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经光
广东省兴宁市罗岗中学 (广东 兴宁 514535)
摘要: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重要依据。初中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的重要阶段,而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班主任是一个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主要对象,因此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初中德育教育现状以及如何更好的展开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 渗透对策
前言
初中阶段学生的青春期表现最为突出,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逆反心理,这就需要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和开导,以免给学生造成心理创伤。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班主任作为德育教育的主导者,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以此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1.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入,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德育教育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通过教学的模式结合当代社会教育现状,为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和高尚品德的建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是集体的领导者,应该利用自身的工作职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也有助于学生对未来学习的规划,因此德育教育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2.德育教育的现状
现阶段德育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大部分教师还是应试教育思想,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认为只要学生成绩好,思想道德并不重要,进而忽略了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不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另外,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时,教学模式缺乏趣味性,不能贴近学生生活,使德育教学质量降低。同时大部分教师的观念陈旧无法紧跟时代,不能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阻碍了德育教育的开展。综上所述,这些不利因素都影响了初中德育教育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的发展。[1]
3.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渗透对策
3.1增强班主任个人德育素养
班主任是班级体的领军者,其自身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发展方向与未来成就,因此加强班主任的个人德育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的思想和意识都在改变,因此班主任应紧跟时代脚步,了解当下社会的发展,与学生拉近彼此的距离。其次要加强自身对政治及马列主义的学习,以便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可对学生进行更为准确的引导。总之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以德服众,用自身的文化涵养来感染学生,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提高。
3.2注重师生沟通
为了德育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生关系亦师亦友,才能把德育工作做的更加完善。
在当下的信息社会,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班主任也应当通过各种渠道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不能一味的采取说教形式,这样只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要走进学生的世界,消除教师在学生心中高高在上的形象,拉近彼此的关系,找准问题的关键所在有的放矢,才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3.3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学生时期学生率先模仿的就是老师的言行举止,做好学生的榜样工作尤为重要。作为一个班集体的领导者首先要明白:教育学生成人远比成才更重,一个品性端正的人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身教远比言教更有成效。例如在日常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看到打扫和整理不到的地方,班主任要亲力亲为让值日的学生感到羞愧,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认真做好自己分内工作。关于德育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学生的渗透,只有班主任对自已严格要求,才能给学生做好榜样。
3.4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相对于小学阶段,初中课业量明显增加,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学校,对社会的关注较少,缺乏社会阅历,思想道德的提升也会受到影响。因此,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多参加社会德育主题活动,让学生能贴近生活更加真实的感知社会。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帮助孤寡老人,在班级里创建“文明标兵”,或者带领学生们体验各种义务劳动,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赞美声中也会给学生带来自豪感,这些都为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打下了基础,让学生在参与中成长比在课堂教学更能达到德育教学效果。[2]
3.5加强家校联系
学生主要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活动,这两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不到位,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造成影响。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班主任作为学生和父母之间的桥梁,要及时将学生在校的情况告诉家长,家长也要及时的给予老师反馈,要把两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共同监督和督促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高尚思想品德的养成。德育教育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帮助,要让学生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所处的德育教育环境相对统一,这样才能将德育教育贯彻到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以便德育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3.6合理运用奖惩制度
不管是学生还是成人,任何时候都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肯定和赞美,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夸奖。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特性,合理的运用奖惩制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惩制度的建立,并不是对学生一味的体罚,而是教给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越是惩罚越要给足学生自尊,在帮助学生改掉自身缺陷的同时,也要给予学生在某些方面的肯定,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其成绩的提高和品德的建立都有很大的帮助。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在提高本身文化素养的同时,还要讲究方式方法,结合学生自身的特性和个体差异,进行更为有效的德育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其主动发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满足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达到更好的德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继斌,赵娜.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做好德育渗透[J].中华少年,2020(15):145+148.
[2]李秋红.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渗透的有效路径[J].祖国,2019(23):94-95.