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徐玲玲
[导读]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市政交通业的发展,市政扩建、排水改造、桥涵施工、基本农田整理等施工工程全面开展,市政工程行业正在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26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市政交通业的发展,市政扩建、排水改造、桥涵施工、基本农田整理等施工工程全面开展,市政工程行业正在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当前,市政工程的成本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成本核算、成本控制问题是目前市政工程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企业的发展需要市政工程行业对成本管理进行创新,成本核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市政工程建设阶段性强,工期紧,周期短,而且点多面广,质量要求高,受自然环境和施工环境影响大。近两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政工程也进入了高速建设的阶段,现就企业市政工程实现成本控制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市政施工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以往的市政工程建设中,通常将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进度和建设质量方面,而对于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预算管理、成本核算、风险防控等缺乏足够的重视。由于存在成本超支、资金浪费等问题,对市政工程的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激烈的行业竞争背景下,企业必须要结合市政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将成本控制、工程质量、进度管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创新成本管理方法、完善成本核算制度、重视预算人员培训等实际措施,推进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成本管理与成本核算水平的全面提升。
        1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首先是有助于精确把握市政工程的建设成本。市政工程施工周期较长,且各方面的资金支出较多,如果管控不严格、不细致,很容易出现资金的“跑冒滴漏”,导致工程建设的实际花费超出了预算,给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损失,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在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后期,因为资金短缺造成工程无法顺利开展。通过提前编制财务预算,严格加强成本控制,在不影响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始终保证实际的资金花费,控制在预算范围以内,从而避免了整个工程建设中出现超支的问题。其次是有助于维护施工企业的综合效益。在当前的行业竞争背景下,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可以让公司的综合效益得到提升,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优势。除了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能够为施工企业带来许多潜在的效益,例如建设高质量的市政工程,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形象,对今后的业务扩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而且帮助施工企业在成本核算、风险防控等方面积累成功的经验,在面对市场风险时,预算人员也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去应对,这对于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2市政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的措施
        2.1成本核算的内容
        (一)耗用的人工成本。这部分费用虽然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而有逐步降低的趋势,一般占到总成本的10%左右,但这部分费用十分关键,主要是由于法律法规的限制,拖欠民工工资是违法行为,这部分及时清欠的资金流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二)耗用的材料费用。这部分费用是工程成本的主体,一般占到总成本的60%左右,由于材料价格的上涨,这部分成本有普遍增长的趋势;而降低材料价格又必然伴随着工程质量的下降,影响企业的信誉。所以说材料成本是工程成本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采购人员要在比价、比质的基础上慎重选择供应商。(三)耗用的机械使用费。这部分费用约占总成本的20%左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机械操作手的熟练程度,施工管理人员的临场指挥等都可能对工程质量及预期工作效果有重大影响,比如操作不当造成地下设施损坏,将延长工期、增加成本等。所以这部分费用需要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格外注意。(四)其他直接费用。如有关的设计费、施工现场材料的二次搬运费、检验试验费、场地渣土清理费用等,这部分费用所占比例小但弹性不大,所以成本核算时勿投入更多精力。

(五)间接费用。这部分费用是指施工企业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如临时设施费、施工管理人员的工资、劳动保护费、取暧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等。
        2.2重视施工合同的签署
        在签署施工合同之前,施工单位应该通过公司法务部门全面审查合同内的各项条款和内容,一旦发现不合理的条款或者内容当场提出质疑,双方在经过讨论商议之后合理调整施工合同,最终保障施工合同满足双方各项要求。除了施工合同之外,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现场环境展开全面考核,了解隧道施工地段的地质、地形、地貌、水文以及气候,对应记录好详细的检测数据和时间,检测过程中如发现特殊环境,需要及时在施工合同中批注。施工合同内关于施工成本造价和工期要求要做出合理预估,保障合同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3材料购置
        隧道工程是一项技术难度较高的项目,由于地下环境的复杂性和局限性,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购置一些专业化的新科技设备,以提高地下检测的精确度。在购置大型机械设备时也会花费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资源,这意味着加大工程成本。购置好机械设备之后需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试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不可避免的是,机械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故障,维修设备会耗费时间,进而延长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效率,加大工程损失。此外,前期工程成本预算时的材料价格,在市场大趋势下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施工单位在签署施工合同时并没有考虑该影响因素,进而直接造成材料购置成本远远超出预算。
        2.4引进监督机制,严格防控风险
        (1)成本复核机制。在成本核算时,存在多种因素可能对核算结果造成影响。例如基础数据不完整、不准确。统计人员在收集和录入数据时,因为粗心大意,导致录入数据与原始数据不符,进而影响了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为了最大程度上避免此类问题,应当引进成本数据与核算结果的复核机制。通过复核保证基础数据真实、可信,核算过程规范、严谨,核算结果精确、无误。这样的成本核算才能满足市政建设工作对于财务管理的要求。(2)审计监督机制。在落实财务审计监督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加强审计监督工程项目中的各项资金是否得到规韩璐: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在市政工程中的运用财税审计范化使用,并保障工程中的各项资金可以通过专户及时拨付,以免被个人挪用或截留。要强化监督财务预算以及支出中的各项工作,具体的财务监督方法包括查看账簿及票据,了解收费现场的实际情况及观察收费过程是否顺利、方式是否合理等,并听取基层财务管理人员对于成本核算的反馈意见等,随访供应工程材料或机械设备的经营业户,以保证各类费用的收入、支出过程可以得到全方位的管理。
        结语
        总之,成本核算与管理是在满足安全、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与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科学管理活动。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加强内部管理,通过节能降耗,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蒋星良.市政工程项目造价成本控制和管理探微[J].建材与装饰,2018(12).
        [2]赵利军.试探市政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J].建筑建材装饰,2018(1).
        [3]魏兵.市政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6).
        [4]李小花.浅析市政工程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