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周土钻孔对单桩承载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2期   作者:徐枵强
[导读]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桩周土钻孔对单桩承载力及沉降的影响
        徐枵强
        辽宁科技学院 ,辽宁 本溪 117004
        [摘要]: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桩周土钻孔对单桩承载力及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桩侧土钻孔对桩顶沉降影响较小;桩侧摩阻力由于开孔导致的侧向约束减弱而减小;桩端阻力增大但小于持力层承载力极限;在4倍桩径范围以外钻孔对沉降及承载力影响较小。
        [关键词]: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数值模拟;变形
        引言
        桩基础可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两大类。单桩承载力由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其承载力的发挥与桩周土体有直接关系。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空间不断被压缩,大量的工程项目需要建设在其他高层建筑或高架桥附近,存在既有建筑桩基础周边土钻孔的情况。桩周土体的开挖会导致地基土变形,从而对临近建筑物产生较大影响,严重甚至引起建筑物的倾斜、开裂,以致于无法正常工作,国内外岩土工作者开展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郑刚[1]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进行了计算并与实测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桩基和基坑间距、桩基刚度、桩顶竖向荷载和桩基顶部约束条件等对桩基附加弯矩、位移的影响。王翠等[2]采用有限差分法分析了基坑对临近桥桩的影响。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在单桩附近钻孔时,基桩的沉降及承载力的变化。
1模型建立
        为了便于分析钻孔对桩基沉降及受力的影响,将桩周土简化为两层,既粉质黏土和泥质砂岩,围绕单桩对称布孔,假设开孔后不回填。在此情况下,分析单桩在承载上部荷载情况下,桩周开孔与不开孔时对桩的沉降、轴力、侧摩阻力等的影响。
        模型的几何参数为,桩长38m,桩径d=1.2m;桩周土水平方向取20m,竖直方向取57m,粉质黏土层厚36.5m。钻孔间距4.8m(4d),深度贯穿模型。模型如图1所示。上部荷载取1427kpa。
        
2结果分析
        建立模型后,分别进行桩周土体开完前后的计算,提取开孔前后的桩的位移、轴力等分析结果,整理如图2~图4所示,分别反应了开孔前后桩顶沉降、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的变化情况。
        
        图2 桩周开孔后桩顶、桩端的位移变化
        从图2可以看出,桩周开孔后,桩顶和桩端位移都增大,桩顶位移增大为4.364mm,桩端位移增大为0.17mm,可以看出桩周开孔对桩的沉降影响不大。
        
        图3 开孔前后桩身轴力随深度的变化情况
        从图3可以看出,桩身轴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开孔后桩身轴力随深度减小的幅度较未开孔差,再桩端附近桩身轴力较未开孔增大29.5%,数值为1096kpa小于该土层极限承载力标准值1237.6kpa,满足承载要求。
        
        图4 开孔前后桩侧摩阻力随深度的变化情况
        从图4 可以看出,桩侧摩阻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在同一深度处开孔后的侧摩阻力小于未开孔的侧摩阻力。开孔前,侧摩阻力在桩顶及桩端一定范围处存在极值,开孔后桩顶侧摩阻极值消失,说明开孔后,桩侧上部土体对桩的约束作用减小。
3结论
        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桩周土体钻孔对既有建筑桩基的影响,可知:
        (1)桩侧开孔对桩顶沉降影响较小;桩侧摩阻力由于开孔导致的侧向约束减弱而减小;桩端阻力增大但小于持力层承载力极限值。
        (2)该模型模拟开孔后未回填,且摩擦相关参数定义较小,实际工程通常为群桩基础,且钻孔后会及时回填,桩土摩擦特性也优于模拟的情况。因此结合结论(1)可以判断,在4倍桩径范围以外钻孔对沉降及承载力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1]郑刚,颜志雄,雷华阳,雷扬.基坑开挖对临近桩基影响的实测及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7(05):638-643.
        [2]王翠,闫澍旺,张启斌.深基坑开挖对邻近桥桩的影响机制及控制措施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S1):2994-30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