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晨辰
太仓市第二中学 江苏 苏州 215400
摘要:初中美术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塑造,审美意识的激发有着显著且重要的作用,加强美术教学,提升课堂效率,是新时代每一位初中美术教育者必须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但是,受到传统思想观念与不良育人导向的影响,导致很多师生对初中美术教学的作用、价值、功能并未获得充分认识。课堂上,很多教学活动的开展,依然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氛围比较沉闷,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生态不够活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热情、夙愿明显不足。课堂外,与美术有关的实践性、参与性、体验性活动少之又少,学生的美术技能也因为丧失锻炼、提升的机会而难以全面提升。基于此,教师应该从有效性课堂构建入手,通过对师生角色定位的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指导路径的延展,丰富课堂生态的营造等,给予学生更多体验、探究、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互动协作中高效学习美术知识、深刻领悟美术内涵、不断提升美术技能,使初中美术教学向着有效性、多元化、丰富性视域而高效开展,更好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作为艺术学科的基本构架之一,初中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对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培育与审美能力的提升。而且,随着新课改的深度推进,有关初中美术有效教学的研究,也成为师生多关注的重点议题之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目前的初中美术课堂,依然存在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发展受限等诸多弊病。尤其是很多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开展,与学生认知需要与发展实际背离甚远,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找寻到属于自己的认知空间,美术教学的育人功能势必难以切实彰显。因此,教师应该以全新站位,重新审视构建初中美术有效课堂的价值与意义,并从学生实际与教学需要出发,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有效组织教学活动、逐步优化教学策略,全面凸显学生地位,将初中美术教学引入更为宽泛的认知视域,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深度体验、多元感知中投身美术知识学习、实现美术技能提升,获得综合素养塑造。
一、做好课前准备,为有效教学实现奠定基础
有效的课前准备是确保课堂教学高效开展的基础。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该从做好课前准备入手,备好教材、学生、目标、活动、资源等,使课堂教学的开展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一是备好教学目标。由于美术学科在教学方式上具有更强的多样性、个性化、表现性,以致初中美术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以培育学生美术兴趣、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还需要充分地考虑到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实际需求,从而使不同学生的美术认知需要获得切实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同时,目标的构建应该做到明晰、精准、科学,既充分关联教学内容,又切实契合学生需要。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上,更要从实践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备好学生实情。教师要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调研、了解、观察等方式,充分了解学生的美术基础、认知能力、学习夙愿等各类情况,并从学情出发,确定教法,设计活动。尤其在教学内容难易掌控上,应该做到合理调适,将其调控至最易被学生接受的范围内,让学生在“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成功体验中获得美术夙愿的释放。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和学生进行密切的交流,了解到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匿名调查问卷来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三是备好教材内容。初中美术教师要就美术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活动等有效评估,并在教学中科学渗透,在充分发挥教材功能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更好学习美术知识,切实提升美术技能,提高美术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四是备好教学资源。对与教学内容、活动、目标等相契合的各类资源有效开掘,科学借用,并将其充分延展至课堂视域,让学生在不同教学资源的辅助下更好理解美术的内涵与本真,使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切实增强。
二、开掘丰富资源,为有效教学落实提供助力
美术所兼具的德育、智育、美育、情育功能,使得其对于初中学生认知夙愿的满足,发展需要的实现有着更为显著的作用。因此,为了使课堂教学中诸多比较抽象的美术知识、内容等得以直观呈现,教师应该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方式加强对各类资源、素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组织学生在欣赏不同美术作品、感受不同艺术元素的过程中体味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内涵。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中外对比、古今类比的方式,指引学生从不同美术作品中感知蕴含其中的时代烙印,使学生在更为丰富的感知赏析中获得美术素养的深度塑造。例如,在开展苏少版七年上册《图案之美》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引入一些蕴含民族或地方特色的纹饰作品进行赏析。笔者以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瓦当为引,组织学生在观察、分析、研讨中理解传统瓦当纹样中所独具的艺术气息,在学习美术知识、提升美术技能的同时增强作为华夏子民的自豪感,实现对于学生思想意识的有效塑造。
三、构建多元活动,为有效教学开展铺设路径
很多美术作品都是对生活现实的艺术性加工、艺术化呈现。这使得教师在构建初中美术有效教学时,必须重视活动作用的发挥。通过对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媒介素材、网络资源的辅助下近距离感受不同美术作品的思想与情感,价值与意义。并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认识、感知等开展研讨探究,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激活美术课堂的生命力、影响力、感召力。另外,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美术技能,教师还可以多组织一些户外写生、集体观摩等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等表达生活的美好,使生活之美与艺术之美有机融合,在更为宽泛的认知视域内促进有效教学的实现。例如,在开展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用心灵接触自然》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学生熟悉的校园风景为素材,将学生引入大自然,指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笔触来记录身边风景、事物的美好,在绘画创作中理解风景透视的原理,体会风景画的艺术特征和艺术感染力,实现对于学生美术素养的深度培育。
四、结论
总之,对于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构建与设计,已成为新时代初中美术教学的重点与关键。这其中,教师作用的发挥程度,则直接决定着初中美术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而且,只有在诸多更为科学、高效、丰富、多元的教学策略驱动下,初中美术教学的育人功能方可切实彰显。因此,教师在落实初中美术教学指导时,应该以新课改思想与理念为驱动,加强对学生认识特性、发展需要、身心规律的研究与分析,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尽量呈现出更强的针对性、差异性、延展性、多元性,为学生创设更多应用美术知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与条件,在确保有效教学作用得以切实彰显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强化学生美术素养塑造,使初中美术教学真正向着符合课改要求,顺应学生发展的方向而深度迈进。
参考文献:
[1]孙忠昂.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19(32):24.
[2]杜俊平.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艺术品鉴,2018(26):53-54.
[3]杜俊平.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艺术品鉴,2018(26):53-54.
[4]施秋霞.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8(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