证基底和立柱缝隙完全解除,并结合上部荷载情况,科学搭设支架。支架搭设完毕后,需进行预压处理,防止混凝土浇筑期间支架出现变形。(2)底模格栅与支架保持密贴,格栅与底模垫实,并考虑预拱度等因素。(3)在搭设侧模的过程当中,应根据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科学布设支撑,并配置适量的对拉螺栓。(4)底模在施工前应经过认真清理并均匀涂抹一层隔离剂,保证现浇混凝土施工强度。
3.2混凝土的离析防治措施
(1)混凝土拌合站选址合理,控制运送距离,并保持混凝土在运送过程中混凝土罐匀速转动。(2)混凝土入模时自由落差高度不应超过2m,超过时应采用串筒、滑槽等方式落料。与底板接触点应设置缓冲物,防止首次入模混凝土骨料、砂浆分散离析。(3)针对结构物尺寸、形状等条件,选用合理的配合比,并在施工中及时掌握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化,并调整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4)按拌和机型号及每盘拌合方量,确定最佳拌合时间,确保混凝土拌合物各性能指标满足施工要求。
3.3混凝土裂缝病害防治措施
为避免混凝土出现结构裂缝,施工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无特殊要求的现浇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及时覆盖并洒水养护。若混凝土具备干硬性特点,施工人员需要在高温天气下进行施工,浇筑结束后,需要采取遮阳措施,洒水养护。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结构通常需要洒水养护7d,并结合该地区的气候环境特点,可以适当延长养护时间。(2)混凝土没有达到设计强度前,严禁承受任何荷载。(3)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施工人员更好地了解现浇混凝土施工流程,提升其专业技能水平,加强混凝土棱角保护力度,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较大裂缝。(4)现浇混凝土施工期间,若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裂缝宽度较小,可以采取抹面处理方式,若裂缝宽度过大,则需要进行灌缝施工。此外,在桥梁工程中,容易出现孔道漏浆现象,产生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波纹管安装好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棒与波纹管碰撞所引起,同时,接头部位套接质量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孔道漏浆现象。为提升道路桥梁工程现浇混凝土质量,在振捣施工期间,严禁碰撞波纹管,钢筋焊接环节,禁止火花四溅,避免破坏波纹管。应加强接头密封处理力度,保证波纹管接头处更加稳定,防止出现漏浆现象。
结语
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大多离不开混凝土。对于混凝土工程而言,保证其施工质量,进一步防止乃至杜绝质量通病的发生,是工程建设者的重要管理目标之一。对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通病,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必须认真查找原因,不得随意遮掩覆盖,应按程序要求做好相关检查记录,并提出切实可行整改措施。在修补整改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范,按操作工艺要求实施,应全过程跟踪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待修补处理措施实施完毕后,应会同有关人员进行验收。
参考文献
[1]郭亚琼.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研究[J].智能城市,2020(1):147-148.
[2]刘瀚文,王宝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9(12):54.
[3]邓泽军,罗晓,张玉洁.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及解决对策[J].居舍,2019(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