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安装试运行故障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32期   作者:汤昊 张金玲
[导读] 在社会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机械设备的不断推进,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汤昊 张金玲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 572700
        中核检修有限公司福清分公司 福建省福州市 350300
        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机械设备的不断推进,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大型机械设备配套零件和辅助设备较多,涉及的安装工艺也复杂,调试过程繁琐,为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机械设备的安装和试运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机械设备的安装试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因为一些因素导致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本文将针对这些故障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机械设备;安装;试运行;故障
        引言
        机械设备在安装完成后,还需要对其进行试运行。但是在对机械设备试运行阶段,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试运行出现故障。这就需要对机械设备安装试运行故障情况进行分析,探究解决故障的方法。
        1机械设备的安装试运行
        试运行阶段在安装设备机械的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切不可掉以轻心。在试运行阶段其工作的核心主要分为:成套设备的负荷运转及无符合的运转、机械设备的单机式及无负荷运转。想要确保安装试运行的质量,就要从机械设备的源头出发,要使企业的生产要求得到满足,必须要从图纸的设计来明确机械设备的安装结构,保证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与试运行工作的有效进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变得越来越科学化,所以,与其对应的安装技术也应该得到进一步提高。
        2机械设备安装运行中的常见故障
        在机械设备的安装和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如下:(1)机械振动故障。这种振动能够发生在很多区域,常见的发生区域为设备中的各类管道、设备中具备转子结构的设备等,对于管道振动故障来说,引发因素包括管道液体流量过大、管道弯角较小等,但是在当前的设备中,后者的发生几率很低,原因在于设备安装中会按照设备生产厂家的要求完成安装工作,各个构件参数本身有很高的科学性。对于电机等设备的震动,安装过程的引发因素较低,在故障诊断中,主要需要从设备的固连情况、设备本身运行情况等角度进行分析。(2)温度过高故障。这种故障会导致机械设备的本身发热量大幅上升,容易损坏机械设备中的电子器件。这种故障的引发因素为设备的整体设计存在问题,如功效低下等,另外在安装过程中的误操作也会引发这一问题,例如由于错误操作导致冷却器管道堵塞或泄露。(3)噪声故障。机械设备在投入生产时必然会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各种声音。对于这些声音的分析可以有效判断设备的故障。通常情况下,设备在运行中不会产生噪声,一旦产生了噪声,便可以大致判断设备的某一部位发生了变化。引起噪声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整体设计问题,另一方面可能是安装质量不过关,造成部件之间约束力失常。处于不正常连接状态下的部件之间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摩擦,进而发出噪声。这会导致部件的损耗,严重的会直接引起整个设备的瘫痪。
        3降低机械设备试运行出现故障问题概率的对策与试运行控制要点
        3.1改进和优化安装次序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期间,结合具体情况优化安装顺序。因为在设备安装中,稍有疏忽就会影响设备运行和安装质量,所以,除要严格按步骤安装外,还要对设备的运行、安装情况进行审查,及时找寻、上报问题,并采用合适措施调整,便于日后维护。另外,加大对安装技术的管控力度,是提升设备安装质量的关键。要求施工人员在革新安装技术的同时,合理选用先进的安装技术,充分发挥其价值和功能,促进设备安全、高效运行。
        3.2做好机电机械设备安装后的调试运行工作
        在安装工作基本完成之后,首先应该详细地检查,确保安装部件齐全,并对安装后的工程进行汇报总结。

然后疏散施工人员,统一打开电源,对安装工作完毕后的工程展开调试工作。应该按照相关流程进行,而不应该私自调试,以免在调试过程中发生意外等突发状况。并为调试提供有力的保障,在调试工作中,所有与机械机电安装有关的人员应该留在现场并积极地参与到调试工作中,以便掌握机电机械设备的安装状况。在调试时,所有工作人员应该对所负责的数据进行收集分类,并对其合理地分析,在调制工作最后,要书写机电机械设备调试运行报告。
        3.3机械设备安装运行中故障诊断方法
        3.3.1精密检测法
        精密检测法是建立在简易检测法的基础上的,在简易检测法的应用中,能够确定设备系统中发生故障的大致范围,同时了解了故障的发生类型,在精密检测法的应用中,能够实现对故障的精确定位。当前常用的精密检测法如下:(1)振动检测法。振动故障是机械设备的常见故障类型,所以这种方法的应用频率很高。在这种方法的应用中,会在设备的外壳、构件等区域设置振动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够接收系统被检测区域的振动情况。而对于设备的振动来说,不同振动情况对应不同的故障类型,通过对振动波形的比较能够确定故障的具体类型,同时也能够通过对振动波振幅的比较确定故障发生的精确位置。(2)声学检测法。噪声故障为机械设备的另一种主要故障类型,在这种检测方法的应用中,应用声学检测设备对声学信号进行分析,探究故障的具体类型,同时也能够根据声音的分贝数对故障地点进行定位。
        3.3.2现场视听
        机械设备在实际安装及运行过程中,其状态通常都会处于一定的稳定数值区域内。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设备故障诊断时对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观察其状态。在安装设备之后对每一处设备插头连接处重点观察,确保插头插紧和设备之间的通畅连接。在设备运行之后对仪表参数进行观察,如果两次启动试运行中都存在仪表参数的异常,则可以判定该设备存在故障。接下来依靠听觉留意整个机械设备系统中的电机、管道和泵的状态是否存在异常,根据异常响动的位置来寻找故障发生部位。通常机械设备如果在运行中发生了某一处部位的异常响动,就意味着这一位置可能存在故障。
        3.4机械设备的日常维修与保养
        在机械设备的安装试运行工作结束后,为了确保机械设备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的稳定运行,应该做好维修保养工作。针对大型的机械设备,应注重技术保养,可以确保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能够稳定运行,可以有效提升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企业技术人员应根据机械设备的保养规定,设备在运行时,应全面检查在设备可能存在的运行故障,并做好定期保养工作,防止由于相关因素出现不保养情况,逐渐优化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提高企业技术人员对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意识。企业通过构建完善的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制度,需要做好定期维修保养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维修保养工作内容,工作人员严格遵循制定的维修方案开展保养工作,可以有效避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情况。此外,技术人员应根据机械设备具体应用情况,合理设置维修机械设备的保养周期,有效提高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机械设备的安装和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为振动故障、噪声故障和温度过高故障。在这些故障的诊断中,需要在应用简易检测法的基础上开展精密诊断工作,简易检测法需要应用工作人员的各种感官完成对故障的粗略分析和定位,精密检测法对故障的具体类型和故障地点进行定位。
        参考文献
        [1]赵一楠.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存在的隐患及解决方法[J].中国设备工程,2018(22):151-152.
        [2]温凯伦,徐松松.金矿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调试问题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6(17):108,110.
        [3]郭莉莉.冶金机械设备安装运行故障诊断方法[J].世界有色金属,2018(12):70+72.
        [4]高大勇,张纯新.浅谈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应注意的相关事项[J].高校后勤研究,2017,33(4):57-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