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装配式建筑模式破解建设工程难题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32期   作者: 郑晓雨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的建造方式不断的被改变
        郑晓雨
        青岛市北区房屋征收安置管理中心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的建造方式不断的被改变。传统建筑模式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效率低下等矛盾越来越尖锐,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并得到了有效地改善措施和加强管理控制的方法策略,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亟待破解。
        关键词:建筑模式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效率低下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我国人民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提高,为了满足人民日益需要的、追求较高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于建筑行业施工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也在不断提高。对工程管理理念进行全面的改变,最大程度的解决目前存在的建设问题,同时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管理方法,保证工程的管理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
1.目前建设工程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1环保问题
        目前,在国内建筑施工中,常见的环境污染点主要有:
        噪音污染、粉尘污染、水污染、有毒有害废弃物污染等。对于一些建设工程,经常集中在人口集中、交通拥堵的区域,传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粉尘等对周边居民住户产生极大影响。据统计,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捣、打桩机运转时的瞬间噪音可以达到85分贝以上。在城市空气质量监控中,建筑施工的粉尘污染是造成地表扬尘的客观因素,也是影响区域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
        1.2工期进度问题
        在传统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多、工种多、机械多、人力多,需要在现场进行所有施工环节的制作,比如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等,现场作业量大,施工周期较长。并且传统施工工艺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雨季、冬季均无法连续进行作业,对工期也会造成影响。工期延长,也相应造成了各项人工管理成本的上升。
        1.3资源浪费问题
        传统施工方式存在着巨大的资源浪费问题。在建设过程中水、电等能源消耗量巨大;模板、脚手架等施工材料消耗大;手工再加工的作业方式不仅消耗材料更会消耗掉大量时间和人工,人力资源低效率占用;建筑垃圾处理不当也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建筑垃圾的处理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
        1.4安全生产风险
        建筑生产离不开钢筋、水泥、混凝土,所有的原料都需要经过人工搬运劳作,使散落的材料变成坚固的建筑。人工搬运劳作的过程中需要极为严格的操作,才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造成经济和生命的损失。目前建筑生产过程中因为现场工人安全防范意识差、人工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
        建筑业长期以来都是粗放式管理模式,企业技术水平、档次差距不大,技术特点、特色不明显;竞争建立在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上。随着“用工荒”现象的越来越突出,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来提高建筑产品竞争力的发展空间也已经在逐渐缩小,因此实现转型升级是建筑业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2.装配式建筑概况
        2.1什么是装配式建筑
        简单的概括装配式建筑就是“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像搭积木一样拼房子”。具体讲装配式建筑是指工厂机械化生产的部品部件,在施工现场通过组装和连接而成的建筑。通过专业技术的拆分,将建筑分成梁、板、楼梯、柱等预制结构部件,再根据构件图纸在工厂生产线上成批成套的制造生产,生产完成根据施工节点有序的将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装配拼接,形成一个完整建筑,我们把这样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
        2.2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发展装配式建筑,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就是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内容的产业革命,是以技术集成型的规模化工厂生产取代劳动密集型的手工生产方式,以工业化制品现场装配取代现场湿作业施工模式,实现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的绿色建造。装配式建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和趋势所向。
        2.3    环保节约。装配式建筑产生垃圾和污染很少,有效减少建筑垃圾,粉尘,建筑污水、噪声等环境问题,有利于我国城市健康、绿色发展。装配式建筑采用的是“干法造房”,很多工序都是在工厂内进行,减少了80%的施工用水;集中工业化生产,使用综合能耗低的新能源及节能产品实现建筑的减噪保温,节省70%的能源;工厂内成批成套生产构件,配料精准,减少20%的材料浪费。


        2.3    工期缩短。由于预制构件都在工厂生产,从而大量减少了现场施工强度,甚至省去了砌筑和抹灰工序,建设速度比传统建筑时间缩短,施工速度受天气影响小,便于常年施工。
        2.5    质量可控。装配式建筑品质可控,消灭了90%的质量通病。出厂质量标准、机械总装精准,减少工人素质高低带来的人为误差。
        2.6  安全生产。传统作业现场有大量的工人,现在把大量工地作业移到工厂,现场只需留小部分工人就可以,从而大大减少了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率。
        装配式建筑用完善的智能化管控,极大提升建筑施工效率、提高建筑品质,一座又一座装配式建筑迅速崛起,用实力见证产业转型发展之路。
        装配式建筑发展前景
        装配式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方式拥有诸多优势,目前全国已有北京、上海、湖南、山东等30 多个省市,相继出台了装配式建筑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少地方更是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开始加入到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大军中。
3.装配式建筑在某市运用情况
        随着某市某地旧村改造及配套学校建设的进行,2017年某地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对装配式建筑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采用装配式建筑进行建设。
        3.1基本情况
        该项目计划投资*万元,建设长度约*米,位于某新建道路中央分隔带下,采用双舱敷设方式,共容纳给水、中水、通信、电力、热力等5种管线。该条地下管廊采用预制叠合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与传统现浇式地下综合管廊相比,在施工质量、施工周期、节能环保上均具有优势。
        3.2建设意义
        某地下综合管廊作为旧村改造安置及配套学校的市政管网配套工程,建设进度受到各方较高的关注。为保证及时完成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项目主管单位高度重视,创新性的使用装配式建筑建设地下综合管廊,从项目立项到核发施工许可只用了不到6个月的时间,在启动时间晚于道路打通工程1年的情况下,完成了与道路打通工程同步开工的任务,确保了周边居民的切身利益。
4.工作建议
        2017年11月,某市获批国家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2018年计划开工3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12%。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40%以上。为贯彻装配式建筑在某市推广的大环境、大趋势,特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4.1在建设工程中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或集中区域进行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建设。在人口集中、交通拥堵的区域建设工程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可以有效缩短工期且环保低噪,有效减轻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2完善配套政策,加大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例如在土地出让或规划条件上设置一定比例需采用装配式建筑,或者对使用装配式建筑的工程(包含基层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上级财政补助。
        4.3推广EPC总承包模式(EPC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因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厂家与设计院在项目前期就需针对设计图纸进行深入对接,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可避免设计图纸反复调整导致的建设周期增加等问题。
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目前国内的工程实施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际分析,并结合自身经验,需要对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进行合理的培养,然后对主要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的策略进行了详细探究,希望能对建设工程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 许运.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
        [2]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马智亮.中国勘察设计.2019(09)
        [3]现行标准对装配式装修的适用性研究[D]. 顾盼.东北林业大学2018
        [5]基于EPC模式的装配式建筑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D]. 欧阳昙.兰州理工大学2019
        [6]我国装配式建筑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J]. 李胜强,郭红燕,何勇毅,杨博,张年文.山西建筑.20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