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涛
福建省三明市农业学校 福建三明365000
摘要: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行,要求教师除了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还需要通过对其身体素质的锻炼,培育出符合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综合型素质人才。因此,中职教师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工作时,应该改变陈旧教学理念的束缚,通过分层教学方法的使用,可以根据中职学生的运动需要、年龄特点、身体素质以及心理需要,从多角度出发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丰富与设置,使学生树立正确运动价值理念的过程中,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学原则;分层教学法;体育课堂
引言
分层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计划安排时,能够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习态度、运动需要以及身体素质,有针对性对运动项目进行设置与创新,才能使不同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运动项目,进而达到更好锻炼身体素质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运动需要,也可以在建立气氛更加活跃轻松的运动环境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并在教师带领下树立正确终身运动价值理念,以达到获得全面发展的目的。
1体育分层课堂应遵循的原则
1.1目的性
教师在进行授课工作时,一定要明确学科的教育目的,才能更有针对性对学生学习能力、思辨意识以及个性化发展进行培养和提升。分层教学强调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能够以帮助学生更好参与学习活动为教学重点,使其在学习积极性的驱动下,可以主动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在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时,需要针对当前学生的学习要求以及知识接受能力,完成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才能帮助学生在充分把握学习方向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进行对知识的汲取,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习效率。因此,在体育课堂中通过分层教学法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目标的带领下,更好对自身运动需要进行明确,从而在不断提升身体素质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
1.2主体性
体育课堂的教学重点,是希望学生通过运动技巧的学习,能够在运动项目的参与中,锻炼身体素养和调节心理健康,进而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分层教学法与传统的灌输教育理念不同,需要教师在进行授课工作时,更加重视对学生实际运动需求的分析,才能更有针对性完成对教学方案的设计。因此,整体的体育运动氛围更加轻松活跃,也十分容易激起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并可以根据学生学习需要,自主选择符合自身运动特点的体育项目,从而在自主掌握运动权的过程中,保证运动积极性的更好提升。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课堂主体地位,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能够不断意识到树立终身体育运动精神,对自身未来更好发展的积极意义,从而加强对体育运动重视程度的过程中,能够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
2中职体育分层教学课堂有序开展的具体途径
2.1掌握学生实际情况
分层教学法强调教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因此想要更好发挥其教育价值,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前,需要充分开展调研工作,才能更有针对性完成对教学方案的设计。中职院校以培育技能型专业人才为教育宗旨,所以在招收生源时范围十分广泛,而且门槛较低,这就会出现班级学生存在年龄、个性、身体素质、心理因素有差异的情况。只有通过分层教学法的引入,才能使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满足不同学生的运动需要,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此,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建立有效的互动与交流,改变以往将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由活动的教学模式,而是主动深入到学生之间,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喜好、个性化发展以及性格特点进行充分分析后,将班级学生按照实际情况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为其设计符合学生运动需要的教学内容与运动项目。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充分调动主动参与体育课堂运动的积极性,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与自身身体素质相符的各种运动知识与技巧,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既达到锻炼身体素质的目的,又能够增强学好体育知识的自信心,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
2.2合理设计运动目标
通过对学生整体情况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后,教师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设计。通过教学目标的明确,能够使学生可以更好参与符合自身运动需要的项目,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乒乓球推挡技巧的训练活动时,为了更好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运动需求,合理设置训练内容。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两人为一组,在开展训练活动时,能够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乒乓球推挡的训练次数需要保持在30~40次左右;而对于基础薄弱且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能够将训练次数降低在10~20次左右。这样不仅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使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并在增强学好体育知识自信心的同时,可以不断突破自我,在不断地努力中能够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层设计,不仅可以更好使整体的教学效率快速提升,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向,并在教师的带领下,能够树立终身体育的运动观念,并为今后未来的更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3明确分层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更好对当前教学活动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也可以引导学生快速改正自身缺点,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教师在使用分层教学法进行体育授课工作时,还需要对以往的评价标准进行革新,并通过完善的分层制度对评价内容进行设计,才能更好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例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性别、身体素质、学习要求、运动积极性、学习状态进行综合考量,制定完善的分层评价机制,将同一层次的学生集中到一起,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这样既能避免一刀切式的评价内容,无法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在教师的鼓励下,更好的提高学生运动积极性,以保证整体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评价内容中,增加生生互评与师生互评的模式,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出发,对自我进行认知。同时,也可以使教师通过对学生评价内容的收集,及时掌握学习反馈,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对教学方案进行完善与调整,以保证分层式体育课堂可以更加符合学生学习实际。
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的使用,是对素质教育改革工作具体要求的践行,并能够帮助教师在进行授课工作时,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对其个体差异的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对授课内容进行完善,才能在符合中职学生运动需要的过程中,保证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因此,中职体育课堂通过分层教学法的使用,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运动积极性,也能够在取得良好教学成效的过程中,推进整体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值得被其他教师进行重视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晓军.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探析[J]. 作家天地. 2020(22)
[2] 伍洋.中职学校体育分层教学研究[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20(05)
[3] 杨志鹏.中职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J]. 文理导航(下旬). 2017(09)
[4] 王磊.分层次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J]. 体育风尚. 2019(01)
作者简介:林涛,研究方向:体育,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农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