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腾
浙江省慈溪市沧田实验学校 315326
摘要:数学被认为是低年级中较为困难的学科,这是由于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对于数学来说非常重要。数学的学习过程是连续的,这意味着教师在教授低年级数学是要重点培养学生数学独特的思维能力——数形结合思想,为未来数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 数形结合
一、引言
目前教育界盛行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德育教育模式,但是仍处于初始阶段,还有许多低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使用填鸭式教学以及题海战术,只重视知识点的教授而忽视了本质中数学思想,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容易产生枯燥感,进而失去学习兴趣。本文以低年级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对在当下教学环境下如何加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进行讨论与探究,同时提出合理性建议。
二、低年级数学数形结合教育现状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可见数形结合思想是学生学习数学必备的数学素养和基本技能,也是最有效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例如,数轴的建立是人们对数形结合最初的印象。因为数轴上点与数的对应体现了将点的位置与数字表示的数学量结合的初步的数形结合方法,为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学科打下基础。目前小学低年级阶段接触不到解析几何等难度较高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所以教师多在初中高中等高年级研究如何在教学方法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但是学习数学是连续的过程,小学阶段的数学是为高年级数学的铺垫阶段,《让数形结合也成为一种数学习惯》一书中详细介绍了低年级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以目前教育现状分析,在小学没有很好的形成数形结合思想会导致学生在高年级不能熟练运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加深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三、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探究
数形结合,是一种将直观空间与数量关系结合的一种常见思想,对于解决抽象问题将其转变为直观数学思维的方法,可以使复杂晦涩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明了,在小学学生理解能力较低的阶段,数形结合可以有效的加快学生找到问题解决方法的速度。以下是对如何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探究。
(一)以形助形
在小学阶段,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较为单一,因此在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问题时,教师应多培养学生利用图形的能力。在教授知识时,多使用图形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在提出问题时就用简单的图像表示出来,例如:小明有三角形和圆形两种性状的糖果,三角形糖果比圆形糖果少2个,圆形糖果有8个,那么三角形糖果有多少个?这是一二年级简单的加减运算,教师可以画出八个圆形将数字与形状结合起来,达到最简单的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二)以形解数
在小学阶段五六年级时,学生们已经接触到较高层次的数学问题,比如方程问题中最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题目总以实际状况为主,例如:小明小华在周长为500米的环形跑道上比赛,小明的速度是小华的5倍,他们在同一起点同时出发,4分钟后小明第一次与小华相遇,问小华的速度是多少?在这一题的解题过程中,我们可以首先以线段的形式对比出小明与小华的速度的差别,这样可以潜移默化的加深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本质方法。
四、研究意义
(一)是新型教育模式的要求
基于新课标教育理念的要求,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包含数学过程以及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在“立德育人”的教育要求下,教师要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将数与形有机结合,而不是仅仅依照以教师讲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二)优化课堂的需要
教学不是只以老师为中心,在德育教育的要求下,学生是主要接收人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作为学生人生路上的启明星,不只是为专业知识解惑,而是要寻求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数学解题方法。数形结合的本质就是将晦涩的文字问题转化为简洁的图形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解题方法,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加课堂互动,教师可以依据反馈效果更好的制定学习策略。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轮流讲解例题。
(三)有效解读新教材
在新教学模式的当下,新教材对教师的要求比之前更高,要求教师不止传道授业解惑,也要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依照将思政元素加入教学方法的方针,我们可以将数形结合思想提升到新的高度。“数”与“形”不仅是数字与图形,而是数学的事物结合,引导学生用形象思维解读抽象事物,给予数更深的理解。这也要求学生和教师在生活中多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思考问题,将数学渗透到生活当中。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运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问题的熟练度,也实现了立德树人的目的,更能为将来数学学习奠定好的基础。
(四)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层次
小学阶段的低年级学生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对于事物以及问题的认知都处于起步阶段,思维方式较为简单,对于抽象思维理解较为困难,习惯于明了直观的形象思维。而且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较为分散,自制力较低,认真听课的时间短,如果教师还是灌输晦涩的理论知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力会下降,加上对文字问题理解能力较差,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因而,教师要把问题简单化,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使低年级学生对学生各方面例如生理、心理以及思维方式达到平衡,消除学生对抽象问题的抵触心理。
(五)增强学生自信心
低年级学生的自信多来自于学习方面的优越成绩,对比于没有准确答案的语文理解来说,理性数学对错分明,是成绩最明确的学科。数形结合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解决数学中大部分问题,而其中的思想更可以帮助学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减少学生遇难则退的情况,建立对于数学学科的自信心。
结语:随着教育深度的不断增加,低年级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必要且必然的未来,这有利于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综上,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数学专业方面将抽象变为形象的思维能力,而且还能提高他们在生活中的自信心、专注力等,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静.例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3(11):82-83
[2]刘淑惠.探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J].学周刊,2017(29):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